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上册)
3259000000009

第9章 鸡鸣狗盗

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被齐王封在薛地。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其中有一个是地位卑贱的小妾所生,名叫田文。田文富有谋略,建议父亲田婴广散钱财,蓄养心腹之士。他曾问他的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叫孙子。”“那孙子的孙子呢?”田婴回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子孙叫什么?”“这我就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担任齐国宰相,已历经三代君王,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加,您自己却积蓄了万金财富,但是门下没有一位贤能之士。俗话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也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肆意践踏绫罗绸缎,国内的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仆人吃饭时经常剩下饭食肉羹,而贤士连糠菜也吃不饱。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还一味地积攒财富,想要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国家在诸侯中逐渐失势的情况。我私下里觉得这件事情是很奇怪的。”

田婴听了这番话,大为赞赏,于是把自己的家事都交给田文打理,还让他接待各国的来客。在田文的主持下,田家宾客来来往往,门庭若市,而田文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到诸侯国中。许多宾客都在田婴的面前极力称赞田文,建议由田文做继承人。田婴死后,田文果然接班做了薛公,号为孟尝君。

孟尝君四处招揽人才,不管是谁,不管其才能如何,只要来到他这里,就帮其解决生活上的顾虑,并提供食宿。这样,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多达几千人,都自认为孟尝君亲近自己。

孟尝君不但能够礼贤下士,而且能够虚心接受意见,只要提出的意见正确,即使是别有用心,他也全部采纳。一次,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让登徒直将象牙床护送回国,但是登徒直害怕损坏象牙床而遭到处罚,不愿意接下这个差事。他找到孟尝君的宾客公孙戌,请求他帮助自己回绝这个差事,并以一把祖传宝剑作为报酬。公孙戌答应下来,然后面见孟尝君,劝他不要接受楚王的象牙床,孟尝君听从了他的建议。后来,孟尝君得知公孙戌的动机,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弘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因此,孟尝君的美名更是传遍天下。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孟尝君再次出使秦国,素闻孟尝君贤能的秦昭王想让孟尝君留下来担任秦国相国。秦昭王手下人劝谏说:“孟尝君确实非常贤能,但是他出身齐国王族,如果让他担任秦国相国,他肯定会先考虑齐国然后才轮到秦国,这样的话,秦国就危险了。”秦昭王觉得这番话有理,便打消了任用孟尝君的念头。秦昭王将孟尝君软禁起来,打算找个借口将他杀掉,以免纵虎为患。

孟尝君知道秦昭王有谋害之意,便寻找脱身之计,派手下宾客向秦昭王最宠爱的妃子求救。这个妃子表示愿意施以援手,不过她有个条件,就是想要孟尝君的白狐裘作为报酬。孟尝君是有一件白狐裘,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但是这件白狐裘在入秦时已经献给秦昭王,身边没有其他的白狐裘了。

孟尝君非常忧虑,聚集门下食客商量对策。孟尝君向所有同行而来的宾客问了个遍,没有人能说出好办法。这时候,坐在末座的一个人自称能够伪装成狗进行偷盗,他对孟尝君说:“我可以拿到白狐裘。”等到夜深,这个宾客伪装成狗,潜入秦宫贮存宝物的地方,将白狐裘偷了出来。孟尝君将白狐裘献给那位妃子后,妃子立即向秦昭王求情,结果秦昭王将孟尝君一行人释放。

孟尝君得以逃出牢笼,立即向关外驰骋而去。夜半时分,孟尝君一行人来到函谷关。不久,秦昭王后悔答应放走孟尝君,于是派人去孟尝君的住处一探情况,发现孟尝君早已离开,当即命人追赶。而来到函谷关的孟尝君,想出去却不得,因为当时函谷关的法令规定,只有在鸡鸣天亮之后才能放人出关。孟尝君担心秦兵追来,心急如焚。就在这时,宾客中一个会学鸡叫的人挺身而出,学了几声鸡叫。听到鸡叫的守关将士误以为天快亮了,于是开关放行,孟尝君一行人顺利逃出了秦国。待他们出关后,秦兵果然追到函谷关,见孟尝君等人早已出关而去,只好空手而回。

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其他宾客无不感到羞耻,觉得脸上无光,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最后靠这两个人脱离险境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而不分人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