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07

第7章 苏秦合纵

苏秦出生于洛阳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他从小就伶俐善辩,勤奋好学。长大以后,他想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光耀门楣,于是就去齐国向鬼谷子学习权谋之术,张仪是他的同学。

过了几年,苏秦辞别老师,游走于各国之间,想要投靠明君施展才华,结果诸侯没有一个愿意采纳他的意见。穷困潦倒的他回到家乡,被兄嫂们讥笑说:“我们周人的风俗就是治理产业,从事工商,你如今丢下老本行去凭嘴皮子赚钱,不是活该倒霉吗?”苏秦无话可说,从此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又翻了一遍,认真研究一本叫做《阴符》的书。他埋头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就用冷水冲醒自己。到后来冷水也不管用了,他想出了另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他便会清醒过来,坚持读书。这样坚持了一年,苏秦的学识大有长进,他重新开始游说各国。

首先,苏秦来到秦国,向秦王提出吞并天下的策略,秦王不听。于是苏秦离开秦国,前往燕国,向燕文公说:“燕国之所以没有兵患,是因为南面有赵国这个屏障。秦国要攻打燕国,需要远涉千里,而赵国则只需百里之内。不担忧百里之患,反而顾虑千里之外,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吗?所以燕国和赵国修好,两国同仇敌忾,这样燕国便可以高枕无忧了。”燕文公赞同苏秦的建议,赐给他许多车马钱财,让他前往赵国缔结盟约。

身负重任的苏秦来到赵国,向赵肃侯说道:“当今之世,崤山以东的国家以赵国最强,因此秦国把赵国当做心腹之患。秦国之所以始终没有派兵进犯赵国,是担心韩、魏两国在背后图谋。所以秦国要攻打赵国,首先会除掉韩、魏两国。韩、魏两国没有高山大川作为屏障,势必不能单独抵抗秦国。秦国一旦出兵,韩、魏两国就会俯首称臣。秦国除去这两个后顾之忧,必定会立即对赵国用兵,到时候赵国就有亡国之祸。如今天下形势以秦国最为强大,但是其他诸侯国的国土总和是秦国的五倍,兵力总和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团结一致,不仅能够免遭秦国侵犯,甚至可以向西攻破秦国。为了保全赵国,大王应当联合韩、魏、齐、楚、燕五国,结成盟国,共同抵抗秦国。各国派出大将、相国进行会盟,互相交换人质,结成同盟并共同盟誓:‘如果秦国攻打某一国,其他五国都要派出精兵,或者进行牵制,或者进行救援。如果哪一国不遵守盟约,其他五国就一起讨伐它!’以这样一个强大的同盟去对付秦国,秦国必定不敢出兵函谷关,前去侵犯各国。大王意下如何?”赵肃侯听了苏秦合纵抗秦的策略,大为欣喜,将他奉为上宾,大行封赏,然后让他去其他各国缔结盟约。

苏秦先后游说韩、魏、齐、楚四国,四国国君都采纳了苏秦的建议。于是六国结盟,苏秦成为主持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他回赵国复命时,车马随从之多,可与君王相比。

苏秦带着这些车马随从经过家乡时,风光无限,昔日嘲笑他的兄嫂都谦卑地跪在地上伺候他用饭。苏秦笑着问:“嫂子,您如今怎么如此谦卑?”“现在您地位尊贵,钱财众多啊!”他的嫂子恭敬地回答。苏秦说:“同样是我,富贵时,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他们就轻视我。亲戚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相干的人呢?假如我当时听了嫂嫂的话,现在怎么可能拥有这六国的相印呢?”

后来,苏秦与燕王的母亲有染,事情败露后,燕王并没有怪罪他。为了报答燕王,他自愿去齐国担任间谍,暗中帮助燕国。到了齐国,齐宣王奉苏秦为客卿。宣王死后,齐湣(mǐn)王继位。苏秦故意劝说齐湣王厚葬宣王来表明自己的孝心,还让齐湣王大兴土木,以此来显示齐国的富庶。齐国很多大臣反对苏秦,甚至还派人刺杀他。苏秦受重伤后逃跑了,湣王大怒,发誓一定要捉拿刺杀苏秦的凶手。苏秦临死前对湣王说:“大王,我死了之后,把我五马分尸,对大家说我是燕国的间谍,这样凶手就会自己出现了。”齐湣王按照他说的做了,凶手果然自己出来邀功了。

《阴符》:“阴符”本意是我国古代情报传递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传说三千年前由姜子牙发明。后来指姜子牙为此而编写的一本兵书的名字,自唐宋之后泛指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