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36

第36章 霍光辅政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从小被安排在霍去病的帐下任职。霍去病死后,霍光开始侍奉汉武帝,负责保卫皇上的安全。霍光出入皇宫二十多年,一直小心谨慎地侍奉汉武帝,从来没有出现过失,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霍光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受命辅佐只有八岁的汉昭帝。霍光辅佐幼主,国家政令都由他一人决断。他熟悉当时事务,减少赋税和劳役,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渐渐恢复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安定繁荣的局面。

但霍光手握朝政大权,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嫉恨。霍光与上官桀本是亲家,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并生下一个女孩。上官桀想将这个六岁的孙女嫁给汉昭帝做皇后,霍光因为外孙女太小而没有同意。上官桀便通过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的帮助,让孙女当上了皇后。为了报答盖长公主,上官桀想帮助盖长公主的内宠取得封侯地位,但是遭到霍光严厉拒绝,霍光由此得罪盖长公主。

上官桀自汉武帝时期就位列九卿,地位高于霍光,在孙女成为皇后之后愈加不服霍光,想要取而代之;燕王刘旦自认为是汉昭帝的兄长,本应由自己来继承皇位,因此对汉昭帝心怀怨恨;御史大夫桑弘羊创立盐、铁、酒类专卖制度,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自认为有功于国家,想为自己子弟谋求官职,但是遭到霍光拒绝,因此也怨恨霍光。所以,盖长公主、上官桀、燕王刘旦和桑弘羊串通一气,想要除掉霍光。

一天,趁霍光休假不在朝中,上官桀用伪造的燕王刘旦的奏章,上书汉昭帝,称霍光有不轨之心。因为霍光在广明检阅羽林军的时候,排场跟皇帝出游一样;另外,霍光擅自在羽林军中挑选校尉召入自己的府中。这些不利于朝廷的举动,足够说明霍光居心叵测。

汉昭帝收到这份奏章,粗略地看了一遍就随手放在一边。第二天早上霍光上朝,听说此事,惊恐不已,一直在殿外来回踱步,不敢进入。汉昭帝见霍光不在,便问:“大将军在什么地方?”上官桀回答说:“因为燕王控告大将军,大将军害怕而不敢进殿。”汉昭帝于是将霍光召进殿内,对叩头请罪的霍光说:“大将军请把帽子戴上,朕知道那道奏章上说的事情都是假的,大将军并没有罪。”霍光问:“陛下是如何知道的?”汉昭帝说:“大将军去广明检阅羽林军,是最近才发生的事,而且将羽林军的校尉调入大将军府中,前后不出十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遥远的燕王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况且,如果大将军要谋反,根本用不着选调羽林军校尉。”听了这番话,所有在朝官员都震惊不已,因为此时的汉昭帝只有十四岁。汉昭帝随后又怒斥道:“大将军是国家忠臣,受先帝的遗命来辅佐朕。如果还有谁胆敢污蔑大将军,朕一定严惩不贷。”从此以后,上官桀等人再也不敢诬陷霍光。

公元前77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汉昭帝病逝。因为没有子嗣,奉皇太后诏,由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为人狂妄放纵,在自己的封国肆无忌惮,纵情享乐毫无节制,甚至在汉武帝服丧期间也出巡游玩。当上皇帝后,刘贺更是荒淫没有节制,而且把原来封国的官吏全部召入朝廷并破格提拔。

霍光对新皇帝的荒唐行为感到十分忧虑,于是萌生了废掉刘贺拥立新君的念头。霍光与大臣商量此事,计议已定,便派田延年将事情告知丞相杨敞。杨敞听说后惊恐不已,吓得汗流浃背,口不能言,只能唯唯诺诺。杨敞的夫人趁空隙对杨敞说:“大将军既然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你就应当赶紧答应,表示拥护大将军的决定。如果你犹豫不决,恐怕会有杀身之祸。”于是杨敞表示拥护霍光的谋划。

霍光在未央宫召集所有朝中大臣,对他们说:“昌邑王荒淫无度,这样必定会危害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群臣听得胆战心惊,一个个都不敢说话。田延年走到群臣面前,手按剑柄说:“先帝托孤给大将军,让大将军决断国家大事,是因为信任大将军忠义贤能,可以保全刘氏江山。现在朝廷被一群奸佞搅得乌烟瘴气,社稷岌岌可危。社稷的存亡就在于今日的决断,谁要反对,我就斩下他的首级。”群臣响应。

于是,霍光率领群臣面见皇太后,告知事情的原委,并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公元前74年,英明的中兴之主汉宣帝在霍光等人的拥护下,继承皇位。

上官桀:昭帝即位时的辅政大臣,被封为安阳侯,其孙女是汉昭帝的皇后。后来因为与霍光争权,想要谋害霍光和废掉昭帝改立燕王,事情败露后被诛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