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与战略理论探索
31506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2.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应通过改革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强校的发展道路。李宗尧教授及其领导的中国高职研究会大力提倡高职院校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李宗尧、杨金土等学者认为: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技术院校是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明确它的性质、任务、发展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保障措施。学者和办学实践者观点一致认为:要借鉴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要破除一切模仿普通高校的做法,大力提倡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三明治”教学等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生存与发展在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实训等方面的特色;要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外经验等[8]。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吕鑫祥(1998)[9]对高职教育内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论述,探讨了高职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认为人才结构的变动对高职教育(院校)的影响深远;高职专业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实际体现,应该有自身的特征,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出发,不能以“学科本位”思想来制定高职教学计划。

3.专家学者对高职教育(院校)办学特色、特征的认识普遍趋于一致。认为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首先要与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有所区别,理论教学要把握“必需、够用”原则,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要达到1∶1。在专业的设置、师资队伍的构成、服务区域(地方经济)上要有特色。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职院校要办出类型特色、国情特色、地区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时代特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把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进行比较,认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有10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独特的位置定位与独特的培养目标;独特的办学任务;独特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独特的能力素质与职业素质型的养成教育模式;独特的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独特的实训基地;独特的招生制度与考核制度;独特的师资队伍建设;独特的办学体制;独特的办学效益。总体上高职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办出特色是关键;在服务领域上,应面向地方经济发展[10]。

4.普遍认为高职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一致的看法是高职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和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校)、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有区别,要借鉴国外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丰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俞克新、黄春麟两位研究员采用比较、借鉴的方法,首先廓清高职教育的内涵及人才类型,分析了以加拿大为代表的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培训)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认为高职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能力标准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来制定;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产教结合共同培养人才。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丰富并完善了CBE模式,在理论上初步确立了有我国特色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强化了产教结合,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在认识上实现了有关教学内容特别是对实践环节的认识的突破[6]。

5.普遍认为应将市场规律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有机结合,强化办学的宏观管理和策划。在品牌战略方面,主要从高职办学质量和特色入手,把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在核心竞争力战略方面,主要从学校自身出发,从管理、师资、专业、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错位发展战略方面,认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应该与普通本科高校类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在集团化战略方面,认为通过集团化经营可以获得技术协同效应,即技术、资金、人员等要素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获得经济效应,即通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可以增加投入,节约成本;在国际化战略方面,研究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势必会加剧各国高职教育的竞争,通过国际化可以寻求合作资源,创造多样化的对外开放和合作办学形式[7]。

6.目前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对高职强校战略的探索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对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如何办学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还缺乏有效的研究。从发表的文献上看,大部分已有研究集中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研究,一般局限于学校建设的某一方面,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革,从管理、师资、专业等方面来提出一些见解,或者是介绍某所学校的建设经验,忽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就业质量不高的研究。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经验,对深化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引导和借鉴作用。但毕竟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在国家特殊政策扶持下展开的,对于那些没有可能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更多地需要从常态上去考虑强校战略。其次是有关研究把中观研究当作战略研究,对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缺乏宏观指导意义。如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计划修订等,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办好高职院校首要的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规划和核心竞争力。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比如要造成粗放型发展。第三是大多从高职院校发展内部规律探索其发展战略,很少从高职教育外部规律探索,如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如何协调,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如何有效鼓励行业企业支持高职院校院校发展,增强基础能力。

二、关于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现代职业教育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产生而产生。二战后,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外发达国家都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兴产业涌现,经济社会对各类、各层次高等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受到广泛重视,涌现出大量办学形式多样、办学层次不同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双元制”的职业学院,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的综合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瑞士的高等职业培训、俄罗斯的高等职业学校、印度、马来西亚的综合技术学院、日本、韩国的短期职业大学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国外发达国家已建立起覆盖应用型学科和应用型职业岗位,全日制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非学历教育紧密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国外关于高校战略管理研究的代表是美英两国,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刘念才完成的《美英高校规划工作概况及文献资料简介》,对美英两国高校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研究现状归纳、总结、概述如下:美英高校规划起步较早,美国高校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权威性年代——50年代、定量技术年代——60年代、实用主义年代——70年代、前瞻性战略年代——80年代至今。从机构、人员到程序、内容等方面美英都形成了规范的体系。美英高校规划的文献也较为丰富,包括战略与规划理论、高校规划与院校研究、高校规划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协会及其网站。美国高校规划协会(Soeie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lanning,简称SCUP,http://www.SCUP.org)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高校规划方面的大型专业协会,现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4400余位会员。SCUP的网站上有大量的有关高校规划的文献资料,SCUP每年举行一次大型学术年会。美国院校研究协会(Associationfo Institutional Research,简称AIR,http://www.airweb.org)等对高校规划也有一定的作用。二是主要期刊。高校规划的专门期刊有美国高校规划协会的会刊“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为高等学校的规划工作人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美国院校研究协会的会刊“Newniree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eh”也经常刊登高校规划有关的文章。三是代表性著作。D.M.Norris and N.L.Poulton合著的“ouideFo∶New PlannerS”(1991,seuP)是一本简洁、明了的入门读物,可以使首次规划的人迅速地了解规划,同时,该书列举了大量的规划文献。四是指南。英格兰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of England,简称HEFCE)于20年出版发行了一本“英国高校战略规划指南”(“Strategic planningin Higher Educat-A Guide for Heads of Institutions,Senior Managers and Members of Govemi Bodies”)。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第一份关于高校规划的正式指南,在高校规划发展历程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国外关于高校战略管理和规划的成果文献较为丰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2]。

研究概念定位

一、高职教育强校。高职教育强校是指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强市、应用技术与技能开发、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建设的作用,达到发达国家同期同等水平。一般用高职院校对区域微观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率来衡量。基于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高职教育强校的“强”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量大质优,而是相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上的数量与规模、优质与特色、效率与效益,由在校生规模,统筹支持能力、规划决策能力,资源吸引能力、办学基础能力,服务供给能力,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国际化水平、区域产业或行业发展贡献率,管理优化与高效运行能力、影响推动能力十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高职教育强校不是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尽管示范性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强校建设中抢先迈出了第一步,但按照高职教育强校建设各项指标衡量,示范性院校建设启动和五年实践,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其他所有高职院校都有机会追赶示范性院校,成为真正意义的高职教育强校。本课题所称“战略”是从决策理论和实践对策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由大变强的目标、任务、载体、途径和措施,进行科学定位、预测和可行性论证。本课题研究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理论上包括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的内涵与特征、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理论价值与实践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实践上包括高职教育强校内外环境优化、对策措施、保障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基本模式。

二、战略。“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ie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又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后来它的使用得到了推广。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13]。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C.L.Barnard,1886-1961)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中(1938),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14]。尽管关于“战略”这一概念,学术界至今还存在许多分歧。但美国经济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izberg)对于“战略”一词的解释却普遍为学者和管理者所接受。他借鉴市场学中的四要素(4P)的提法,从五个不同方面说明企业战略,即计划(Plan)、策略(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这一解释融合战略管理的众多观点和学说,考虑了更多影响战略和企业绩效的因素,反映了战略本身内在的多重性和复杂性。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计划是方向、指南或通向未来的前进线路由此及彼的路径等。策略是为了击败反对者或竞争者而采用的特定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