书城艺术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3125300000002

第2章 古府新市 源远流长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西依戴云山脉,东临台湾海峡,北连福州,南接泉州。陆域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西部是海拔为800~1800米的构造中山。山峦绵延起伏由西北向东南呈梯状倾斜。三面纵横交织的山脉,波状起伏的低山丘陵,环绕着莆田兴化平原和仙游东西乡平原。错综其间的河谷沟渠,穿梭在广袤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中,流向大海,曲折海岸线蜿蜒环绕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与许多半岛、岛屿呼应,形成了丰富多样独立封闭的地理形态。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势落差形成了以木兰溪、萩芦溪等为主流的水系贯穿整个莆仙地区。其中,木兰溪作为莆仙人民心中的母亲河,全长168公里,发源于德化县戴云山支脉的笔架山,从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流出,贯穿东西乡平原和兴化平原,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木兰溪冲积而成的兴化平原和东西乡平原,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成为农耕社会理想的居住环境,莆仙民居也在这地域中逐渐形成与发展。

莆田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夏商时,莆田区域属“九州”之一的扬州。西晋末,中原战乱,大批南下的士族百姓,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与当地闽越人一起生活、劳动、开发,使莆田的经济文化出现了飞跃。到了南朝陈光大二年(568),莆田开始立县。唐圣历二年(699),析莆田西部设立清源县(后改名为仙游县),莆仙地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形态,有了“兴化”、“兴安”、“莆阳”、“莆仙”等雅称,有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等盛誉。1999年,莆田成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莆田撤区设地级市,辖有城厢、荔城、涵江、秀屿四区和仙游县。今日,莆田市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

农耕时代,社会生产与生活用具主要是靠工匠的手工艺来完成,在民间工匠艺人的传承与创造中,各种各样的用具和工艺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物资与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