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阅读中华国粹)
3155500000018

第18章 复州皮影戏

第一节复州皮影戏的源流

复州,是一个地名,也是一座城。

作为地名,复州始于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年),至今已有九百六十多年。那一年,辽兴宗在此地设置了“复州怀德军”。民国编撰而成的《复县志略》认为,“复州之名始此”。古时的复州,就是今辽宁省大连地区瓦房店、普兰店一带。

作为一座城,指的是复州古城,它位于瓦房店市中部。复州古城池辽、金时代为土城,明永乐四年(1406年)改为石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改筑砖城,是渤海湾地区未开发前的海防重镇、商贾云集之所。

复州皮影戏就是流行于古复州一带的地方皮影戏。

史料记载,影戏于金代传入东北。据《东北俗文化史》介绍:辽宁的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由于影班演员少,很容易演出,后来就由军营传到了民间,不久又传到女真族中去。清朝定都沈阳后,许多王府、将军府以及都统府都成立家庭影班进行娱乐。上行下效,民间的皮影戏也随之繁荣起来。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北京附近“白莲教”盛行。因京东曾有皮影艺人参加白莲教,被诬陷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影戏。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大约与此同时,山东登州皮影也跨海到辽南来演出,复州的皮影戏就是从这时才活跃起来的。

在民国期间,冀东的乐亭、昌黎、滦县等地去东北做生意的商人,把家乡的影戏也一并带到东北,使得“老呔儿影”(说话带外地口音)很快风靡东北三省。

此后的复州皮影戏逐渐分为北派与南派。

北派是指复州城内和城北的驼山乡、李官镇、永宁镇、土城乡等乡镇以及盖州市、大石桥市等地的皮影班。他们受河北滦州皮影戏的影响,演出剧目有影卷,按照剧本进行演唱和道白,被称为“翻书影”或“卷影”。因此继承了滦州皮影的特点,表演舒缓、抒情。

南派是指复州城以南地区的杨家满族乡、泡崖乡等乡镇以及普兰店市、金州区等地的皮影班。他们受山东登州皮影戏的影响,演出的剧目没有剧本,是艺人口传背诵下来的,演到某种场合和情节时,都有不同唱词和道白。如妇女坐楼时,有“坐楼篇”、“思夫篇”,走路时有“行路篇”,出征时有“旗赞”、“兵赞”,打猎时有“行围篇”,男女相看时有“夸相篇”等,需要什么唱词时,就用什么“篇”,因此称为“南口影”或“流口影”。南派唱词通俗易懂,演出的节目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因此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场面火爆、热烈。相对于北派的阳春白雪,南派皮影戏显得更市井一些。但是因为没有剧本为依据,南派皮影戏内容质量难以保证。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南派皮影班也开始改唱卷影。此后南北派在表演上逐渐统一。复州皮影在演出、发展、繁荣过程中,形成了四个较为著名的皮影班——温家班、孙家班(德胜班)、韩家班和义和班。其代表人物分别为温洪福、孙永义、韩道成、宋德新。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演出。全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皮影戏的艺术水平有很大提高。最兴盛时,全县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这时皮影戏有个革新,将原用油灯照影,改为电灯照影。到80年代,各县农村仍有皮影戏演出,但演出已渐渐减少。此后,皮影演出日渐萧条,复州皮影戏到了需要保护的境地。2006年5月20日,复州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这一宝贵艺术能被青少年喜爱并长久传承下去。

第二节复州皮影戏演出

复州皮影戏的小影人高约8寸,大影人为1尺2寸,造型上都是人的侧身像。它的双手和脖子上都用线连在一根铁线上,铁线的下头安根细高粱桔杆,表演者操纵这三根杆,就能使影人做出各种动作来。复州皮影戏舞台一般仅有3平方米,用竹竿做支架,用竹篦子支棚顶,然后用青布盖顶并围左右后三面,开口的一面放张长条桌子堵住台口,将长约2.5米,宽约1米的白布做影窗子。台的顶部有个烟筒,筒下吊盏四捻油灯作为影戏的光源,解放后,改进为电灯光源。

由于受到滦州皮影、登州皮影的深远影响,过去在复州演出的剧本,大部分都是从河北山东等地传来的。经常演出的节目有长篇剧目:《万宝阵》、《五女兴唐传》、《群仙阵》、《樊梨花征西》、《界牌关》、《销阳关》、《木阳关》、《盗马关》、《铁丘坟》、《粉妆楼》、《小西凉》、《五峰山》、《呼家将》、《白蛇传》、《破洪州》、《水泊梁山》、《岳飞传》、《镇冤塔》、《康王走国》、《全家福》、《大珍珠塔》、《闯王造反》、《彭公案》、《于公案》、《施公案》、《绿牡丹》等。大剧目能演数月,小剧也能演三到五天。另外还有折子戏,如《王小赶脚》、《打枣》、《快活林》、《十字坡》、《当箱子》、《瞎子抓奸》、《胡迪骂闫》、《天官赐福》等。

每个影班,大部都由7~9个人组成。演出的时候,演员分两排坐在影窗后。前排左侧第一人是拿影的(导演),中间是贴影的(耍影人的),右为司鼓的(锣、钹、鼓全打),后排是乐队,拉主弦都在中间,其他乐手在两侧。影班全体人员都参加演唱,剧中的生、旦、净、末、丑等所有角色,都由他们几个人扮演。更有趣的是,从前影班都只有男演员,男唱女腔时都得“掐嗓子”唱,以便能发出女人的声音来。一般每场戏演出的时间都在4小时以上,有时当观众看到入胜处却要停止演出时,观众会提出给演员增加报酬,让他们演到第二天早晨鸡叫方才罢休。

一般,夏州地区的庙会酬神上、生日婚庆上、或者祈愿求福的时候都会有皮影演出。复州境内有大小庙宇130多座,每座庙宇每年都有一次香火日(庙会)。大庙经济富裕都要演大戏(河北梆子),小庙没有钱,只能集点粮食唱台皮影酬神。富人生子、儿女结婚、父母庆寿时,亲邻前来祝贺,就请影班来家演出。这叫唱喜影。人畜生病,遭受水、旱、风、虫等自然灾害时,因为群众缺乏科学知识,就去拜庙求神保佑,许愿演戏酬神,这是唱愿影。当然也有以演戏为名,聚赌敛财的。逢年过节和农闲时期,地方上的权势者和赌徒就勾结地方官吏,以演影娱乐为名,集合赌博者开赌场,除在赌场上抽红收钱外,还向赌徒大放高利贷。这种皮影演出的时间最长,有时竟能连演数月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