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3379200000045

第45章 古老的文明(5)

由于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这种文明的创造者至今也还未确定。学者们提出种种不同的假说。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可是提不出切实证据;有人说他们是雅利安人,可是雅利安人的文化与哈拉帕文化又有明显的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人,可是又不能从他们的语言上加以证实;还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混血人种,这也只是一种推测。

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文化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然衰落,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去。

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的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土壤逐渐恶化,致使哈拉帕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

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这种学说虽然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古印度文明的发展程度是很高的,这有考古遗迹可以证明。可是记载它的材料又是最少的,所以更深层的认识又无法证明,只能归结为失落。印度河的泥沙能把这种失落掩埋多久呢?有许多人都在想象中把古印度和现在的印度混同起来,其实它们几乎是两回事。因为在以后的印度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一点古印度文明的影响。当几千年的风沙吹过,古印度文明沉睡在地下,失落得无影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神秘的未解之谜。

在考古学家们推测、考证了种种古印度文明的征象时,有一个问题始终语焉不详,那就是古印度文明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在权威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个暂定的答案:“英国考古学家M·威勒爵士提出的公元前2500年到前1700年的观点被一般人所接受。”而另一位学者D·阿格拉沃尔把考古和碳14的测定时间相结合,也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

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摩亨佐·达罗城位于印度河岸边,由于泥沙沉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印度河的河床已抬高了许多,当考古人员挖掘到低于河水平面深度的时候,渗过泥沙层的河水不断涌出,他们明知下面还有文化遗迹,但也只能望水兴叹了。因而他们所说的这一文明开始时间,也只是根据已经发掘的内容定出的。

此外,考古学家们在调查和发掘中不断还有新发现,这些发现让古印度文明的出现时间大大推前了几千年。

从1974至1980年的6年间,巴基斯坦和法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印度河西岸距摩亨佐·达罗仅190多千米的麦赫尔迦尔地区,发掘出了一系列农业文化遗址。这里的人们使用铜制工具,手工业十分发达。它的工场每年都生产数以百万计的小珠子和成百上千的黏土容器,除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外,还输往整个印度河流域。在这些遗址中,还发现了来自伊朗的绿松石和阿拉伯海湾的贝壳。最让学者感兴趣的是,这些村庄和小镇已用砖修建起规整的、永久性的房子,而这正是印度河流域文明乃至今日这一地区民居的建筑方式。另外,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当时已经开始种植棉花这一经济作物。与摩亨佐·达罗隔河相望的科特·迪吉,它的居民为了防止洪水的侵袭,还在村边用石块筑起护墙,然后沿墙建起了砖房,与现在的建筑风格很相像。在对这些遗址进行分析后,学者们确定其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600年。

那么,这些遗址所代表的文化与印度河流域文明之间究竟有没有承袭关系呢?

学者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出土遗址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农业,而古印度文明则是比较典型的城市文明,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怎么能够承袭呢?可是如果说没有的话,两者在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又表现出了很多的相通之处。

严谨的学者有时也不得不讲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他们把前面提到的发现以及与此相关的发现统称为早期哈拉帕文化。至于它们应不应该归于一个体系,也许只有让历史去回答吧!

和任何文明一样,印度河流域文明有一个向四周扩展的过程,从总的趋势看是从西向东发展,但也有向南发展的迹象,正是后一种迹象对学者们所持的文明下限时间观点提出了挑战。

古代港口罗塔尔是位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地域最南端的遗址之一,发现得比较晚,在时间上,也是延续最晚的一个文明遗址。而当学者们对从这里出土的物品进行分析后,认为它的存在时间可能要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比权威的观点整整晚了700年!

时间上存在着的前移数千年、后延数百年的情况,这使这一文明在世界诸文明中的定位难以确定。我们只能说,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但是,对于它存在的确切时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呢!

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广阔而又存在了数千年、发展水平极高的古印度文明,竟然就是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在后世的文字典籍中,几乎见不到任何关于这个文明的记载,而且在以后的印度文明发展过程中,也看不到任何这一文明的影响,它失落得竟是如此的无影无踪!沉睡在泥沙之下,留给后人无数的未解之谜。

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历史上也有很多古老的文化,在时间的沉淀中总会留下一些未知数,让后人去找寻答案。然而,像古印度河流域文明这种状况,却并不多见。几乎每个关键的环节上,都有着许多的死结,打不开,又让人不能放弃。也许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推测已经让这个古文明面目全非,但是,伴随着人类现代文明每前进一步,古老文明的迷人魅力也就相应增加一分。我们热切期待着更多未解之谜的破解!

克里特文明的兴起

导言: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发端。同东方的古文明不同的是:东方古文明是在村社制度下的奴隶社会,有自给自足封闭的性质;而古希腊文明却是城邦式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奴隶社会。这种差别给以后这两种文明的发展和结局带来很大的不同。爱琴文明最早起源于克里特岛,然后传播到希腊大陆和小亚细亚。公元前1700—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发展到它的全盛时期,不久突然衰退,爱琴文明的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的迈锡尼。

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爱琴海地区的是青铜器时代文化。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荷马史诗》等传说的启示下,成功地发掘小亚细亚西北部古城特洛伊及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太林斯等遗迹,使长期湮没的爱琴文化再现于世。20世纪初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发掘克里特岛古城诺萨斯、得米诺斯王宫等重要遗址,大大充实了此项文化的内容。

克里特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约始于公元前6000年,以后发展较平稳,居民多居住洞穴中。公元前2500年后,铜器、青铜器逐渐增多,匕首占很大比重。冶金术大概由小亚细亚和基克拉迪斯群岛传来。石瓶、印章、黄金饰物的制作引人注目。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进一步的劳动分工、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化。从大量的私人印章、豪华的金银首饰和东克里特发现的大型L形建筑来看,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已有相当发展。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熏陶,也有受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克里特地区容易发生地震,由于天灾人祸,各地王宫多遭到过破坏和进行重建。

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成前王宫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新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700—公元前1450或公元前1380年)和后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450或公元前1380—公元前1100年)。

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除粮食外,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王宫皆特置贮藏室以巨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海贸易。它的手工产品以精巧秀丽著称,铜器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皆相当精美。陶器尤为杰出,古王宫时期生产的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秀巧可爱,彩绘优雅,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克里特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商船来往于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只,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卫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视城防建筑完全异趣。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在地中海各地广做贸易,和埃及的联系尤为密切,所用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都得自埃及。

在古王宫时期,埃及王国第十二王朝的文物曾流传于克里特,埃及的影响亦广泛见于爱琴文明的各方面。工商业和海运的发达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兴旺,这是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共有的特色。但克里特一开始便以王宫为政治中心,统一后王权更为加强,王宫建筑越来越富丽豪华,表明它的城市是王朝统治的中心。这是它和日后希腊奉行共和政治的城市国家的一个最大的差别。

新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此外,克里特和埃及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埃及第十八王朝宰相列赫米拉墓中有壁画表现克里特使节奉献方物,题词称“海中诸岛及克夫提乌大君和平抵达”,表明克里特已和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商业交往更趋频繁。海外商业的发达和海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被日后的希腊人传为美谈。

昔日的克里特城镇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修昔的底斯则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米诺斯海上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控制了东部地中海的海运贸易网,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当时已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当在10万以上,足可称为地中海上的最大城市。它的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里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实际上,目前所知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

新王宫时期,此宫曾多次遭到破坏(可能和地震有关),但每次破坏后都修造得更为宏伟富丽,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