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3143000000004

第4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二是匾下的画,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松下。其含义有两种。其一,认为画面的意思隐喻中国传统的吉祥语“福禄寿喜”,松表长寿,“伏鹿“是“福禄”的谐音,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喜花。其二,以“鹿”为“禄”的谐音,画面暗寓书塾教育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学生在书塾,犹如伏在古松下苦读,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旦学业完成,就能参加科举的县考,如考上秀才,便可进一步通过各级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或学会经商的本领,以期养家糊口,甚至发财致富。三味书屋正是以此画表明书塾将按照封建教育的目的“严厉”管教学生。所以,尽管它没有设孔子牌位,只须对着匾和鹿行礼,实际上无异拜了孔子,以及引导自己的老师。

不过,匾和画只是祖上传下来的形式。书塾是否真正“严厉”,关键在于老师的为人和教学态度。所以,第二部分主要是写“我”眼中的先生,通过“我”时喜时忧的心理活动,逐步深入地写出“我”对先生的印象,及如何竭力摆脱书塾沉闷的空气。

最初的印象有两点:一是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一是“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从外表上可见这是一位严守古礼,以身作则,不倦于学的宿儒。这正是家长选择老师人品的标准,倒也符合孩子早先就听说的:“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所以,除了“恭敬”外,还消除了原有的几分畏惧,心中一高兴便赶快向他请教早就想知道的问题。

先生干脆地拒绝回答传说中的“怪哉”这种虫的问题,还脸露“怒色”,这是“我”从先生的态度上获得的第二个印象:原来这“和蔼”、“渊博”的先生跟不少大人一样,只要求学生读书,不准问课外这种神怪方面的事,“我”也因此初尝先生“严厉”的脸色。在此,作者以一个孩子真实的感受,揭示封建教育“严厉”的原则,也巧妙讽刺了那些不能回答孩子天真的问题,却又要装出一副学问渊博的样子,以示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跟随他们的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与前文长妈妈讲神怪故事形成对比,显示了下等人的亲切、热诚。

对先生的第三个印象,是在“我”循规蹈矩地读书、习字、对课后,刚高兴地看到先生的态度“好起来了”,又见先生不断给“我”加重了功课。暗示三味书屋之所以被人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真正原因——它对学生的功课抓得很严很紧。

死板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总要遭到活泼好动的孩子自发的抵制和抗拒。书屋后面的小园便成了他们的乐园。虽然只能偷偷地溜出去,而且最好是“静悄悄”地玩。后园虽小,却跟百草园一样,把书房的孩子一个个吸引了去,以至“戴着大眼镜”“读书入神”的先生也会发现书房空了,“便大叫起来”。“我”从先生的管教方式上获得了第四个印象:这位老先生不像有的书塾先生那样常常体罚学生,一般只是“瞪几眼”,“大声”命令学生读书。这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先生,但他还是丢不开那时教育必有的戒尺和罚跪的规矩。

学生也只好在这种“严厉”的管教下,不得已放开喉咙胡乱地读一阵书。

文章对书房读书背景的描绘,可以说是全文的高潮。对全景的描绘不是用了好多形容词,而是用了一个成语:“人声鼎沸”——闹开了锅;又用了一个对比:待先生也念书,学生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先生还大声读着。又摘录双方念的句子:学生念的不知所云,错误百出,“死读书”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摘先生念的句子,特别加了几个语气词和声浪号,可见念得极有感情。但明眼的读者看了会笑:瘦弱的先生丢了原文的“玉如意”,举起了“铁如意”指点比划,仍觉得很潇洒自如;大口的金杯子也从“倾倒”变成了“颠倒”。老先生真的醉了,他已沉醉在骈体文的铿锵音韵中,以至念走了意思。作者又用一个“特写”,惟妙惟肖地描绘先生读书的神态,他似乎已走进一个不计功利的自由境界,“我”也因此对先生有一种新的印象:先生开心起来是那么自在、天真,甚至可笑!

最后一段写先生读书入神,进入他自身自由状态时,也就解除了“严厉”的管教,学生也因此获得稍许的欢乐和自由。读者可以想象学生又乘机一个个溜到后园去玩,作者不必再花笔墨,而是重点表现学生在书塾自由空气下的创造性活动: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影描绣像。作者最后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这是对书塾生活的调侃。

以上第二部分是追忆三味书屋沉闷的学生生活,含蓄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束缚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也毒害了本性正直、质朴的先生。

透过第二部分的记叙内容,即可知三味书屋之所以被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原因,在于它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严守封建的教育制度。

说它是“最严厉”的,也因为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种品格固然令人敬重,却也使他格外认真、切实贯彻封建教育的要求,而且必须袭用封建教育的“严厉”手段,这使他的教育不只是“严格”,而是“严厉”。但他毕竟与那些充满封建专制思想、残酷体罚学生的塾师不同,所以人们称三味书屋管教学生是“最严厉”的,而不是最“厉害”的。

由此可见,作者能选用准确的词汇评价三味书屋,是鉴于对他的老师有正确的分析。所以,虽然第二部分重在批判,却没有把先生写歪,即使最后的特写有点漫画化,却仍然使人感到这位有点迂腐的老先生,颇为可敬可爱。作者以这样一个颇得好评的书塾来揭示封建教育的问题,不仅使批判更有说服力,而且深化了主题,表现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使他们陷入迂腐、可笑、无能的境地,因此必然遭到年青一代的反对和抗拒。所以,本文是在强烈对比中追述少儿时代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展现并赞美了充满纯真追求的天性,揭示某些人为的教育,特别是封建教育束缚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毒害了读书人,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得最多的是对比。大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小至草木虫鸟。写百草园时,有春夏秋季和冬天不同趣味的对比,有静和动、有声和无声的对比。甚至写捕鸟,也把“我”的性急和闰土父亲的沉着相对比。写三味书屋,则有室内沉闷的读书和室外欢畅的游戏对比,即使同是读书声,也有学生和先生的不同。同是神怪内容,则有长妈妈和先生的不同态度。在知识上,更有正确和虚妄的分别。通过对比,不仅突出了不同人、不同事物的特性,而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或贬或褒的感情。因此,尽管本文的目的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却没有一句论说的话,肯定和否定完全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

在描绘的手法上,充分抓住人物、生物、事物的色彩、声音、形态等特色,以准确、鲜明的形容词和动词或拟人化的比喻再现事物的神态。而这一切又是通过一个男孩的眼光、男孩的行动、男孩的心理、男孩的情感表现出来,使描绘的内容情景交融,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尽管本文反映了纯真的天性与人为的封建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但全文充满了童趣和诗意,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全篇结构十分严谨,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划分为两个部分,但又不限于一时一地,在行文中时时发生联想,扩展开去,却又前后照应,不论是美女蛇的故事,还是怪哉的问题,都紧扣主题,深化了主题。

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