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50

第50章 东汉第一功臣

刘秀是一个很善于发现人才和任用人才的帝王,在他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无数英雄豪杰追随他,邓禹就是其中的一个。

邓禹很有学识,且善于识人。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各地都有农民发动起义,讨伐王莽。其中一支叫做“绿林军”的队伍拥立刘氏的宗室刘玄做皇帝,这就是更始皇帝。这支队伍中很多人都知道邓禹,认为他是个人才,年轻有为,而且文武双全,所以纷纷向更始帝推荐。但是邓禹早就看透了刘玄,知道这个人庸庸碌碌,很难成就大事业,所以一直不肯答应帮助刘玄。

公元23年九月,绿林军推翻了王莽的统治,攻下长安。但是,局势仍然十分紧张,因为归顺刘玄的地区仅有洛阳、长安和南阳一带,而其他地区仍然分属不同的起义军。为了巩固政权,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的名义渡过黄河,去安抚黄河北部的郡县。

邓禹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渡河去追赶刘秀,一直追到邺城(今河北磁县)才追上。两人坐在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邓禹为刘秀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刘玄腐朽无能,手下的大臣忙于争权夺利,跟着这样的人不能成就大事。然后邓禹劝刘秀招揽各路英豪,收买人心,自立为王。刘秀听完这番话,认定邓禹是自己的知己。刘秀本来就对刘玄的做法大为不满,而且也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从那以后,刘秀经常与邓禹商讨国事,很快邓禹便成了刘秀最信任的谋士。

邓禹不仅善于运筹帷幄,还是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将军。公元24年,在平定王郎的战役中,刘秀派邓禹带领几千人去攻打乐阳。之后,邓禹又跟随刘秀击退了王郎的横野将军刘奉。后来邓禹与大将军盖延联合进攻黄河以北的铜马军。盖延先于邓禹到达,被铜马军围困在保城。邓禹一来就粉碎了铜马军的包围圈,然后又与刘秀一起打败了铜马军。

刘秀称帝之后,邓禹曾经带领部队去攻打箕关(今河南济源县),然后围攻安邑(今山西夏县)。在那里击败了前来解围的刘玄援军数万人,还斩杀了刘玄一员大将。很快驻扎在洛阳的更始大将王匡等人又带了十几万大军来攻打邓禹,邓禹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将军樊崇战死。手下的将士们顿时惊慌失措,纷纷劝邓禹撤退,但是邓禹坚持第二天整军再战。第二天早晨,王匡派出所有的士兵攻打邓禹,邓禹下令不要轻举妄动。等到王匡来到邓禹大营附近,邓禹下令出击,王匡等人无奈之下只好弃军逃走。听到邓禹获胜的消息,刘秀很高兴,对邓禹的能力大加赞赏。

此外邓禹还很善于发现人才,他推荐的人最后都能获得刘秀的肯定。刘秀在夺取黄河北部土地的时候,任用了很多邓禹推荐的人才,势力发展很快,不久就攻下河内郡。刘秀认为河内郡地形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想选一个可靠的人来把守河内。他问邓禹谁能够担此大任,邓禹说:“寇恂是个文武双全的人,还善于管理,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刘秀很信任邓禹,很快就拜寇恂为河内太守。事实证明,寇询果然把河内治理得很好。

公元37年,刘秀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邓禹被封为高密侯,食邑达四县之多,邓禹的弟弟邓宽也被封为明亲侯。刘秀封赏功臣的时候说,现在天下已定,开国的功臣劳苦功高,不希望他们再为国操劳,因此给他们的封赏就是授予爵位,而没有给他们任何官职。

邓禹深深明白刘秀如此对待功臣是怕有人会自恃建国有功,导致朝廷不安。于是他没有争辩,回到了自己的封邑,从封邑获得的钱财,他也没有用来置田养士。这一点让刘秀对他大加赞赏。公元56年,刘秀让邓禹回到朝廷参与朝政,这在东汉的开国功臣中是十分罕见的。

明帝即位之后,邓禹被封为太傅,这是东汉最高的官职。邓禹死后,他的子孙也都做了大官。东汉时期,邓家一直是地位显赫的名门望族。

河内郡:汉朝时设置的郡县,河南到河北的途中大部分都属于河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