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38

第38章 品格高尚的丙吉

汉宣帝刘询能够最终登上大位,丙吉的功劳最大。

丙吉从小就学习法律条令,曾经担任过鲁国的狱吏,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监。但是不久,丙吉就因为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并贬出京城,到外地担任州从事。

但是过了几年,丙吉接到回长安任职的调令,尽管心里充满疑惑,但他还是赶紧收拾好行囊回到京城。原来,这一年长安城内发生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为受到奸臣陷害,被汉武帝怀疑,于是他决定先下手反叛,最后兵败自杀,他的母亲卫子夫也随之上吊自杀。盛怒之下,汉武帝把太子全家抄斩,几万臣民受到株连。因为涉案人员极多,再加上许多在京城的官员本身牵连其中,所以朝廷从地方抽调了很多办案人员,丙吉就是其中之一。

说是“审理案件”,其实就是贯彻皇帝的旨意,惩罚犯人。具体到丙吉,他的任务就是看守长安的监狱。一天,丙吉在巡视天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刚满月的婴儿,他就是受到“巫蛊之祸”牵连而被关入大牢的皇曾孙刘病已。因为孩子所有的亲人都遇害身亡,而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大家不知道如何处置,就把他扔在大牢中等待汉武帝最后的决定。

丙吉发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知道太子刘据没有使用巫蛊之术,不过是被小人陷害,被逼造反,对刘据心怀同情,又怜悯这个嗷嗷待哺的皇曾孙,于是就给孩子换了一间通风、干燥的牢房,选了两个在哺乳期的女囚胡组和郭征卿哺育皇曾孙,使小皇孙活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一拿到俸禄,丙吉就先换来米和肉供给牢房中的皇曾孙。他每天都会去看望孩子,更不准任何人惊扰孩子。但是监狱中的条件毕竟很恶劣,在这里生活的皇曾孙经常得病,有好几次都差点病重身亡,丙吉每次都及时命令狱医诊治,按时给孩子服药,数次使孩子转危为安。两位奶妈也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就这样,这个身世可怜的婴儿竟然在监狱中成长起来。

一直到五岁,皇曾孙都没有离开过监狱。但是丙吉觉得孩子如果只能生活在监狱里实在太可怜了,于是希望那些高官贵族能收养这个孩子。可是一听说孩子的身世,那些人都退缩了,丙吉只好在各方面对皇曾孙多加照顾,让其少受点苦。

后来汉武帝生病,一些观气的术士说监狱里有帝王之气,于是汉武帝派人来杀掉监狱里所有的人。又是丙吉挺身而出,冒死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后来汉武帝并没有怪罪丙吉,病好后还大赦天下。丙吉看着蹦蹦跳跳的孩子,眼里一下子噙满了泪水:这个孩子终于可以走出监狱,去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丙吉主管的监狱一下子冷清了,孩子的奶妈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丙吉也忙着给孩子寻找一个去处。最终他决定把刘病已送到父亲刘进的舅舅史家,他们家住在长安近郊,当时史家还有刘病已的舅曾祖母贞君和舅祖父史恭。史恭和史老太太见到这个孩子都惊喜异常,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抚养他的任务。史老太太对刘病已更是疼爱有加,经常亲自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五岁的刘病已对监狱生活没有清楚的记忆,在舒适的环境中,他很快忘了以前在监狱中的生活,而史家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也对长安的监狱讳莫如深。

晚年的汉武帝最终知道了“巫蛊之祸”的真相,明白了儿子刘据的冤情。他悔恨不已并且为“巫蛊之祸”平反。刘病已的命运开始发生改变,他重新被加入皇室族谱,同时由掖庭供养。掖庭令张贺对他礼遇有加,并且帮助他娶妻生子,建立家庭。

丙吉离开皇曾孙之后,在霍光的身边做了一名官员,很得霍光的信任。霍光废掉刘贺之后,为选择继承人的事情很是烦恼。这时候丙吉向霍光推荐了刘病已,最终刘病已继承皇位,是为汉宣帝。宣帝即位后,知恩图报,为张贺、史恭等人加官晋爵,连他们的子孙都大加封赏。而对于丙吉,汉宣帝只认为他有拥立的功劳,依惯例封为关内侯,因为刘病已并不知道丙吉对自己的大恩。他以为张贺、史恭等人的功劳要比丙吉大得多。

而丙吉为人低调敦厚,对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只字不提。一个叫做伍尊的人年轻的时候是监狱的小吏,曾经看到过丙吉抚养刘病已。汉宣帝即位后,伍尊劝说丙吉向皇帝请功,但是被丙吉谢绝了。后来,伍尊向宣帝上书陈述自己看到的一切,结果上书经过丙吉手中时,他删去了对自己的言辞,将功劳都归于胡组和郭征卿。

多年以后,一个老宫女离开皇宫后生活困难,于是就让别人帮自己写了一封信请功,说自己曾经照顾过年幼的皇帝,要求朝廷照顾自己的生活。人们不敢怠慢,就把这封信呈给了宣帝。

宣帝脑子里只有模糊的印象,他召见这个老宫女时,这个宫女说丙吉可以作证。丙吉对她说:“我的确见过你,你虽然照顾过皇帝,但是并不尽心,还被我责罚过。只有郭征卿和胡组才是皇上的奶妈。”丙吉见纸包不住火,就把当年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汉宣帝听到后,又震惊又感动,对于丙吉甘于幕后的精神,赞叹不已。

汉宣帝下诏寻找两位奶妈,得知两位老人已经去世,于是就封赏了她们的子孙。汉宣帝对丙吉的所作所为非常感动,于是封他为博阳侯。使者到丙吉家时,丙吉病重,不能接受封赏,于是汉宣帝就允许他在病床上接受爵位。

丙吉因为自己善良的举动、谦和的态度获得了皇帝的尊敬,同时也赢得了整个朝野的敬佩。

廷尉右监:官名,秦朝初期开始设置的官位。秦汉时期,廷尉是最高司法官员。廷尉监有正监和左右二监,东汉时右监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