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同理心
3344700000004

第4章 换位思考,读懂老板(3)

这时,乔志将自己在原来公司的工资告诉了老板,说:“我希望工资和这个数字差不多,因为原来的工资数目足以证明我在这一行有很深的资历和丰富的经验,已经具备了拿这么多钱的条件和实力。”

老板思考片刻,答应了乔志的要求:实习期一个月并涨工资。

乔志利用自己出色地完成一项任务的机会,向老板提出了加薪条件,可谓是聪明之举,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关于如何更事半功倍地和老板交流、沟通,我们总结了几点有效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了解老板。例如,注意观察自己和老板在基本的价值取向、做事方式和理念意识上是否能够彼此认同?这就需要在交流之前弄懂老板的基本想法,并尽可能和老板达成一致。如果你的想法和老板有所差异,就要用委婉的方式透露给老板,看他是否认同。

其次,要让老板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也就是你的思路、想法和预期效果是怎样的。如果老板同意,就展开下一步行动;如果老板不同意,就听取老板的想法。

最后一点是,告诉老板事情的结果。这样做是为了让老板知道你们是在观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做的事情,而不是你一个人的决定,就算有功劳,也有老板的一份。

总之,一个善于把交流当成利器的员工总是能在恰当的时机,带着问题、对策和答案找到老板,而不是让老板给自己想办法。因为对于老板来说,他需要一个向自己寻求请示的下属,而不是总向自己寻求帮助的下属。

同理心思考题

1.请你谈谈懂得与老板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2.善于与老板交流的李静,能给你什么启示?

3.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与老板交流沟通?

你来提意见,让老板拿主意

即使你很有才能,很有魄力,很有思想,也还是要记住,在你还不是老板的情况下,不要去替你的老板做决定。始终谨记:自己应该做的是给老板提建议,而不是替老板拿主意。

信任老板、追随老板是不是就可以在老板面前口无遮拦、随便发言甚至替老板拿主意呢?事实上,是绝不可以这样的。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注意尊重老板的权威,维护老板的面子。

说话是一门艺术,尤其在和老板相处时。但总有一些人掌握不好这一点,在不该说话的时候乱说,不该做主的时候乱做。比如,有的员工会觉得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应该体现在替老板拿主意这方面,觉得这才是忠诚地效力于老板,服务于公司。

这些人显然没有用同理心想过,不管自己为老板分担了多少工作,也不管老板多么不英明,甚至他对员工依赖成性,他的身份还是不会变,依然是我们的老板,很多事情还得由他来拍板才行。如果我们越俎代庖,就等于犯了职场大忌,轻则遭遇老板的冷落,重则被扫地出门。

所以,我们奉劝读者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即使你很有才能,很有魄力,很有思想,也还是要记住,在你还不是老板的情况下,不要去替你的老板做决定,应始终谨记:自己应该做的是给老板提建议,而不是替老板拿主意。

一个年轻人应聘到一家比较有名气的软件公司做程序员。在一次程序测试过程中,他发现当天新出的测试版本系统存在问题,而他的老板恰巧去外地出差了。

这位程序员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信心,他认为自己的判断肯定没有错。于是,他就写了一份邮件发给同事和其他部门的经理,告诉他们当天的系统有问题,建议大家不要使用这个版本。当把邮件发给大家之后,年轻人感到很开心,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老板看到他发去的邮件之后,非常生气,还特意打电话教训了他一番,说他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

年轻人感到很委屈,不理解为什么老板会骂自己。后来经关系不错的同事点拨,他才知道为何挨骂,同时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板,给自己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管理课:

首先,没有经过老板的同意,就擅自发这样内容的邮件给同事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属于越权行为,后果很严重;其次,这封邮件中的用词随意,很不恰当;再次,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没和老板做过任何的沟通,就自行对软件的测试版本下判断,并将结论告诉同事,是非常不正确的行为。

自从这件事之后,这个年轻人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客观来说,仅就工作而言,下属自作主张,往往都不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后果,有时还会给公司创造效益。因为没有哪个员工会笨到擅自替老板作出有损公司整体利益的决定,但是,这种抢了老板决定权的做法却是很令老板恼火的,也是职场上的大忌。

曾经有一位老板说过:“作为老板,我们真正在意的是员工替我们做决定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事方法所反映的员工心中对我们的尊敬程度。尽管这种行为不一定说明员工忽视我们的存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但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我们往往就会将这种做法与员工对我们的个人想法联系在一起。最后,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员工的这种行为是对我们的无视,是他们工作能力太弱,办事考虑不周全的表现。”

我们一次好意的私自定夺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却可能是老板的不满意与不信任。而老板的这种想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对我们前途的损伤,自然也是难以弥补的。

因此,在做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我们也要知道,作为负责任的员工,给老板出主意、提建议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好的建议,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不过,我们也会看到,在职场上,总有一些员工为了避免工作出错而保持沉默,他们不提意见,不表态。对于这样的员工,老板也是很头疼的。他们不怕员工提的意见不好,而是怕他们什么也不去表达。在老板看来,这些总是点头称是的员工顶多是个“应声虫”。而老板真正喜欢的,还是那些有思想的、能够为公司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

著名的日本柯达公司有一个很特别的制度,叫作柯达建议制度。在柯达公司建立之初,老板乔治·伊斯曼为了公司的发展也是操了不少的心。当时公司的发展像是遇到了瓶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不高。乔治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大家能够自发自觉地行动起来,与企业同进退。因为他很清楚,没有员工的支持,柯达是无法发展壮大的。

有一天,乔治收到了一名普通员工写给他的信。这封信的内容并不多,字迹也不优美,但却让乔治眼前一亮。原来,信的内容是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

如果放在以往,乔治会将此类问题看作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但是这次,他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乔治笑了,他知道,这正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

因此,乔治看到这个建议时很是兴奋。于是,他马上召开表彰大会,对这名员工的行为予以肯定,并给他颁发奖金以示鼓励。从此,“柯达建议制度”就诞生了。

直到今天,在柯达公司的走廊里,每个员工都能随手取到建议表,每个建议表都能送到专职的“建议秘书”手中。由专职秘书负责及时将建议送到有关部门审议,作出评鉴。建议者随时可以拨打电话询问建议的下落。公司里设有专门委员会,负责建议的审核、批准以及发奖。

可见,老板其实是需要好的建议或意见的。因为一个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不仅可以避免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工作成本;既可以让员工得到奖励和实惠,又能让公司的领导层不再为员工的积极性发愁,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所以,行走于职场,我们既要做到敢于提建议,善于提意见,又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因为太相信自己的本领就擅做主张。因为不管怎样,在工作中,老板的话就是“旨意”,对老板的“旨意”,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就在执行中理解,并在执行中完善。

作为员工,无论何时都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功高盖主已是隐忧,绝对不能做“替老板拿主意”那么明显的“自掘坟墓”的举动。如果你不想很快丢掉自己的“饭碗”,就努力做到在适当的时候,只为老板出主意,而不为老板做决定吧!

同理心思考题

1.你认为替老板做主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2.请谈谈你对“柯达建议制度”的认识。

3.你习惯于向老板提建议吗?如果还不习惯,怎么做?

不批评公司,不抱怨老板

那些在职场上如鱼得水的人,他们总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抱怨、不发牢骚,总是带着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在职场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员工,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埋怨,不是和这个同事说公司的不好,就是和那个同事谈老板的不好;不是说这个同事有缺点,就是说那个领导有毛病。总之,他们的话里总是充满了一股怨气,看什么都不顺眼,仿佛整个世界都亏欠了他们似的。

这些人里,不乏受过良好教育者,也不乏才华横溢、聪明绝顶之人。但他们却总是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重用,升职没有他们的份儿,加薪没有他们的份儿,甚至同事们聚餐都不愿意带上他们。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人总是站在公司和老板的对立面,不懂得自我反省,更不懂得感恩。在工作中,他们也总是懈怠、敷衍、得过且过。说到底,这些经常批评公司、抱怨老板的人,往往没有职业同理心,不懂得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认为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甚至还会将哭诉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