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际传播策划
3286500000034

第34章 媒介机构国际传播定位策划(2)

(三)人才的差异化

半岛电视台是卡塔尔王室内部斗争的产物。1995年,卡塔尔埃米尔到欧洲度假。他的儿子沙伊克·哈马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乘父亲不在之机,搞宫廷政变,篡夺了王位。登上卡塔尔埃米尔王位后,年轻且具有改革意识的沙伊克·哈马德大胆挑战传统观念,进行了从上至下的改革:撤销了新闻部,报刊和广播电视部不再接受检查;给予妇女政治权利;进行地方选举等。这些举动震动了该地区的其他穆斯林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沙伊克·哈马德最大的革命举动是创办了半岛电视台。当时英国广播公司正想通过沙特资助的“轨道”卫视台建立一个阿拉伯新闻电视台涉足中东市场。然而,沙特阿拉伯与英国广播公司的合作一下子陷入瘫痪。沙特阿拉伯人十分害怕对其统治阶层的批评,拒绝让英国广播公司拥有独立编审权。英国广播公司拒绝接受这一条件,于是,英国广播公司利用“轨道”的合同只得取消。刚登上宝座的沙伊克·哈马德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那么幸运。他马上把刚刚在沙特阿拉伯被解雇的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和技术人员聘用过来,投入了1.5亿美元的启动资金,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家西方风格的电视新闻频道建成了。当然,这帮由英国广播公司培训出来的记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岛电视台网罗了一批十分优秀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原“BBC中东频道”的人才构成了半岛电视台的核心和骨干。现在半岛电视台多哈总部员工上千人,其中30%是女性,这一比例在阿拉伯国家是非常少见的。半岛的记者、编辑、技术人员几乎全是阿拉伯人,堪称一支“泛阿拉伯国际纵队”。半岛还拥有一支180人的国外分社记者队伍,这些人中很多都有国外留学背景,熟知当地的情况,具备广博的知识。

半岛英文台的创始主力均来自BBC、CNN等西方传媒旧部。英文台最知名的当属大卫·弗罗斯特爵士,他主持每周一期的公共事务节目。这位以采访世界领袖著称的BBC前旗舰访问栏目主持人,是全球唯一采访过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全部7任总统及英国6任首相的记者。在2006年年底的一次专访中,弗罗斯特让布莱尔承认伊拉克战争是场灾难,在英国引起巨大轰动。此外,还有以BBC记者身份在巴格达采访伊战扬名的时事节目主持人奥马尔,而另一位前BBC最知名的黑人记者达仁·乔登则被聘为驻多哈新闻主播。与马拉什同在华盛顿分社的120多名同事,也大多是美国主流传媒的前资深记者。CNN和BBC前记者里兹·卡恩领衔一个类似Larry King式的脱口秀节目和访谈节目。而半岛英文台的国防和军事记者是乔希·拉什,这名前海军陆战队上尉,在伊战初期担任多哈美军中央司令部公共事务联络官。他从海军陆战队辞职后,接受了这个新频道的工作。

半岛资深记者戴维·马拉什表示,“BBC的记者主要来自英国,CNN的记者主要来自美国,他们报道的重点也是北美、西欧、以色列和日本。而我们的记者来自世界各国,我们是唯一一家在津巴布韦报道的国际电视新闻媒体,我们的摄影队在那里,不断报道最新事件、细节;在达尔富尔,我们持续地报道整个冲突的各个方面,不仅仅采访苏丹官方,我们还采访叛乱组织、非洲联盟以及联合国维和机构。”据悉,半岛英文台在非洲和拉美等地区都有驻站记者,他们在索马里、肯尼亚等动荡地区采访,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而当缅甸冲突爆发时,半岛英文台透过当地记者采访僧侣和反抗团体,每天都发回高质量的一线报道和图片。“总体而言,我们的消息来源更加充分,在很多危险地区我们都有记者,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超过BBC和CNN了。”

半岛英文台的团队成员彼此之间要比其他新闻机构中的人来得更亲密无间,或许因为他们都是一起流落在卡塔尔的外国人,但也因为他们要比其他机构中的个人肩负更多的责任。每个记者都是一个独立的新闻细胞,通常都是自己撰稿、拍摄和剪辑自己的作品。而半岛的团队成员也很容易游走于各个不同的部门之间,尝试新鲜事物,建立新的关系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通晓两国语言,而该台的翻译标准尤其一流。即便是普通记者,而非演播室译员,在翻译英语、希伯来语或其他任何语言时,他们说出来的阿拉伯语都特别流利。“要知道80%甚至更多的半岛员工都接受过西方教育,在西方从事过新闻工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拥有双重国籍,他们在西方居住过,他们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半岛的新闻发言人吉哈德·巴洛特说。

三、点评

半岛电视台在创办之初就以“意见和异见”作为自己的宗旨,换而言之,就是要与西方媒体有所差异,表达与西方媒体不同的观点,报道有别于西方媒体视野的世界。半岛电视台驻中国资深记者伊扎特曾表示,半岛电视台在新闻的关注点、视角和表达方式上都力求与西方国家媒体有所区别。他说,西方主流媒体虽然自称是关注世界每一个角落,但实际上还是仅关心与西方国家战略利益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在伊拉克局势和巴基斯坦重大水灾中,西方媒体重点关注前者,因为伊拉克是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战略要地;而半岛电视台则侧重后者,因为巴基斯坦水灾不仅给巴基斯坦民众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更是关乎全人类的自然灾害。由此可见,半岛电视台在定位上就力求与西方媒体有所差异,通过这种差异来体现其政治理念,尤其是争取话语权方面的目标。

在差异化的定位下,半岛英文台在新闻采集、编辑和播出的各个环节都力求与西方媒体有所差异。就新闻源而言,驻外记者是新闻的源头,记者的派驻地点和风格影响着新闻的特点,半岛英文台一方面根据自己的频道定位精心选择记者的派驻点,另一方面,驻外记者的选择标准和工作规范也具有独特之处,例如,所有驻外记者必须能同时使用阿拉伯语和驻在地当地语言。就节目编辑和编排而言,半岛英文台力求与西方媒体有所差异;即使是半岛电视台内部,半岛英文台和阿语台在编辑方针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相比半岛阿语台,半岛英文台更多地关注世界范围的新闻。在运作机制上,半岛英文台和阿语台也相对独立,例如,半岛英文台和阿语台在中国分别拥有自己的记者站,他们独立进行策划、采访和运作,而不仅仅是“一套人马、两个版本”的操作模式。在播出环节,半岛英文台在主持人风格定位等方面力求与西方媒体有所差别。总而言之,半岛英文台在追求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同时,力求在整个新闻的采制播出过程,尤其是报道理念、视角和风格上做到与西方媒体有所差异,甚至更胜一筹。

四、小结

半岛电视台作为一家非西方的电视台,创办出了具有国际一流影响力的英语频道,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尤其对于中国电视人来说,提升电视国际影响力、争取国际话语权一直是不容置疑的任务和使命。纵观半岛英文台的创办和发展历程,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差异化传播策略,即在频道定位、传播视角、内容选择、编辑方针等方面做到与CNN和BBC等西方电视频道有所区别。在全球化时代,一个电视频道如果要想在国际传媒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差异化战略必不可少,而且在差异化的同时,还要力求做到国际化、本土化和跨文化。

(一)国际化原则

所谓国际化原则,是指国际电视频道在定位、视角、选题和内容编辑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与此同时,在制作手法、内容呈现形式、传播方式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力求国际化。例如,同样是报道世界气候问题的新闻,西方电视台可能将气候变化归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过度排放,而一些非西方电视台可能会指责发达国家没有担负相应的治理义务。尽管新闻的视角有所不同,但是传播的形式一定是国际化的,即在新闻写作上秉持真实、公正、客观和平衡的原则,在报道形式上既有解说,又有同期,等等。

(二)本土化原则

根据传播学的原理,传播是由传者到受者的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所谓本土化原则,就是指信息和受者这两个传播流程的始端和终端符合本土的需要。换而言之,就是新闻采集要深入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受众服务要尽量做到本土化,满足各国受众的需求。只有信源本土化,电视频道才能获取深入详尽的信息,尤其是才能采访到第一手的信息。只有受众服务本土化,才能真正清楚受众的内容需求和接收习惯,做到有的放矢。

(三)跨文化原则

任何国际化的电视频道,其传播都要跨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必然会涉及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我们知道,不同文化对于哪怕是司空见惯的食物问题,其态度相去甚远。例如,吃狗肉是对身体的滋补,还是人性的缺失?不同文化仁者见仁,但是对于国际电视频道来说,就必须要掌握这些文化差异,并在传播的时候妥善处理相关的内容,以避免冒犯其他文化、引起争议。因此,国际电视频道要力求在内容上兼顾不同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差异性,在传播方式上满足不同文化中受众的接收习惯,即遵循跨文化原则。

第二节 专业化传播策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电视进入了百姓家庭,电视频道的数量也随之得以大幅度地增加。电视频道的增多,带来了节目内容的雷同和内容编排的单调等问题,这不仅浪费了电视频道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个体化需求,致使媒体不能有效地完成传播的任务,并从根本上有悖于科学发展观对广播电视事业的要求。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出现,明显地顺应了对电视频道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的现实需求。电视频道专业化,就是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模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对电视传播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和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够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频道专业化是相对于综合频道而言的,综合频道是以新闻为龙头,包括文艺、社教、国际等类节目,它不论男女老少,不分社会层次及文化取向,力图把观众“一网打尽”。而电视频道专业化则是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对现有的综合性节目进行科学的归类和划分,从而体现出专业化、对象化、个性化的频道优势和传播服务,使电视传播活动得以健康运行。

在国际传播中,实现新闻传播频道的专业化,意义特殊而重要。2010年4月,CCTV-9从新闻综合频道改版为新闻专业频道CCTV-News,这一举动使得该频道更加专业化,同时使海外观众耳目一新。CCTV-News在改版过程中下大力气进行频道专业定位策划,同时具体就频道内容、节目形式、频道包装等方面进行策划与实施,为其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领军媒体加入国际媒体竞争走出了新的路径。

【案例】CCTV-News新闻专业频道改版策划

一、概述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办了电视节目之后,就制作部分外语电视节目寄送给国外播出。为了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央电视台在20世纪80年代开办了专门的英语新闻节目,最初以在华外国人为服务对象。1986年,中央电视台对外部开办了《英语新闻》,同时开办了一些专题栏目,如《焦点》(Focus)和《中国,中国》(China China),并播出综合文艺节目《中心舞台》(Center Stage)和电视剧《电视剧场》(TV Theater)等。从1992年5月开始,《英语新闻》除保持在CCTV-2播出外,开始进入中文国际频道(CCTV-4),成为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的重要新闻栏目之一。

1997年,CCTV-4播出《中国投资指南》、《今日中国》和《中华艺苑》等15个英语专题栏目,中央电视台的英语电视海外传播格局初见端倪。1997年6月27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开始对外试播。2000年9月25日,CCTV-9正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以新闻为主。2010年4月26日,CCTV-9从新闻综合频道改版为新闻专业频道,台标也由此改为CCTV-News。

二、策划分析

在电视频道的改版策划中,频道的定位设计是首要工作。在确定定位之后,频道就需要对内容、形式、风格和包装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版。有学者认为,专业性频道的策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内容设计;2.文化品格与审美品格定位;3.形象设计。从实际操作来说,电视频道的策划重点主要包括:频道定位和受众定位、频道内容构成和栏目设置、节目形式和包装风格等,另外,频道品牌设计与推广、与频道内容对应的机构设置和操作流程设计也是频道策划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