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39

第39章 夏侯胜狱中传道

夏侯胜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是汉朝的一代名师,连皇家贵族也经常听他讲学。他为人正直刚烈,厌恶歪理邪说,为了真理,即使被投入监狱也绝不屈服。

汉宣帝时,朝廷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整个国家逐渐走出了汉武帝执政后期造成的经济崩溃的危机。

经济恢复后,汉宣帝就想歌颂一下自己的功绩,但是又不好直说,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先给汉武帝立个庙号,然后再让大臣们联想到自己的功绩。

于是这天早朝上,汉宣帝就对满朝文武说:“众爱卿,我的曾祖父为大汉的强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到现在连个庙号都没有,我这个做曾孙的感到很愧疚。所以我想让诸位为先帝立个庙号,你们觉得怎么样?”

宣帝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很快朝堂上就讨论得热火朝天。正当大家说得高兴的时候,光禄大夫夏侯胜突然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他大声说:“这样不行!”汉宣帝本来很开心,没想到竟然出来这么一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汉宣帝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冷冷地问道:“为什么不行?”夏侯胜上前说道:“先帝虽然击退匈奴,扬我雄威,却因为用兵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现在我大汉刚刚摆脱倾覆的危险就要给先帝立庙号,定会让百姓心存怨恨,所以臣以为现在不是给先帝立庙号的最佳时机。”

宣帝听完这番话,气得浑身发抖,一甩袖子下朝走了。第二天,一份百官联名弹劾夏侯胜“大逆不道”的奏章就摆在了宣帝面前。宣帝看了一遍,突然看到了长史黄霸。原来,黄霸是唯一不肯在弹劾夏侯胜的奏章上签名的,其他官员就想把他也一并弹劾了。

宣帝看完之后,为了给自己出口气,就把夏侯胜和黄霸打入大牢,关在了一起。两个月过去了,这天,宣帝派人去大牢看看这两个人是不是有了悔意。使者回来说夏侯胜和黄霸都没有悔改的意思,但是每天都唉声叹气,精神很不好,夏侯胜好像都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汉宣帝一听急了,其实他并不是想置他们于死地,只是想教训他们一下,在心里还是很尊敬这两个人的。于是他下旨对监狱长说:“一定要保住这两个人的性命,否则监狱官员全部问罪。”

又是半年过去了,宣帝派人去看夏侯胜和黄霸的情况,这回的消息可把汉宣帝气坏了。原来自从监狱长接到圣旨,便对这两个人丝毫不敢怠慢,这让夏侯胜和黄霸的生活好不惬意!一天到晚,他们在监狱里不是大呼小叫,就是神秘地比比画画,高兴的时候还会唱歌。

汉宣帝很生气,就又下旨说:“不要好酒好饭地伺候他们,只要保证他们活着就行。”又过了一年,这两个人还是没有悔过的意思,虽然不再唱歌,但是仍旧每天大呼小叫,比比画画。

后来汉宣帝大赦天下,就把他们放了出来。汉宣帝召见他们,问道:“听说你们在监狱经常大呼小叫,你们到底在做什么呢?”话音刚落,黄霸就跪在地上说:“感谢万岁赐臣好老师!”

然后黄霸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被关进大牢后,两人都很绝望,夏侯胜都准备绝食自尽了。黄霸性格比较洒脱,过了几天,就让夏侯胜教自己学问:“子曰:朝闻道,夕死足矣!你是有道之人,死得其所了。我却不行,既然都要死,你也让我死得其所吧!”

夏侯胜听完觉得有道理,与其整天忧愁不快,不如潇洒一些,于是答应了黄霸,传授给他学问。所以狱卒把两个人的一问一答当成了一唱一和,把两人一起研讨学问时候的争论当成了神秘地比比画画。

汉宣帝听完这一番话,大笑,然后指着两人说:“你们真是出乎朕的预料啊!一个满腹经纶却刚正不阿,可为天下师;一位心胸开阔,虚心好学,可为百官表率!这样一看,朕把你们投入大牢两年,算是个正确的决定啊!”

听了这句话,夏侯胜跪倒在地,严肃地说:“陛下,臣到现在还是认为,当时为先帝立庙号是不合适的。”宣帝愣了一下,说:“朕刚才说的,不是立庙号那件事。明天你就明白我这句话的意思了。”这时候黄霸突然也跪倒说:“谢万岁!陛下谦恭善良,真是天下苍生之福!”“看来,你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汉宣帝笑着说。

第二天,夏侯胜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而黄霸则出外任扬州刺史。夏侯胜果然不负厚望,殚精竭虑地教导太子。当夏侯胜病逝时,皇亲国戚也为他穿着素服送葬。黄霸在外得到锻炼之后,回到京城,成为宰相,赢得了官员和百姓的尊重。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因此不少皇帝没有庙号。但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

光禄大夫:官名。大夫为皇帝近臣,分为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汉武帝时将中大夫改为光禄大夫,是掌管议论朝政的官。大夫中以光禄大夫最为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