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3278300000037

第37章 后记一

自从进入“九零文编”,广院就是我不离不弃的家园。在这个院子里,我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前后18年。我常常回想起小礼堂的周末电影、1号楼215教室摆放的“星海”钢琴……可惜,幽雅的这一切在“做大做强”的呼喝声中逐渐随风而逝。不过,广院依然魅惑着我:热情洋溢的迎春花,清新淡雅的栀子花,还有那些总是扮着鬼脸的蝴蝶花……

更加美丽的是广院的人们,例如本专业学科组的各位老师。他们“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严肃认真却也可亲可爱。——有机会领受先生们的教诲,是莫大的幸运。此言非虚,点滴常在心头。例如:本文的主题“坚持并且超越”,就是一次闲聊的收获。其实大而言之,博士论文的写作,以至于毕业之后的安身立命,何尝不需要“坚持并且超越”呢?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我的硕导周华斌先生。老师要求我们“有话好好说”:求真务实、自然行文;勉励我们“美丽人生、快乐学问”:乐业爱业、知行合一。我铭记在心,事实上,一直努力践行。同时,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博导张凤铸先生。老师“待人以诚、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范让我感佩不已,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敬重两位老师的道德、文章,感谢他俩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对我学习、生活的殷切关照。

想到要离开广院、离开老师,真是舍不得,就像舍不得离开父母一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我要感谢父母和姐姐、哥哥,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还去读什么研究生呢?

“广院学风”的精髓是什么?我想,是“自由”。它是个中性词,可以解释为“不唯书、不唯上,不求甚解、不以为然”。18年后的今天,即将完成学业、走出广院-中传的我,是否真正理解了“自由”呢?

黄学建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