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3314400000027

第27章 影响力的传播(19)

在《刺杀肯尼迪》和《尼克松》这两部影片中,美国当局并没有表现出为共同价值观而开展工作,其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迎合一些有权有势的国内恶人利益。加里森和他的团队成员面临着一个***分子阴谋集团,这伙人很有势力,能够左右美国军政两界精英文化走向。X先生详细描述了这股势力如何仇视具有进步思想的肯尼迪兄弟,如何策划谋杀了肯尼迪总统,然后嫁祸于人,把奥斯瓦德当做替罪羊。这一场阴谋也包括林顿·约翰逊在内,利用了黑手党成员和一些反卡斯特罗的古巴人。这些强悍人物被描写得非常可怕:蒙住脸部,在黑暗中行动,还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性事仪式。《尼克松》实际上把这一伙恶人描绘为“野兽”,其代表人物为拉里·哈格曼的石油大亨以及鲍勃·霍斯金手下的鹰犬,联邦调查局局长J·艾德加·胡佛。在林肯纪念堂那场重头戏中,一位年轻女性和平抗议者对尼克松总统说,“就算他想真那么做”,他也阻止不了战争,因为他没有控制权。尼克松听罢,先是一惊,而后也承认这是一个此前他没有认识到的基本事实。

《刺杀肯尼迪》中的主要受害者都是美国人自己。他们被欺骗、被压迫、被杀害;他们失去了“遇害的父亲”肯尼迪总统。在肯尼迪政府和其他政府领导美国期间,国外有数百万人或死或伤,流离失所。影片《刺杀肯尼迪》中很少提及战争经济给这些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尼克松》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稍有起色——影片中的主要受害者就是尼克松总统本人。他留给人的印象是个悲剧人物。如果在童年时期有人疼爱,他有可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影片简略提及再现了美国轰炸柬埔寨和老挝的情景,但是轰炸效果没有交代出来。《尼克松》延续表现了这样的观点:肯尼迪总统是清白无辜的,并不了解中央情报局暗杀卡斯特罗的活动。但客观证据,甚至导演斯通本人的影片剧本注脚均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样对待历史的态度意在暗示,只要我们铲除坏人,让“好人”当政,一切都会“像以前那样”。

《尼克松》把肯尼迪描写成“窃取”了1960年大选结果,这样就避开了导演斯通早期对肯尼迪的偶像崇拜立场。这部影片还更为广泛地揭示了尼克松政府的一些无法无天的活动,而不是像《刺杀肯尼迪》那样完全痴迷于对肯尼迪遇刺案的描写表现。然而,在《尼克松》这部影片中,肯尼迪仍然是美国最后的希望,是美国人民心中的楷模。导演斯通的表现手法忽略了一些按理说是更为根本的滥用权力问题。作为心理研究的部分内容,《尼克松》高度称赞“难以琢磨的迪克”[1]在承认中国以及同俄国签订军备协议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是避而不表其他对外政策事件,比如尼克松曾经通过秘密渠道向越共许诺(最后没有兑现),要求他们不与民主党签订和平协议。

在冷战后的世界里所拍摄的主流影片当中,斯通执导的影片属于那类对美国强权政治抨击最为猛烈的作品。尽管《刺杀肯尼迪》这部影片票房收入只有7800万美元,可是在主流媒体上却引起声势浩大的政治论辩——即使《阿凡达》那样的大片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刺杀肯尼迪》这部影片成为促使华盛顿决定对外解密公布数百万页肯尼迪遇刺案文件的关键因素。难怪《1992遇刺案档案公开法案》也普遍被称为《奥利弗·斯通法案》。

纵观斯通执导的全部影片,我们看到美国例外论受到全面质疑。其中比较重要的影片有《野战排》(1968),从多个侧面描写一名越南姑娘被美国士兵强暴的经历。《天地之间》(1993)完全从一名越南妇女的视角拍摄。这位越南妇女名叫黎莉,起初在乡村过着田园生活,后来被夹在越南不同交战派系之间,被迫卖淫,陷入贫困之中。尽管汤米·李·琼斯扮演的角色——一名为了执行特殊行动计划而拷打越共成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也是值得同情的人物,但是影片中主要值得同情的人物是黎莉(她后来成为那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妻子)。从根本上说,斯通执导的总统题材影片的表现视角均以美国为中心,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所拍摄的影片对好莱坞有关美国强权政治的流行观点提出了质疑。

但是斯通在其2006年执导的影片《世贸中心》当中,政治倾向彻底发生了改变。《世贸中心》讲述一群英勇的消防队员在“9·11”事件发生当天身陷世贸中心的不平凡经历。报业辛迪加专栏作家卡尔·托马斯称这部影片是“我们看过的最伟大的一部亲美顾家,有信仰有男人气概,爱国心强烈,上帝保佑的影片”。保守机构“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与家长电视委员会创始人L·布伦特·鲍泽尔,称《世贸中心》是“一部杰作”,并给40万人发去电子邮件,劝他们“去观看这部影片”。《世贸中心》背后的推销团体是著名政治顾问组织CRC,他们曾经为越战老兵团体“快艇老兵寻求真相”这一越战老兵团体提供过咨询意见。这一老兵团体则曾经在2004年大选中抨击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越战简历有造假成分。奇怪的是,虽然斯通对新世界秩序(无论它是什么内容)多有批评不满,但他仍然乐于与其合作共处。

斯通为其《世贸中心》剧本注入了纯粹美国式的大男子主义情怀: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戴夫·卡恩斯在康涅狄格州的市郊办公室里看到了电视新闻报道,随后宣称“国家爆发了战争”,并预言将要派遣一些优秀的男人去“报仇雪恨”。卡恩斯拜访了自己的牧师并对牧师说,上帝在召唤他。然后理了个标准的短发发式,穿上军服,驱车直奔世贸中心废墟,进入救灾现场。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我们了解到卡恩斯曾经再次入伍,服役时间超过两期,参加过伊拉克战争。在英国电影协会《画面与音响》杂志上,布鲁比·里奇称斯通影片中的卡恩斯是“因为越南战事,从《新约》中走出的《圣经勇士》”,并且发问道:“复员军人斯通是否也像卡恩斯那样,找回了战争时期的自我,完全忘记了当前职业生涯的政治立场,忘记了调查阴谋的职责?”有鉴于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派拉蒙影业公司遵循任何一部含有政治内容的影片发行程序,对新闻界称“这不是一部政治影片”。

引人注目的是,在拍摄《世贸中心》以前,斯通曾经三番五次抨击电影行业,暗示相信“9·11”事件是“内贼作案”,表示要拍摄一部公正的描写恐怖主义的影片。在2001年10月的一次专题讨论会上,他解释说,“目前存在着一个由六大巨头掌控的联合集团”,暗指福克斯和时代华纳那样的好莱坞影业公司。“他们是国王,他们是大亨。这六大公司控制着电影业。迈克尔·艾斯纳说过,他不能拍摄一部描写马丁·路德·金的影片,他怕在迪士尼乐园门口发生骚乱。这是胡说八道。但是新的世界秩序就是这样。”

斯通其实在说他曾经想拍摄《孟菲斯》,但受到阻挠。这是一部描写行刺马丁·路德·金阴谋的影片。据说在1997年,斯通曾经考虑拍摄一部描写活动家兰德尔·泰里和以—巴冲突的影片。他也曾考虑同汤姆·克鲁斯一起拍摄《碟中谍2》。他表示要借助于这部影片评说21世纪企业文化现状,评说技术与全球政治现状。上述计划均未实现。斯通还拒绝了拍摄《和平缔造者》的邀请(如果他接手拍摄此片,其内容肯定更加发人深思),转而拍摄非政治题材的影片《U形转弯》(1997)。斯通的合伙制片人丹·哈尔斯达德解释说,这不会在报纸的专栏板上受到评论。

在2001年专题讨论会上,斯通还呼吁拍摄一部类似《阿尔及尔之战》(1996)的影片。《阿尔及尔之战》同情那些抵抗法国占领的阿尔及尔恐怖分子。斯通当时详细述说道:

在带有《法国贩毒网》那样紧张气氛的追逐影片中,既表现阿拉伯人又表现美国人;利用卫星跟踪人物目标,就像《国家的敌人》那部影片一样。我的影片中将会表现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但是他们表现不好。他们是一群二战时期的醉汉,还没有从20世纪60年代的灾难事情中清醒过来。我的影片要描写新型的国家安全英雄人物,他们尽职尽责,知道在哪里隐藏着秘密。

斯通没能实现上述拍摄计划。我们看到的是影片《W》(2008)。按着斯通先前的标准,这部影片在政治上平淡无奇,没有冲击力量。在接近尾声时,《W》基调变得阴郁起来,迪克·切尼发表电视讲话,解说有必要在中东地区部署兵力,以获得那里的资源。影片把小布什突出表现为一位正在清醒中的酗酒者,他的个人不安全处境同他的父亲老布什有关。尽管如此,影片中的小布什还是一位值得同情的人物,我们理解他的政治生涯。更为重要的是,影片《W》缺乏系统全面的评说情节——全然不见《刺杀肯尼迪》和《尼克松》这两部影片中的“野兽”形象。

2003年斯通曾经说道:我要是还有拍摄《刺杀肯尼迪》时的青春活力,能够承受必须承受的伤害——当时对此我有些无知——,那么拍摄一部描写恐怖主义的影片将是一种很大的贡献。但是这样一部影片会引起争论,我不知道能不能拍成,能不能发行放映。

斯通在他拍摄的描写菲德尔·卡斯特罗和雨果·夏维兹等人物的低成本文献记录片中,继续表达具有挑战性的政治观点,继续解释一段段此前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历史”。但是在故事片方面,斯通既无心愿,又无能力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15年间的美国强权政治提出意见。

《辛瑞那》

哪些政治揭露片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出了质疑?下面4部影片特别具有代表性:《辛瑞那》(2005),《战争之王》(2008),《忠于职守》(2006),以及斯蒂芬·索德伯格执导的影片《切·格瓦拉》(2008)(此处因篇幅所限,其他影片只好从略)。

《辛瑞那》(2005)这部影片也许是对美国经营企业利益的性质及其受害者与英雄人物进行全面质疑的一部影片。其故事情节也反映出现实世界中的美国中东政策,比如,在伊朗国王命运起伏不定的时期美国针对伊朗的政策。影片描写一个虚构的阿拉伯酋长国王位继承人把一份石油合同交给了中国,断了一家美国公司的财路,致使它立刻解雇了移民工人,与一家拿到哈萨克斯坦石油合同的小型公司合并在一起。有两名被解雇的移民工人在伊斯兰传教士的控制下,成为自杀性爆炸事件凶手。中央情报局行刺酋长国王位继承人,让他那位更加专横,但亲近美国的弟弟登上王位。

影片《辛瑞那》能够拍成,首先是各种不寻常事件催成的结果。该片取材于中央情报局前情报官员鲍勃·贝尔撰写的一部书,名叫《除恶安良:中央情报局反恐斗争地面斗士实录》。作者贝尔在接受我的同事专访时声称:

华纳兄弟原来不想拍摄《辛瑞那》,他们是迫于无奈才拍摄了这部影片。我的意思是说,华纳兄弟会问,“有谁愿意看描写石油公司的影片?”他们认为影片内容没什么意思,不会有市场。但是后来克鲁尼放弃了片酬。马达·达蒙,还有来自Ebay的那位亿万富翁(杰夫·斯科尔)也加入了进来。原来的计划拍摄投资为1.6亿美元,转眼之间降到了6千万元。华纳兄弟公司只拿出很少一部分拍摄费用。

明星演员乔治·克鲁尼评论说,《辛瑞那》“使《夺金三王》看上去像是弗朗克·卡普拉执导的影片……这就是麻烦……态度死硬,很严肃。下次你采访我时可能要在掩体里,或者桌子下面采访了”。还应该补充一点,正如维多利亚·西格尔在《新政治家》杂志上精辟地表述的那样,这部影片要不是看上去“似乎有人碰翻了政府的文件柜,随便抓起一些卷宗,然后就拼凑成了一部剧本”,那么,《辛瑞那》的麻烦还会更大。对于克鲁尼而言,根本没有必要前怕狼后怕虎那样顾虑重重。

《战争之王》

《战争之王》描写国际军火商尤里·奥洛夫(尼古拉斯·凯奇饰)邪恶的贩卖军火生涯。这部影片的拍摄得到大赦国际组织的全力支持,取材于俄罗斯人维克多·鲍特所从事的私运军火交易。20世纪90年代,鲍特受到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2000年负责非洲事务的英国外交部大臣彼得把鲍特称为“国际制裁的头号破坏者,是一位利用自己的航空公司运输军火的军火商”。影片《战争之王》借奥洛夫之口清晰表述出其主要政治寓意。奥洛夫在被逮捕后不久对联邦特工杰克·瓦伦廷(伊桑·霍克饰)慷慨陈词,坚信自己不会被判刑:

我将被释放的理由,同你们认为我将被定罪的理由是一样的。我经常和一些最无耻卑劣的施虐狂打交道,他们自称是当今世界的领导者,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你们的敌人的敌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就是你们的老板——美国总统。他一天运送的军火装备比我一年运送的都多,有时候把他的指纹留在武器上使人感到尴尬。有时候你们需要像我这样的自由职业者给你们提供武器军火;不能让别人看到你们的总统也干这种事情。你们把我称为祸害,但不幸的是,对于你们来说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