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题赠用语举隅
3199900000011

第11章 颂赞类(4)

【笔扫千军】[唐]杜甫《醉歌行》有“笔阵横扫千人军”句,本为赞书法超卓,也用于赞人富有文采。

【南金东箭】比喻可贵的人才。《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经才纬抱】赞人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和抱负。

【景星庆云】赞人德才兼备。景星:杂星,也称瑞星、德星。庆云:祥云,彩云。

【焦桐逸响】《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并以此赞人有真才实学。逸:奔放。

【隋陆之文】具有隋河、陆贾的文才。隋河、陆贾是汉高祖刘邦的两个谋臣。

【陆海潘江】[南朝·梁]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陆机和潘岳都是西晋文学家。

【如海陆才】

【如江潘才】

【文追班马】班:《汉书》的作者班固。马:《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理究程朱】程:程颐、程颢。朱:朱熹。程朱都是宋代理学家。

【才藻艳逸】藻:文词。艳逸:艳丽而飘洒。

【才调无伦】无伦:无双。

【盘盘大才】盘盘:大的样子。

【韩范大才】《宋史·韩琦传》:“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

【机云之才】赞人有晋朝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般的才华。

【才华冠世】

【才略过人】

【燕许文章】唐朝张说被封为燕国公、苏颋被封为许国公,都是当时文章大手。

【苏海韩潮】韩愈、苏轼的古文雄浑豪迈,故以海、潮为喻。

【申韩之选】像战国时法家申不害、韩非一样有学问的人。

【怀瑾握瑜、才华不凡】瑾瑜:美玉,喻才华。

【空前绝后】

【声蜚学海】蜚:同“飞”,显扬。

【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以囊锥自喻自我荐举随从平原君出使赵国,使两国谈判得以成功,充分显示了毛遂的才华。一言九鼎:言辞作用极大。

【囊中脱颖】

【脱颖而出】

【锥处囊中】

【騄駬骅骝、人中良骥】騄駬骅骝:周穆王八骏中的两匹骏马名。

【人中骐骥】骐骥:良马。《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荆南杞梓】杞梓:两种优秀的木材,比喻良才。《南史·庾域传》:“庾域少沉静,有名乡曲。梁文帝为郢州,辟为主薄,叹美其才,曰:‘荆南杞梓,其在斯乎!’”

【左右逢源】

【巧比承蜩】《庄子·达生》中记述一位佝偻老人承蜩(粘蝉),由于专心致志,无一失漏。

【轻车熟路】[唐]韩愈《送石处士序》:石处士识见高明,论人论事“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

【驾轻就熟】

【老成谙练】老成:稳重,经验多,阅历广。谙:熟悉。

【矫然立鹤】矫然:意气昂扬的样子。

【卓尔飞龙】卓尔:高出的样子。

【鹤立鸡群】

【仰鹤超群】仰鹤:抬着头的鹤。

【千人而英】一千人中的佼佼者。

【千人一英】

【当代俊彦】彦:有品才的人。

【卓越鸿才】

【杰出英才】《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称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魁奇之士】

【麟凤龟龙】比喻贵重而稀少。

【一表才华】表:表表,突出。

【才含锦绣】

【井廛豪杰】商界杰出人物。井廛:商业区、市场。

【阛阓英雄】商界的杰出人物。阛:市区的墙。阓:市区的门。“阛阓”:也指市区的店铺、商业区。

【湖海达人】像湖海那样深广通晓事理的哲人。

【才华意气、卓尔不群】

【山窝金凤】

【席上之珍】座上佳宾:席:坛席。

【卓荦冠群】卓:高出。荦:明显。

【出类拔萃】

【头角峥嵘】头角:喻才华。峥嵘:喻才华不凡。

【建树卓越】

【长才卓荦】

【长才卓跞】卓跞:高超,绝异。

【千里之驹】

【南州冠冕】南方的杰出人才。《三国志·庞统传》:司马徽称庞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冕:本是旧时大夫以上所戴的礼帽。

【国中翘楚】翘楚:原为高出众多草木的荆木,后以比喻杰出人物。[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刘炫于数君之内,实为翘楚。”

【商界翘楚】

【全知全能】

【学贯中西、文同班马】班马:班固、司马迁。

【博及古今】

【博闻强识】识:记。

【一代风流】风流:才华出众的人。

【天下奇才】《三国志·诸葛亮传》:司马懿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

【绝伦逸群】才能出众。《三国志·关羽传》:诸葛亮称赞关羽是“一世之雄”“绝伦逸群”。逸:超越。

【超群绝伦】

【超群出众】

【后起之秀】

【古今一人】[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赞唐代画家吴道子画技高妙,为“古今一人”。

【凤毛麟角】稀世之才。

【一世之雄】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博古通今】

【学贯古今】贯:贯通。

【学富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五车:极言其多。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二酉:指藏书甚多的大酉、小酉两座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

【学富五车、才凌八斗】凌:高。

【才高八斗】[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称赞曹子建“才高八斗”。“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引谢灵运语)

【博大精深】

【满腹珠玑】珠玑:喻才华。

【八斗之才】

【殚见洽闻】阅历多,见识广。殚:尽。洽:遍。

【胸罗星宿】通达天文地理的人,知识谋略丰富的人。罗:包罗,熟悉。

【饱学多才】

【博学多能】

【饱学宏达】

【才增一斗】赞人比曹子建(曹植)还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学富陶朱】陶朱:即范蠡,参见“贺生财”的“端木陶朱”条注。

【青藜学士】博学之士。《拾遗记·后汉》:“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说开辟已前。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

【茹古含今、博学多闻】茹:吃,包含。

【智珠在握】

【足智多谋】

【智谋超人】

【多谋胜算、无往不利】

【才思敏捷】

【博学疾思】疾思:思维敏捷。

【智囊诗窖】智囊:西汉政论家晁错为文帝太子家令,得太子信任,号“智囊”。诗窖:[宋]高若拙《后史补》:“王仁裕着诗万首,谓之诗窖子。”

【学富陶朱、左右逢源】学富:学问比……还多。陶朱:即范蠡,参见“赞商家”之“端木陶朱”条注文。

【文才繁臻、着述卓丰】繁臻:丰富而通达。

【才凝彤管】彤管:《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后世因以彤管指笔。

【着述宏丰】

【文德兼至】

【海立云垂】比喻文辞雄伟,压倒一切。[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机云才藻】机云: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补苴:填补。罅漏:漏缝。张皇:张大。幽眇:深幽微小。指学术贡献大。语出[唐]韩愈《进学解》。

【起凤腾蛟、文名共仰】起凤腾蛟:比喻文章内容丰富,文采华丽,也喻人的进取得志。

【夜饮斗酒】赞人的作品极好(参见“赞酒馆”同条注)

【下酒良书】(参见“赞酒馆”同条注)

【下酒汉书】(参见“赞酒馆”同条注)

【如饮甘醪】读人的书如同饮美酒。醪:醪糟,醇酒。

【清词妙语、如食哀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注“秣陵有哀仲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

【片笺片玉】赞人的着述尽是金言玉语。笺:纸张。

【一字一缣】缣:细绢。

【一字千金】

【机杼一家】以织布机比喻诗文创作构思布局新巧,自成一家风格。

【洛阳纸贵】比喻优秀着作引起的良好社会反响。晋代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年,赋成后争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致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见《晋书·文苑传》)

【梦笔生华】赞人才华横溢。[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华,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

【笔华入梦】

【管城生华】管城:笔的代称。因唐朝的韩愈在《毛颖传》中以笔拟人,说笔“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后因以管城为笔的代称。

【梦吐白凤】[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说,汉代的扬雄着《太玄》,一日夜里,梦见口吐白色凤凰于《太玄》之上。

【文望尊隆、泰山北斗】尊隆:声誉很高。

【胸吐云梦】云梦:云梦泽。唐朝的张九龄曾说“学者常想胸次吞云梦泽,笔头涌若耶溪。”云梦泽:湖名。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上选高人】上选:经过挑选的上等人才。

【儒林丈人】称颂有学问的前辈。

【池塘春草生、下笔如有神】[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特别喜欢他的堂弟惠连,说他自己“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一次做诗,竟日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句,自以为有神助。

【江笔生华】《南史·江淹传》载,[南朝·梁]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后文藻日进。

【一气呵成】

【文如江河、一泻千里】

【文江学海】

【一挥而就】

【行云流水、笔下生风】

【点铁成金】颂修改文字的功力极大。

【点石成金】用神话传说吕洞宾点石成金之典故。

【倚马可待】靠着马立即可以写成文章。

【立马可待】

【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倚马草檄】檄:泛指文章。

【倚马千言】

【文星发耀】文星:文曲星,传说是主文运的星宿,比喻着名的文人作家。

【文不加点】加点:修改的涂抹痕迹。

【下笔成章】

【下笔千言、文不加点】

【不刊之论】不刊:不用修改。

【五凤楼手】赞人能写文章。[宋]曾慥《类说·谈苑》:韩浦、韩洎兄弟二人皆能诗文,洎轻其兄,尝对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避风雨,予之为文,如造五凤楼手。”

【今之班马】班马:班固、司马迁。

【压倒元白】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李白。

【阳春白雪】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以之称高雅的文学上品。

【青钱万选】比喻文才超众,如青铜钱一样万选万中。《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衙官屈宋】《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杜审言自夸文章高出屈原、宋玉。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才。

【锦心绣口】形容构思巧妙,文词华丽。

【七步成章】用[三国·魏]曹植《七步诗》典颂人才思敏捷。

【文成七步】

【七步子建、文思敏捷】

【七步奇才】

【叉手万言】[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唐代诗人温庭筠才智过人,考试时叉手(两手相拱)构思,八叉手而八韵。

【过目成诵、聪颖超凡】

【惊神泣鬼】极言文章雄迈豪放。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文苑俊才】

【艺林英杰】艺术界的佼佼者。

【久负盛名】负:享有。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博通天下、雅集古今】

【咳吐成珠】[汉]赵壹《鲁生歌》:“咳吐自成珠。”

【咳唾成文】《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咳唾成篇】

【辋川摩诘、着作日富】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曾筑别墅于辋川。

【别具慧眼】

【一夔足矣】《后汉书·曹褒传》:“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夔:人名,尧的乐官。

【一夔已足】

【舌卷齐城】言人善于辞令、长于游说。《史记·淮阴侯列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舌战群儒】用《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事赞人辩才不凡。

【丰城龙剑】丰城双剑(龙泉、太阿)是剑中之宝(见《晋书·张华传》),用以赞人才能杰出。

【丰城剑气】

【丰城紫气】

【补天浴日】用古神话“女娲补天”“羲和浴日”比喻人才能非凡。

【事功彪炳】彪炳:显着。

【伏龙凤雏】喻才华尚未大展的雄才。《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宠统。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瓯北集·论诗》)

【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清]李渔《笠翁对韵》上卷)罗:罗织。

【声蜚学海】蜚:同“飞”,显扬。

【龙腾学海】龙腾:有威名。

【名满天下】

【众望所归】归:归依。

【一鸣惊人】(见“贺得志”同条注释)

【一飞冲天】(同上)

【见微知着、明若观火】赞人有远见卓识。微:苗头。着:结果。

【远见卓识、稀世之才】

【先见之明】

【明见万里】有远见。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料事如神】

【以小明大、一叶知秋】[汉]刘安《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冯谖烧券、识见卓远】《战国策·齐策四》载,冯谖烧毁了薛地百姓欠孟尝君的债卷,为孟尝君买得了民心。表现了冯谖的雄才大略,见识高远。

【绛灌隋陆、兼而有之】绛侯周勃、灌婴是汉高祖刘邦的两个武将,隋河、陆贾是汉高祖刘邦的两个谋臣。

【出将入相】

【智勇双全】

【文武双全】

【文经武纬】

【文武精通】

【文精武娴】娴:精熟。

【能文能武】

【亦文亦武】

【文武兼之】

【儒将风度】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文武兼备、一代奇才】

【允文允武、文武双全】语出《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列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