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我们生活的28条潜规则
3319700000016

第16章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不要进入锁定状态(2)

人活得本来就够累的了,又是“目的”又是“目标”,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吗?耶鲁大学一项跟踪调查的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说起来这项研究其实很简单,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Do you have goals(你们有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们第二个问题:“If you have goals,do you have them written down(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了呢)?”这次,总共只有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20年后,当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不说别的,这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余下96%的人的总和!

专家说,这些人之所以有明确的目标,那是因为他们有 Vision。什么是Vision呢?说的玄乎一点,就是一种“洞察力”,说白了就是有“眼光”,人活着,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有眼光。有眼光,工作就会充满机会,生命就会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有人抱怨,“这日子过得真没意思”,那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眼光。

从小失明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经问一位刚散步回来的朋友:“你在树林里看见了什么?”朋友回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怎么可能呢?失明的海伦凭着触摸,也能在树林中发现数之不尽的有趣事物。她能感到树叶柔嫩而对称,体会白桦光滑的树干或松树粗糙的树皮,顺着树枝摸过去,可以找到春天的新芽,体味大自然从冬眠中醒来的征兆。

盲人海伦·凯勒凭着她艺术家的眼光,确立了人生目的,最后成为功成名就的作家。视力健全的人,本来应该不难发现自己可能具有的战略眼光、组织眼光、经济眼光和商业眼光等,并相应确定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但是对常识的确定以及盲从造成了路径依赖的习惯。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克服路径依赖,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最终成为一个事业和生活的成功者。

◎不要让自己进入锁定状态

在国际IT行业中,戴尔电脑是一个财富的神话。戴尔计算机公司从1984年成立时的销售额1 000美元,发展到2001年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是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戴尔公司成功有两大法宝:“直接销售模式”和“市场细分”方式。而据戴尔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透露,他早在少年时就已经奠定了这两大法宝的基础。

戴尔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酷爱集邮的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卖邮票,而是通过说服自己一个同样喜欢集邮的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 000美元,第一次尝到了抛弃中间人,“直接接触”的好处。有了第一次,就再也忘不掉了。后来,戴尔的创业一直和这种“直接销售”模式分不开。

上初中时,戴尔就已经开始做电脑生意了。他自己买来零部件,组装后再卖掉。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一台售价3 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买到。而当时大部分经营电脑的人并不太懂电脑,不能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更不可能按顾客的需要提供合适的电脑。这就让戴尔产生了灵感:抛弃中间商,自己改装电脑,不但有价格上的优势,还有品质和服务上的优势,能够根据顾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这样,后来风靡世界的“直接销售”和“市场细分”模式就诞生了。其内核就是:真正按照顾客的要求来设计制造产品,并把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直接送到顾客手上。

此后,戴尔便凭借着他发现的这种模式,一路做下去。从1984年戴尔退学开设自己的公司,到2002年排名《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的第131位,其间不到20年时间,戴尔公司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司之一。正是初次做生意时的正确路径选择,奠定了后来戴尔事业成功的基础。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职业生涯中,有些人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选择了自己的“马屁股”,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宽,所以说路径依赖是事业走向正常化发展的一条黄金定律。以后我们可能会对这个宽度不满意,但是已经造成的后果却是已经很难改变它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开始时慎重选择“马屁股”的宽度,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制定一条不寻常、有前途的规划。

香港《资本》杂志评选李嘉诚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现在李嘉诚拥有约600亿港元财富,其商业王国市值数千亿。但是,常人难以坚持的是,直到今天他仍然坚持每天5时45分起床,听6点钟新闻报道,跟着打高尔夫球,然后返回办公室,展开一天的工作。

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扼要地说出自己的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每次面对逆境,李嘉诚都会这样问:“自己有足够能力应付吗?”能力需要锻炼。人生之初,他就碰上了逆境。

李嘉诚说少年时代“人家求学,我是抢学”。1938年,李嘉诚读初中,为了逃离战火,一年后,他跟着父亲离开家乡潮州到香港谋生。父亲在家乡当教师,李嘉诚自小喜欢看书,来到香港,他坚持半工半读。

李嘉诚13岁那年,父亲患肺病入院,他马上到处查看书本,寻找医治方法,但最后还是以失望告终。临终前一天父亲问:“你有什么事跟我讲?”李嘉诚很有自信,安慰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生活得很好。”每次提及父亲,李嘉诚都是眼泛泪光,哽咽说着往事。

之后,李嘉诚做推销员边工作边进修,赚钱养家。当推销员的日子,李嘉诚每天工作16至20小时,没因香港战乱而放弃拼搏。早上9时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人家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他又跑到工厂视察“跟单”。工作尽责勤奋,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熟客。

一次老板以营业额计算,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高出第二位7倍,“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1952年,李嘉诚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要不停吸收新知识,留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甚至要稍跑在社会之前。”50年代香港工业刚起步,又有大批廉价劳工,经营小本生意,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劳。“最辛苦是做穷生意。”创业时,资金不足,推销、设计,样样都要亲手做。

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只可惜当时香港没有这种机器,若到外国订购,价钱又昂贵。于是,李嘉诚不断研究,制造机器,“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到现在,李嘉诚仍不停阅读书籍杂志。每有好文章,下属必定翻译成中文,让他阅读。经商之道,要居安思危,也要洞悉社会动态。“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经营塑胶生意时,李嘉诚已投资地产,主要投资工业大厦。就在70年代香港工业衰落前,他结束塑胶生意。“我在赚钱时结束工厂,赔偿赔得足,工人们人人开开心心。”李嘉诚说:“做生意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投资地产,李嘉诚运用资金宁取稳健保守,从不向银行借贷。所以说“做生意似划艇,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你有气力划回来吗?”

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投资者失去信心,但李嘉诚有另一见解。“中国不会将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对她没有好处,香港不会完。”人弃我取。李嘉诚低价买下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离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字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