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44

第44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大位。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把儿子送入汉朝做人质,以示臣服之意。呼韩邪单于入京朝见,郅支单于趁机攻占其地,然后又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家之地。后来因为怨恨汉朝偏袒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辱杀汉使谷吉等人,之后因自知得罪汉朝而逃入康居(西域国名)。

郅支单于以大国自居,加上打了几次胜仗,因而十分骄傲自大。因为没有受到康居王的礼待,一怒之下竟将康居王的女儿及贵族杀死,并杀死平民数百,将他们丢入都赖水中。汉朝前后派出三批使者前往康居,向郅支单于要回谷吉等人的尸首,均遭到郅支单于的羞辱。郅支单于狂妄自大,不肯遵奉汉帝诏令,于是汉元帝在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命令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兵前往康居斩杀郅支单于。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筹划周密而富有谋略,渴望建立非凡功业。每次路经高山大川时,陈汤都会登高而望,认真观察地形。此次出兵远征西域,陈汤对甘延寿说:“西域各国原本就臣服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对不屈服于自己的国家侵扰不断,意图迫使他们投降。他剽悍残暴,生性好战,如果放任不管,不出几年就会成为西域大患。现在郅支单于居地偏远,没有坚固的城池作为屏障,也没有强劲的弓弩。如果我们征调屯田之兵,再配合使用乌孙国的军队,直接攻击郅支单于,到时兵临城下,他无处可逃又抵挡不住,我们便可建立千载留名的功业。”甘延寿认为陈汤分析得很有道理,打算将他的意见上奏朝廷,等得到批准后再行动。陈汤说:“远大的策略不是平庸的官吏所能理解的,如果让他们讨论,这个策略肯定得不到同意。”甘延寿不听,坚持先上奏朝廷。

恰好此时,甘延寿久病不起,于是陈汤果断采取了行动。想要取得胜利,皇帝派的兵马远远不够,于是陈汤伪造圣旨,调集了汉朝和西域多国兵力共四万余人,准备发起进攻。甘延寿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想要立即阻止陈汤。陈汤大怒,手按剑柄,叱责甘延寿说:“大军已经集合完毕,你打算阻止吗?”甘延寿只得顺从。

甘延寿、陈汤一方面因为伪造圣旨而上奏请罪并陈述理由,另一方面发动大军向康居进发。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大军沿南道越过葱岭,穿过大宛王国,另一路大军则从北道穿过乌孙国,进入康居国。康居国副王抱阗率领数千骑兵,攻击乌孙国,然后从后方追赶汉军,并夺得大批辎重。陈汤命西域兵迎战,俘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安抚后,他们愿意作为向导,并将郅支单于的内部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于是大军迅速挺进都赖水边,在距离郅支单于三里处的地方安营扎寨,并构筑战争工事。郅支单于听说汉朝军队到达,打算弃城而逃,但是担心康居王怀恨在心,又得知乌孙等西域各国都派出军队,认为无处可逃,所以又返回城中作全力抵抗。

陈汤在观察形势后,下令将单于城四面包围,然后发起猛攻。战斗开始后,郅支单于全身披甲,在城楼上指挥作战,他的数十名阏氏全都参与战斗,在城楼上弯弓搭箭射击汉军。郅支单于被流矢射中鼻子,他的夫人也多有死伤。这时,康居国一万余人的骑兵前来救援郅支单于,与匈奴守军相互呼应。康居国趁夜色多次向汉军进行偷袭,但都无功而返。天亮之际,陈汤下令纵火为兵,汉军将士大为振奋,乘火势再次发起猛攻,终于从四面破城而入。郅支单于率一百余人逃入王宫,汉军纵火焚烧王宫,将士争先冲入,郅支单于身受重伤而死。军候假丞杜勋砍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在王宫中搜出汉朝使臣的使节以及谷吉等人携带的书信。入城将士搜捕匈奴残军,诛杀阏氏、太子、名王及以下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一千八百四十五人,另外投降的一千余人都分配给了参与此次战斗的西域十五国。

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将郅支单于的首级传至京城,并向汉元帝呈上一份豪迈的奏章:“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级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阏氏:原意是女性装扮用的胭脂,后来引申为匈奴单于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