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11

第11章 田单复齐

公元前284年,齐国被燕将乐毅连下七十余座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随后这两座城池也被燕军重兵包围,齐国危在旦夕。

齐湣王四处奔逃,最后被人杀死。齐湣王的儿子法章在莒被拥立为王,即齐襄王。襄王带领百姓拼死抵抗燕军的进攻,坚守莒城。乐毅围攻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便想要攻心破城,于是下令解除围攻,退至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形成相持局面。

莒城被燕军的右军和前军包围,而即墨则处于燕军的左军和后军的包围之中。即墨是齐国较大城邑,地处富庶的胶东地区,物资充裕,人口较多,具有一定的防御条件。即墨被围不久,即墨大夫出战身亡,有人便推举田单为守将率领军民抵御燕军。

田单是齐国宗室的远房亲戚,最初他只是一个管理集市的小官,没有名声。当初燕军攻打齐国的安平时,田单正在城中。田单虽然不甘心做亡国奴,但是他没有职权,只能带着族人一路往东逃亡。在逃跑的过程中,田单发现,车子的木车轴露在外面很容易损坏车子,也影响赶路的速度,就让族人把车轴过长的部分锯掉,再用铁箍包住。很多人因为车子受损被燕军抓住,而田单一家因为改良了车子而顺利逃到即墨。

安平之战,田单一家得以保全,足见田单智谋过人,所以众人拥立田单为守将。田单成为守将后,与城中军民同甘共苦,并且把自己的家中老小也全部编入队伍,日夜守城。就这样,齐燕两军相持了五年。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燕惠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乐毅有矛盾,所以对乐毅是用而不信。田单知道这一情况后,使出一计离间燕惠王和乐毅,他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现在齐王已经死了,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而乐毅与燕王不和,怕自己回去被杀,所以他想在齐国称王。因为齐国的百姓还没有归顺,所以他就放缓了进攻即墨的速度。如果现在换成另一名大将,即墨就彻底完了。”燕惠王本来就疑心乐毅,现在又听到传言,对乐毅更加不放心,于是令骑劫代替乐毅成为大将,并把乐毅召回燕国。乐毅知道自己不见容于燕惠王,恐怕遭到陷害,于是去了赵国。乐毅离开后,燕军将士都感到非常气愤,军心动摇。

乐毅在任的时候,做了许多笼络齐国民心的举动,比如寻访齐国贤士、减轻赋税、废除苛刻法令、祭祀齐国先贤等,使得齐国军民对燕军的仇恨大为减轻。田单成功使用反间计之后,便开始着手毁掉乐毅为燕军在齐国树立的恩信,使齐国军民同仇敌忾。

田单命人散布消息,说:“齐国军民最担心的就是燕军割掉俘虏的鼻子,然后让他们作为先导,那即墨城就必破无疑了。”燕军听说后,信以为真,将抓到的俘虏全部割去鼻子。即墨的守城将士看到投降燕军的人被割去鼻子,愤慨不已,于是抛弃投降的念头,决心死守即墨。之后,田单又使出一计,散布消息说:“齐国军民最担心的就是燕军挖掘城外的坟墓,这样齐国军民的士气就会受到严重打击,那即墨城就危险了。”燕军再次中计,将城外的坟墓全部掘毁,并焚烧尸体。齐国军民在城上看见燕军将自己先辈的坟墓掘毁,都痛哭流涕,请求出城与燕军决一死战。

田单知道这时候将士可以死战,于是修筑城防,犒劳将士,准备出城收复失地。田单命令城中百姓募集一千镒金银,让即墨城的富豪送给燕军大将,说:“我们马上就投降,请不要抢劫掠夺我们的家族!”燕国将军大喜,爽快应允。于是,燕军的戒备更加松懈。

田单觉得时机已到,派人从城里搜集了一千多头牛,又找人给牛披上大红绸子,上面画上五颜六色的蛟龙,又在牛角上绑了锋利的尖刀,最后在牛尾巴上拴一束沾满油脂的芦苇。

到了晚上,田单命令士兵在城墙上凿了几十个大洞,然后点燃牛尾巴上的芦苇,把牛趁着夜色放了出去,然后安排五千士兵跟在牛群后面。牛被点燃的芦苇烧得疼痛难忍,疯狂地往前冲去。

燕军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出了营帐就发现一大群怪物冲着他们飞奔而来,碰到这些怪物的人都非死即伤。狂奔的牛群在前边开路,五千精兵跟在后边见燕军就杀。那些不能上阵杀敌的老弱妇孺,也都拿着铜盆敲打助威。燕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齐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上,路上经过的七十多座城池全部收回。随后,田单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齐国都城临淄。

齐襄王为了奖励田单复国的壮举,封他为平安君。

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另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