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我们生活的28条潜规则
3319700000031

第31章 80/20法则(80/20 Law)——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固有的不平衡(2)

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不应该面面俱到,应该抓关键人物、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项目,企业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20%重点业务上来,并采取倾斜措施重点突破。

成功经验:一是明确企业经营的20%要务是哪些;二是明确应该采取的措施,确保20%重点能够突破。应该把努力放在关键的少数上,在使用80/20法则前对公司作一次全面的细微的环节分析,特别是能够带来利润的部分,从而制定增长策略。找到业绩平平、严重赤字、营利不好的部门,总结出哪些因素对公司起关键作用,哪些起反作用。

企业超速成长的80/20法则认为有领袖意志和权力意志的企业家是80/20法则实施的前提,由他们对企业运行、企业命运和对社会财富进行支配控制。

职场精英们要学会打造全新的公司,在市场经济中80%的利润是被20%的公司获得,他们做了哪些我们没有做的事?是什么因素使你不能做得更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就能找到新的发展途径和创新途径。过多的分析容易造成瘫痪,80/20法则分析的精髓具体体现在:实际上你并不知道80%的努力目的是什么。你需要明白所从事的工作中哪些可以产生真正的效益,然后保留并为此多加付出。最后,促使我们成功的可能是20%的潜藏力量。

在商业中,有几个顶尖领域值得你去应用80/20法则,它们分别是:战略——除非你用80/20法则仔细观察过你企业的不同层面并重新制定你的战略,否则你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为太多人浪费太多精力。这个原则对确定你的事业发展方向具有极大价值。质量——很小比例的质量缺陷往往造成最频繁的质量问题。如果你弥补了最关键的20%的质量缺口,你将获得80%的利益。仅仅靠纠正20%的起因,你就可排除80%的客户投诉。降低成本,所有降低成本的有效技术都采用80/20的三个洞察力:简化,排除无益活动;集中,在改进几个关键推动力上;和业绩比较。降低成本是一项昂贵的业务,请集中你80%的精力花在那些(大概是20%)最有潜力降低成本的地方。

市场营销应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而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的20%创造了80%的利润。应该以最大努力来留住为公司提供80%利润的20%客户。销售——监管销售业绩的关键是停止考虑平均力量,而要开始考虑80/20法则。留住表现佳的销售员,让每个人都能采用取得投入、产出的最高比率的方法。让销售员努力用20%的产品创造80%的销售额,并把握那些能做成80%生意的和创造80%利润的客户。

投资的回报通常也遵循80/20法则:所得利益的80%源自最简单系统的20%。大多数软件用80%的时间仅仅完成20%有效的指令。决策和分析决定于收集80%的数据,在最初有效的20%的时间内,作出80%的相关分析。库存管理中大约80%的存货仅仅占据所有销售额的20%。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任何工程的80%的价值源自20%的行为。协商——问题的20%或更少将包含争议部分的80%的价值;在最后20%的有效时间内将会出现80%的让步。

一定不要单一地应用80/20分析法和策略。要想成功进行管理变革以及成功地将80/20理论运用到你的公司,你需要证明简单就是美,并且讲明原因。除非你明白这一点,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放弃你目前业务上没有效益的80%及其管理费用。像任何简单而实用的工具,80/20法则有时会被误解、误用,成为经常犯错误的借口。如果不恰当运用80/20法则,它会让你误入歧途。在运用该法则时你需要始终警惕,千万不要犯逻辑上的错误。

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明白什么是自己该管的,什么是自己不该管的,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和强烈的岗位意识。管好自己必须管的事情,处理好必须由自己处理的问题,即集中精力抓好“20%”,其它的“80%”交给其他的人去管理。这样才能做到人人有权力,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干,人人肯卖力。

有的企业投入多、产出少,效果不好、效益不佳,竞争力、生命力不强,有的半途而废、有的短命早夭,有的事故频发、有的劳资关系紧张,矛盾纠纷不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可能有环境的、有政策的、有机遇的、有技术的、有资金的、有人才的、有市场的、有历史遗留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在这众多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好多企业面临的外部因素都是一样或相差无几的,可是有的就是赚了,效益在不断地增长,有的就是赔了、倒了——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只要认认真真地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反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道理。比如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大环境是一样的,有的企业倒了,有的却在不断地增长,创造了惊人的业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些企业管理者在对人的管理上不能很好地运用80/20法则,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高明的,总是对下属不放心、不信任、不放手,喜欢事必躬亲,自己做主,一人决策,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下属向自己请示汇报,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由自己说了算。这样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主要矛盾,抓不住关键环节,抓不住重大问题,抓不住良好机遇。在繁琐的程序和环节中浪费了时间、精力、资金,错过了良好的机遇,使优势变成了劣势,使先机变成了累赘。这样做,管理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自己高高在上,时时有人请示汇报,常常前呼后拥,感觉是不错,可企业的命运却令人不堪设想。

如果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肯定没有效率。80/20法则告诉我们:在管理中必须要学会定位,给自己、给每位员工进行准确定位,定位是起点,定位准才能跑得快、跑得稳、跑得久;必须要学会分散权力,让每个人都享有权力,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承担责任,享有多大的权力,就承担多大的责任,使权力和责任对等起来;必须要学会抓主抓重,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收益,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抓主抓重不能光体现在口头上,要扎根于思想深处,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安踏”公司总经理丁志忠就是深谙80/20法则的典型,他向“安踏”每个事业部的总监授权,下属不必事事向他请示汇报。他将自己从公司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将大量时间用于吸纳有效信息,与公司员工进行交流,清醒地思考公司的战略问题,为正确、及时地决策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80/20法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所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养成抓主抓重的习惯,既不要缺位,也不要越位。有时候越位的危害要比缺位的危害大得多。工作中如果管理者大包大揽,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会大大降低下属的责任心,下属们便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让管理者去唱独角戏。最好的管理是管理者在与不在一个样,最差的管理是管理者在与不在明显不一样。让员工人人都感觉到是在为自己工作,这是最好的管理;如果员工都认为是在为老板工作,那这个企业即使没破产也已离破产不远了。

80/20法则要求每一个管理者要敢于放权,善于放开手去管理,集中精力抓好20%的人员和20%的工作,给下属以充分的信任,尽可能地挖掘下属的智慧、潜能和主动性,将更多的任务交给下属去完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造成过多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以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完成最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