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我们生活的28条潜规则
3319700000033

第33章 彼德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不要怀疑自己晋升的潜力(2)

在这个复杂、虚伪的社会里,充满了不道德的牧师、贪污的法官、头脑不清的律师、文笔不通的作家以及连拼音都会读错的老师,我们对此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耸耸肩而已。彼得博士在收集和分析了数百件工作上不胜任的案例后,他得出了“彼得原理”的公式:在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或许有些特立独行的人可以避免被纳入层级组织里,但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行政、军事、宗教、教育等各界的所有人士,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都受到彼得原理的控制。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许多人可能获得一两次的晋升——从某个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仍可胜任的更高阶层,但能胜任新职位将使他有资格再度晋升,于是每个人最后都由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不能胜任的阶层。

所以,假定时间足够,同时假定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那么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自己不胜任的阶层,并从此停滞不前。既然如此,那么谁来推动层级组织的轮轴呢?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你很难找到一个所有员工都到达不胜任阶层的组织。大部分的情况是,人们仍会完成某些任务,因此层级组织仍有它继续存在的理由。

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总是从下面补充由晋升、辞职、退休、解雇和死亡带来的空缺。人们一直把层级组织中的晋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层级组织通常被比喻为梯子,因为梯子和层级组织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而且爬得越高,危险越大。一个收入固定的人,平时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钱财。可一旦当他继承了一笔巨额财产后,他的理财能力就会变得无法胜任。在军队或政府层级组织中,一个称职的随从晋升为领导时,也会突然变得不称职。当称职的科学家被提升为研究院院长时,也可能会变成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以上各类晋升,之所以产生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不需要的新能力。一个一向负责质量工作的雇员,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他比较胜任的督监之职。最后,他或许还能升任管理方面的领导,虽然干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他努力工作,勉强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但是根据彼得原理,如果层级组织的其他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称职状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梯了。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如果有一群称职能干的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勉强可以完成工作。

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会进一步得到晋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最大不称职状态。作为一个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制定与公司目标和政策紧密相关的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更抽象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力所难及,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某些人很理智地观察到了这种事实,就可能会退出这种剧烈竞争,开始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生活。今天,许多人已经开始怀疑这种“爬不完的梯子”的游戏。他们把老一辈人视为彼得原理的受害者,他们不再热衷于建立层级组织,而是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将这样的理论转化为知识并且付诸行动,还是乐此不疲的照旧。木偶的外形酷似人类,其行动则完全受外力控制,“体系萧条”下的可怜人类,可以用“排队木偶”一词来形容自己,他们会经过生存、打卡、填表、执行无意义的仪式等阶段,许多人变成“排队木偶”后,丝毫没有危机意识,他们继续沉溺于排队的行为模式。教育界、法律界、产业界、政府部门等都在崇尚平庸,个人贡献不复存在,平庸成为流行时尚,并进而成为典范作风。由平庸人领导的“平庸社会”都由“排队木偶”全权管理。

“彼得原理”揭示了每个人升职的潜能,但是能否在职场平步青云就要靠你工作、生活中的经营。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群忙碌的人,经常出没于高档写字楼之中:女士们身着职业套装,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要穿漂亮的西服裙。伴随着高跟鞋清脆的节奏,她们无视于人们惊羡的目光,一甩秀美的长发,步入宽敞明亮的玻璃门,穿过一个个隔段,间或向迎面走来的熟人轻道一声“Hi”,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区,打开电脑,熟练地用纤细的手指行云流水般地在键盘上敲出一行行字符,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

男士们西装革履,手中或是公文包,或是文件夹,或是笔记本电脑,行色匆匆,经常一边走路一边打手机,即使上了电梯也要说到没信号为止。这群人就是被称作“White-collar Workers”的一群人,他们从事的工作被称作“White-collar Jobs”,他们属于“白领阶层”。所谓白领,是指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在公司、企业中,通常所有的文职人员都属于白领。白领一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往往是令人羡慕的。他们的工作环境优雅舒适,买得起价值千元的高档服装,干上几年就能买车买房(虽然是贷款),收入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也许成为白领阶层,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这个梦想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从你加入某个公司开始,你就已经成为白领一族,只不过,白领们与白领们有着天壤之别。并非所有的白领都买得起汽车洋房,并非所有的白领在一掷千金购买高档服装时不想想下个月的伙食费。如果你干了几年,每个月还只有两千多块钱,充其量不过是“看起来很美”的白领。

真正的高收入白领是高级白领,他们通常都有一定的职位。企业中人人都挤着想提职,凭什么非得提拔你?你的工作表现有那么突出吗?你的工作业绩有那么出类拔萃吗?你常常提出好的想法吗?你能够与上级和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吗?总而言之,你具备承担某个职责的条件吗?如果没有,那么就排队等待吧,直到有一天,熬够了资历的你或许能被提拔到某个职位上。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职位和财富,是无可厚非的事,只要不采用歪门邪道。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提职,就必须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一个能在职业生涯中屡屡获胜的人至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能力,二是想法。

能够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效益的人是有能力的人。能够对工作提出独特见解和改善意见、对公司业务发展提出构想与建议的人是有想法的人。光有想法夸夸其谈而不能付诸实践的人是空想家,光有能力埋头苦干而不为人知的人是大傻瓜。

想法来自于工作,来自于你对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业务的分析和判断。只有对手头工作游刃有余的人,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想。经常看到公司中许多人常常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日常工作,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去想、去分析?光完成本职工作就够呛了。经常加班的人不一定是好员工,很可能是缺乏能力的人。提高工作效率,这句听过无数次的话其实是一个最简单的真理。

在公司工作的人,几乎很少有人不用电脑办公了,尤其是白领阶层。用电脑办公图什么?不就是“快”嘛!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有时许多人都觉得用电脑还不如手工工作方便,为什么?因为不会使用电脑等工具。还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办公软件挺简单的,随便买本书,学两天就能干活了。”这句话其实有两大错误:第一,要说简单,学10分钟办公软件就能干活,不用学两天。第二,办公软件一点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无论学10分钟还是两天,你所能用的功能仅仅是九牛一毛。凡是认为办公软件简单,而在使用办公软件工作时经常加班的人,是不求甚解的人,是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不负责任的人。说白了,如果不能借助电脑和办公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就难以体现你的能力,就没有时间去产生想法,就难以花更短的时间获取职位的提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那点两天学来的破功能干活,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