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05

第5章 孙庞斗智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庞涓一起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两人才资俱佳,但孙膑略胜一筹。鬼谷子因孙膑单纯质朴,且是孙武后代,于是将孙武所著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传授给了他。

出师后,庞涓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当上了魏国大将。孙膑以为庞涓会顾念同窗之谊,便去投奔他。不料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竟在魏惠王面前诬告孙膑里通外国,并奏请魏惠王对孙膑施以酷刑挖掉了其膝盖骨。而后庞涓把孙膑关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大献殷勤,好吃好喝地供养。孙膑不知实情,还对庞涓感激涕零,庞涓趁机索要《孙子兵法》。孙膑身上并无抄录本,只依稀记得一些,庞涓就弄来木简,让他抄录。庞涓准备在拿到《孙子兵法》后,断绝食物供给,把孙膑饿死。但是,庞涓派来侍候孙膑的童仆偷偷把庞涓的阴谋诡计告诉了孙膑,孙膑顿时恍然大悟。

要脱身又苦于无法行走,孙膑心生一计。当天晚上,孙膑就伪装成得了疯病的样子,一会儿号啕大哭,一会儿嬉皮笑脸,做出各种傻相,或唾沫横流,或颠三倒四,又把抄好的书简翻出来烧掉。庞涓怀疑孙膑装疯卖傻,派人把他扔进粪坑里,弄得满身污秽。孙膑在粪坑里爬行,显出毫不在意的样子。庞涓又让人献上酒食,欺骗他说:“吃吧,相国不知道。”孙膑怒目而视,骂不绝口,说:“你们想毒死我吗?”随手把食物倒在地上。庞涓让人拿来土块或污物,孙膑反而当成好东西抓起来就吃。庞涓由此相信孙膑确实是精神失常了,疑心也稍有解除。

齐国的一位使者出使魏国,了解到孙膑的情况,回去时把在魏国的所见全部告诉了齐国相国邹忌,邹忌又转告了齐威王。齐威王命辩士淳(chún)于髡(kūn)到魏国去见魏惠王,暗中找到孙膑,秘密把孙膑接回齐国。

孙膑来到齐国,首先做了大将田忌的门客,深受赏识。在一次赛马中,他帮助田忌获胜,由此受到齐威王的重视。齐威王经常和孙膑谈论兵事,发现孙膑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于是将他留在身边,并且拜他为老师。

魏国在国丧之时被赵国乘虚而入,夺走了附属国中山国。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想要报此仇,派大将庞涓率兵夺回中山国。大将庞涓认为中山国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这样既能一解心头之恨又能沉重打击赵国,可谓一举两得。魏惠王接受了庞涓的建议,调拨战车五百乘与庞涓,命其直取赵国邯郸。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第二年,迫于形势,赵国向齐国求救,许诺以中山国作为解围的报酬。齐威王允诺,当即任命孙膑为主将,领兵前往救援。孙膑因为自己受到酷刑而落下残疾,如果担任大将会受到敌人的耻笑,这样己方士气就会受到打击,所以婉言谢绝。于是,齐威王改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随军军师。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制止说:“要解开纠缠错杂的绳结,不可以握拳去击打,应当用手指慢慢解开;要解开搏斗,不能让自己动手参与其中,而是开口劝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防守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困,魏王肯定会下令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而且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出兵围困魏国都城大梁,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回军自救。庞涓收到魏王的命令后,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

公元前342年,庞涓带领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韩国。韩国国小势微,就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去救韩国。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智斗,再一次上演。

孙膑知道庞涓素来轻视齐军,认为齐军胆小懦弱,于是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庞涓本想与齐军决一雌雄,不料,齐军不肯交战,稍一接触就向后退去,庞涓紧追不放。头一天,齐军营地有十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五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三万人的灶了。庞涓得意地说道:“我就知道齐国的士兵都是胆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于是他传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资,集中骑兵轻装前进。”

当魏军来到一个叫做马陵道的地方时,孙膑指挥早已埋伏好的弓箭手见到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堵塞,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看到路旁的一棵大树上面隐约有字,于是派人点起火把。当庞涓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时,大吃一惊,原来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他这才知道中了孙膑的计谋,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一见火光,顿时万箭齐发,魏军乱作一团,死伤无数。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便拔出佩剑自杀了,临死前说:“这样一来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国军队,并俘虏了魏太子。

鬼谷子:本名王诩,是纵横家的鼻祖,学问博大精深,精通多种学问,并且培养出一大批杰出弟子,其中不乏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以微言大义讽谏齐威王,匡正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