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规则》希望我们观众同情与支持查尔德斯的决定,然而影片前半部分仍然暗示,查尔德斯在上述方面所下达的命令无论在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假设,但是这样一种模糊不清的格局却被如下至关紧要的绝妙措施戏剧般地破解澄清了:索卡尔决定观看现场录像。我们看到了闭路电视对那次事件的监控录像记录。画面上清楚地显示人群当中每个人都手持武器,怀有敌意。查尔德斯后来在不同时间里的回忆也显示出同样的情况,甚至还提到一个被截肢的小女孩(起初值得同情可怜)手持AK-47冲锋枪恶狠狠地开火扫射。
《交战规则》认为,也门社会的每个阶层都对恐怖分子的残忍行径负有责任:政府、警察、普通男女百姓和儿童均逃脱不了干系。
美国驻也门大使馆冲突对抗的原有画面清楚地显示手无寸铁的也门人被查尔德斯及其手下士兵开枪射杀。但后来播放的画面却直接生动、令人信服地以客观记录的形式(录像带)显示出怀有敌意的抗议人群,与前面的画面相互矛盾。录像带后来也被政府销毁了。制片者们这种笨拙粗糙的制作结果——显然是要上映影片的不同版本以考验观众——基本上把影片内容变成了一场毫无悬念的较量:一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作出了附和道义、正直无误的判断;另一边则是也门平民世界,他们时刻准备撒谎,准备开枪杀人。
关于那些每周都要举行抗议示威的也门人,影片几乎没有交代任何有关背景情况,以证明他们实在是因对社会不满,不得不挺身而出。只有两项简短的解释,而且均出于美国人之口。默莱恩夫人和孩子在被围困的大使馆里蜷缩在桌子底下。孩子问道:“出什么事了,妈妈?”默莱恩夫人回答道:“这些人对有些事情不满,……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索卡尔以诋毁的言辞描述那些示威抗议活动,而影片在其余部分并没有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抗议者受到了“针对海湾地区美国驻军的胡说八道的影响”。他说的是“驻军”,而不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是“海湾地区”,而不是“圣城”——这些言辞并没有使“也门人在为‘胡说八道’的事业而战斗”这一说法变得纠缠不清。
斯图亚特·克拉万斯在《国家》杂志对影片《交战规则》进行评论时指出,政府对军方的指责几乎不能算作常见的反应。例如,在1988年7月,载有激光制导导弹的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攻击了一家伊朗民航大型客机,致使290名无辜民众丧生。中东记者罗伯特·菲斯克解释说,美国政府对于遇难者表示痛惜,但是从未承认犯罪行为,从未承担责任,或者对上述事件表示道歉。美国政府进而指责伊朗方面就上述事件表现出有敌对行为,文森斯号巡洋舰全体官兵还被授予战斗荣誉勋带。
《交战规则》这部影片的编剧詹姆斯·韦伯在里根政府中担任过海军部长。关于美国对外政策,《交战规则》表现出****的右翼观点:美国的敌人卑劣无耻,美国人之外的受害人无足轻重,影片中的受害者都是残忍的造谣中伤者。
《交战规则》很有可能,或者一开始就打算,要对国家暴力的道义暧昧之处进行沉思探究,然后在拍摄制作过程一切都变了样。在影片高潮处表现了两位前交战敌军士兵查尔德斯和黎乔之间的团结情宜,从而在道义上使军人超越平民,消除了美国和越南之间的敌意,似乎遭受过美军攻击的受害者,当地受害者只要理解美国的仁善意图,就可以并应该原谅美军的残酷暴行。
我们可把《交战规则》中的结局同《基地疑云》(2003)的结局比较一下。《基地疑云》一开始诱使观众相信一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彼此发生火拼,纷纷毙命。但事实上他们只是装死,以便为了能够秘密地开展禁毒战争。这样一种结局同样是受到被试观众启发而设计的(DVD解说词)。由好莱坞倾向于在思想意识框架内追逐利润,这一特点对影片的思想倾向和制片人的原有意图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在影片《剑鱼》(2001)中,中央情报局的一位变节者抢劫了数十亿美元,后来真相大白:他那样做只是为了资助一只私人武装,以除掉一位“本·拉登”式的人物。
《红潮风暴》
影片《红潮风暴》描写车臣叛乱向邻近的苏联共和国蔓延,促使俄国政府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势。美国停止了援助。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者弗拉基米尔·拉德申科将其谴责为战争行径,并夺取了一个海军基地。
在上校弗朗克·拉姆齐(基恩·哈克曼饰)和他的新任上尉指挥官朗·亨特(丹泽尔·华盛顿饰)的命令下,美国派出核潜艇阿拉巴马号前来迎战。五角大楼来电命令对俄罗斯进行核打击,但是潜艇首先受到攻击,无线电系统被击败。在战斗中只收到一条紧急电文的部分内容。拉姆齐打算忽略第二条电文,立刻对俄罗斯进行核打击,而亨特则要求等待进一步确认电文内容。随后冲突升级为哗变,拉姆齐和亨特二人为争夺阿拉巴马号核潜艇控制权而打得不可开交。
影片把美国文职政府的行动表现为有利于世界和平。美国总统(具体来说是克林顿),暂时停止援助俄罗斯,因为“对于有人丧生感到非常震惊”。尽管拉德申科扬言要对美国和日本动用核武器,美国并没有立刻进行报复,而是派出数艘潜艇增强自卫力量,成功做到没有使任何人员伤亡。通过把俄罗斯敌方进行极端妖魔化歪曲,进一步凸显了美国行为的根本正义性质。影片中拉德申科在一次本党大会上大动肝火,其政治纲领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此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议会大选中获得相当多的票数。所不同的是,日里诺夫斯基从未真正掌权,拉德申科则轻而易举地把权力与核武器都握在手中,然后宣布,如果有一位俄罗斯公民被杀害,他就会动用核武器打击美国和日本。
在美国方面,拉姆齐是一位有才干有报复的领导者,但是易于感情用事,咄咄逼人,根本不把规矩放在眼里,表现出种族主义者个性特点。然而纵观整部影片,动用武力甚至动用核武器来对付俄罗斯,这样一个思想从未受到批评指责。影片仅仅通过亨特暗示,动用常规军事力量就可以打败俄罗斯。这就是美军内部关于“普通人”中尉彼得·因斯(维戈·摩坦森饰)的争议。在发生哗变的时候,影片希望观众同他站在一起。
《红潮风暴》结尾处打出一则字幕,宣告自1996年起若无总统本人的参与指导,海军指挥官再也没有权力动用核武器。实际上这一则字幕忽略了针对美国核武器政策更为重要的批评,特别是如下事实,即美国核武器政策允许在许多新遇到的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事实是独立军事分析人士汉·里克斯坦森在根据《信息自由法》而解密的国家安全文件中发现的。“9·11”事件后上述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当时五角大楼发表了《2002年核战略事态报告》。《红潮风暴》把亨特视为理想化的海军军官,让他负责消除(如故事情节表现的那样)美国核武器系统中存在的奇特技术缺陷。
总而言之,《红潮风暴》表明,美国动用武力来监控这个世界,因为世界上有人一心想要并且也有能力动用核武器来毁灭美国。影片既没有思考任何政治解决方案,也没有表明美国是问题的一部分,或者能够协助采用非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即使叛乱分子被安置在“中朝边境之间”的一个军事基地里,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强国会成为一个复杂化因素,或者能够有助于化解危机。相反,美国一开始就把动用核武器核的选择摆在桌面上。影片也表明美国海军优秀官兵时刻准备按下发射键,以牺牲俄罗斯人为代价,拯救潜在的美国受害人。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6万名狂热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一旦面临着和自己的同胞作战的命运就立刻投降了(这意在说明,美军不必枪杀一人),而且美国仅凭扬言要动用核武器,就能够挽回局面,维持和平。
《红潮风暴》最终证明是一部洋溢乐观情调的影片。镇静自若、才智超群的黑人指挥官亨特在理性的军队当中占有优势地位。亨特及其支持者赢得了争论,挽回了局面,拉姆齐也体面地退休。在现实当中,军史专家劳尼斯·苏德指出,亨特“很有可能遭到监禁,或者至少被开除军籍”。现实生活不会总是对那些道义上有问题的军人网开一面,宽大处理,但是也别让这一点妨碍影片有个不错的完整故事。
《间谍游戏》
《间谍游戏》(2001)以更微妙的方式支持美国强权武力,同时又表现出某些局限性。影片描写了中央情报局内部存在着的体制性自私自利特点——同企业利益有连带关系。其余部分内容延续了有关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表现路线。中央情报局的蔡斯·布兰顿在一段时间里担任过该片顾问。而当最后的剧本修改稿“以不顾他人感受的方式表现我们的高层管理人员”时,他最终表示不满。这不足为怪。
《间谍游戏》的故事发生在1991年,当时冷战刚刚结束。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内森·莫伊(罗伯特·莱福饰)发现,他以前的门生汤姆·毕肖普(布拉德·皮特饰)已被中国逮捕,再过24小时就要被处决。由局长赛伊·威尔逊(加利克·哈贡饰)亲自领导,以查尔斯·哈克(斯蒂芬·迪雷恩饰)为骨干的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小队对莫伊查问了毕肖普的职业生涯情况,企图挖出一些情报,以使中央情报局同他保持一定距离,在美—中贸易谈判期间避免产生外交纠纷。
莫伊回顾了毕肖普的个人经历从1975年的越南一直谈到冷战时期的柏林,又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贝鲁特。他把毕肖普描绘为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理想人物。真相浮出水面:中国之所以逮捕毕肖普是因为他企图帮助一位女友从苏州越狱。这位女友是位英国援助工作人员,名叫伊丽莎白·哈雷(凯瑟琳·麦考马克饰),曾经炸毁了中国驻伦敦大使馆。虽然莫伊已经同毕肖普疏远了,但是他仍然违背了不动感情的个人守则,暗地里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一个美国特别行动小组营救毕肖普和哈雷。
中央情报局高层人士为了能够签订美中经济协议,不惜出卖自己的特工人员。尽管如此,在中央情报局里仍然保持明显的正人君子风范,其代表人物是毕肖普,由现代猛男的理想楷模布拉德·皮特扮演这一角色。此外,莫伊人品不错,只是看上去不像好人。当美国支持的一个黎巴嫩小集团摧毁了一栋建筑物时,莫伊认为干得不错——74人丧生,一名恐怖分子被击毙。但是毕肖普没那么高兴,认为这种情况非常糟糕,并且在混乱中离开了中央情报局。正是美国成了自己残暴行径的受害者——美国以极其敏感、极其仁善的姿态参与严酷的世界现实事物,不可能感觉不到巨大的痛苦。
有一场重头戏总结概括出影片的基本思想主旨。莫伊和毕肖普彼此就出卖东德难民弗莱德里克·施密特(乔尔格·斯塔勒饰)的是非对错展开了争论:
毕肖普:啊,耶稣基督,你可……你可不能把这些人当做棒球门票卖掉。这是一场该死的游戏。
莫伊:你说得不对,它就是一场游戏,完全是这样。它可不是儿童游戏,它完全是另外一种游戏,既严肃,又危险。没谁想输掉这场游戏。
毕肖普:内森,我们把那个人杀掉了。我们利用了他,然后就杀了他。好吧,你可得帮助我搞清楚这一点。纳森,我们在这里干什么?不要跟我讲那些愚蠢的大道理。我们的所作所为,很遗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愿意把施密特那样的人渣牺牲掉,不去帮助那些最需要获得自由的人,你可得好好看一看你自己选择的职业,我的朋友。真不容易啊。
莱福迟钝厌倦的银幕形象烘托着他所扮演的角色——当年也像布拉德·皮特一样威猛,如今已过巅峰时期。他在影片中的拯救体现着坚持“老派”理想主义的中央情报局的美好形象。需要补充的是,施密特最终背叛出卖了毕肖普。
毕肖普和莫伊的仁善精神也感动吸引了中央情报局其他人员。他们都是局内分工不同的外勤人员和办公室职员,同莫伊的关系很好,很愿意帮助莫伊。那么,为什么中央情报局高级领导层还要优待毕肖普呢?他是一位本局特工人员,在设法营救一个恐怖分子时触犯了法律。威尔逊和哈克也许在世界观方面不像《燃眉追击》里的本内特、里特和卡特那样消极阴暗,但是这两部影片在对待美国当局方面有着相似的态度立场。
《间谍游戏》设置了一组只有银幕上才能看到的结尾画面:美国直升机飞入中国领土,猛烈开火,营救毕肖普及其女友。影片对于受害者、敌人以及美国武力的再现描写——尽管带有严重的中央情报局自私冷酷特点——旨在鼓励观众接受并赞扬在中国领土上动用美国武力,没有明显地考虑行动后果及其合法性。唯一重要的就是美国救回了自己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