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27

第27章 萧规曹随

刘邦率军征讨英布,被流矢射中,在班师途中病势加重。刘邦不愿治病,说:“我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手提三尺剑夺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生死在天,即使扁鹊复生又有什么用?”吕后问刘邦身后事:“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去世,谁可以接替他担任相国?”刘邦回答说:“曹参可以。”

萧何病重时,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交谈中,惠帝问:“相国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说:“最了解臣子的人,莫过于君父,陛下您认为谁最合适呢?”“曹参接替您出任相国,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样我死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刘邦平定天下后,把曹参封为齐国丞相。齐国有七十多个城邑,曹参担任齐国丞相后,想要治理却又无从下手,于是召来当地的老者和学者,询问安抚百姓的方法。这些人众说纷纭,曹参不知如何决断。之后,一位叫盖公的人,精通黄老学说,他对曹参说,治理国家贵在清静无为,让百姓自行安定。曹参采取他的办法,以“清静无为”的方针治理齐国,在任九年,齐国安定,齐地百姓都称赞曹参的贤能。

曹参收到萧何的死讯后,立即对自己的门客说:“快去准备行装吧,我马上就要去京城做相国了。”果然,没过多久,朝廷的使臣就来到曹参的官邸,召他进京。曹参担任相国后,仍然沿用萧何当年制定的法令和律例,不作任何改动。曹参罢黜那些急功近利、言谈刻薄的官员,挑选敦厚朴素、不善言辞的长者担任属官,帮助自己打理政事,自己则不问政务,只顾日夜饮酒享乐。

士大夫官员以及他的宾客见他不理政务,都好心劝他不要因为喝酒而耽误了国事。曹参知道他们的来意之后,就转移话题,劝他们喝酒。他们想在喝酒间隙出言相劝,曹参又是劝他们喝酒,直到喝醉,他们都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相国的府邸与一个官吏的房舍相邻,这个官吏的家中整天有人饮酒歌唱,高声喊叫。曹参的属官对此很头疼,但也无可奈何。一天这些属官在花园游玩,隔壁又传来饮酒作乐,高声喊叫的声音,他们希望曹参能以相国的身份加以制止。没想到,曹参不但没有制止,反而让人摆下宴席,与他们一同饮酒,并且也大声呼喊,与隔壁的官吏相互应和。

有一些官员因为疏忽大意犯了一些小错误,曹参也只是当做没看见,于是相国府中终日清闲无事。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位新任相国的作风让汉惠帝感到疑惑,自从上任以来,相国一天到晚只知道饮酒作乐,从来没有过问政事。汉惠帝觉得这是相国瞧自己年轻,所以轻视自己。曹参的儿子曹窋正好在朝中任职,汉惠帝向他埋怨曹参不理政事,说:“哪天你回家了,要私下里不着痕迹,假装随意地问问你的父亲。‘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您身为丞相,应当尽力辅佐。像您这样只知终日饮酒,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你就用这话询问你的父亲,但是不要说是我让你问的。”曹窋按照皇帝的意思,回到家里就把这事情跟曹参说了。曹参听完儿子的话,顿时大怒,将曹窋鞭笞两百下,并大骂说:“天下大事是你应该谈论的吗?赶紧回宫去侍候皇上。”

曹窋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大诉委屈。惠帝听后愈加莫名其妙,于是第二天退朝后留下曹参,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鞭笞曹窋,他说的那些话都是我让他问您的,希望您能亲理朝政,助我治理国家。”

曹参脱去官帽,叩头谢罪,然后说:“陛下认为您和高祖比起来,谁更英明神武?”汉惠帝回答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提并论呢?当然是高祖皇帝更为英明神武。”曹参又问:“那么陛下再想想,论德行和才干,我和萧何相国相比,谁更贤能呢?”汉惠帝笑着回答说:“在朕看来,比起萧何相国,您好像要逊色一点。”曹参接过汉惠帝的话说:“陛下说的话非常正确。既然陛下不如高祖皇帝贤明,而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何相国,他们平定天下,陆续制定许多法令和规章,而且都卓有成效。如今陛下只当垂衣拱手,我等臣子各尽其职,遵守已有的法令而不作更改,这样不是很好吗?”汉惠帝想了想,对曹参说:“朕已经明白,相国不必再说了。”

曹参担任相国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令治理国家,休养生息,使得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百姓编了一首歌谣以称颂曹参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萧何制定法令,曹参遵守而不作更改,史称“萧规曹随”。

黄老学说:战国时期的哲学流派,尊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它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法等诸家观点,形成一家之言,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