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43

第43章 中国第一位女使节

中国的第一位女使节名叫冯嫽,她出身并不高贵,是解忧公主出塞时的一位陪嫁侍女。

冯嫽聪明伶俐,知书达理,与解忧公主总是互相鼓励,发誓安居乌孙,不辱使命。她是女中豪杰,经常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穿梭于毡帐之间帮助解忧公主联系乌孙贵族,并很快就对西域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了如指掌。冯嫽虽然是解忧公主的侍女,但是两人情同姐妹,遇到困难的时候,冯嫽总是能够帮助解忧公主化险为夷。

后来乌孙国地位很高的右大将爱慕多才多艺的冯嫽,向解忧公主提出娶冯嫽为妻,询问过冯嫽之后,解忧公主同意了这门婚事。从那以后,汉朝和乌孙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了。

不久冯嫽得到汉朝的任命,以使者的身份代表解忧公主去访问邻近的西域国家,向各国国王赠送礼品,宣扬汉朝的文化。她不辞辛苦地翻越雪山,跨过大漠,经历严寒酷暑,走访了三十多个国家。每到一处,她都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人们看到汉朝竟然以女子为使节,而且这位女子大方谦恭,不卑不亢,与当地人交谈甚至都不需要翻译,都在心里暗暗称赞,并且尊敬地称她为“冯夫人”。而冯嫽更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推心置腹地与各国官员聊天,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同时也宣扬了汉朝的礼仪和道德,使得汉朝的恩泽深入沙漠中的绿洲。冯嫽的出访,不仅使西域各国增进了对汉朝的了解,而且也为西汉在西域设置都护府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她本人更是得到了西域诸国的尊敬和爱戴。

汉昭帝末年到汉宣帝初期,匈奴屡次进军乌孙,后来汉朝与乌孙联合反击,战胜了匈奴。不久,乌孙昆莫,也就是解忧公主的丈夫去世,国内发生内乱。解忧公主刺杀新昆莫泥靡的计划失败后,泥靡被其弟弟乌就屠杀死,乌就屠还带着一批人马上了北山,说要请匈奴人到乌孙。

汉朝与乌孙的联盟眼看就要破裂,为了防止乌孙叛乱,汉朝派出一万多名将士进驻敦煌,牵制乌孙。汉朝负责管理西域的长官郑吉对乌孙的情况十分熟悉,他知道乌孙的右大将,也就是冯嫽的丈夫与乌就屠的私交很深,而他也非常了解冯嫽的能力,于是就请求冯嫽去说服乌就屠。

为了汉朝和乌孙的团结,冯嫽不顾生命危险,亲自到北山去见乌就屠。冯嫽本来对乌就屠很熟悉,见面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将军您夺了王位,看起来是一件高兴事,但是这高兴中也隐藏着忧虑啊!现在汉朝的大军已经到敦煌,凭借将军的兵力能够战胜强大的汉朝军队吗?”

听了这番话,乌就屠沉默不语,冯嫽继续说道:“汉朝和乌孙国就像一家人一样。如果两国开战,让生灵涂炭,将军就会背负恶名,身败名裂。希望您三思啊!”乌就屠思考良久,明白自己不是汉朝大军的对手,就对冯嫽说:“我愿意听从夫人的劝告,但是希望皇帝能够给我一个封号!”冯嫽听到这里,便答应替他争取,然后又安慰了乌就屠一番。

汉宣帝听说冯嫽劝说成功,十分高兴,对冯嫽也充满了敬意。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西域的情况,他下令让冯嫽回国。冯嫽回到故都长安时,文武百官都在城郊迎接她。京城的百姓得到这个消息,也不约而同地涌向街道,希望能够一睹女使者的风采。冯嫽见到宣帝之后,详细述说了规劝乌就屠的经过,然后建议皇帝给予封号安抚乌就屠。这刚好与汉宣帝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宣帝任命她为正使,出使乌孙。冯嫽手持汉节,把乌就屠招至面前,宣读诏书,宣布封解忧公主的大儿子元贵靡为大昆莫,乌就屠为小昆莫,两人分而治之。至此,乌孙的内乱得到圆满解决,冯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后来,元贵靡去世,解忧公主的孙子星靡即位。解忧公主思乡心切,奏请回朝。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她带着冯嫽一起返回了长安。

谁知星靡生性懦弱,治国无方,乌孙的局势又动荡起来。冯嫽主动向皇帝提出回到乌孙,帮助星靡稳定局势。当时汉宣帝刚刚去世,他的儿子汉元帝不忍心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出使遥远的西域,但是看到冯嫽的一片爱国之心,最后也只好同意了。

于是,年过花甲的冯嫽又一次踏上了出塞之路。她在一百多名士兵的护送下回到了乌孙。乌孙的百姓听说冯夫人回来了,骑马跑出几百里迎接她。来到乌孙之后,冯嫽白天帮助星靡处理国政,晚上教星靡学习历史,让他逐步学会如何治理国家。

冯嫽就这样在乌孙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最终乌孙国泰民安,而汉朝和乌孙的友好关系也一直延续下来。

右大将:与匈奴相同,以左为尊,左大将地位在右大将之上。左、右大将均由王族成员担任,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