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3379200000069

第69章 迷雾重重的宝藏(7)

1972年3月4日,由厄瓜多尔考古学家法兰士和马狄组成的科学调查小组,在莫里斯的带领下,再次对大隧道展开调查。隧道入口由一块大岩石凿通而成,几只夜鸟忽然飞出洞口,越发阴森恐怖。此地是一支骁勇善斗的印第安人部落聚居区。隧道在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地底延绵好几百公里。调查队员钻进了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进洞后是一段狭长的通道,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开亮电筒和头盔上的射灯。接着便垂直往下,他们把一条绳子垂到下面75米的第一个平台上,然后沿绳而下。

接着,他们又沿绳垂直下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每台高度都达75米。下到洞底,莫里斯领头摸索前进。法兰士注意到隧道的转角处都呈直角形的严谨设计,有些很窄,有些又很宽,所有洞壁都很光滑,洞底非常平坦,很多地方像涂了一种发光颜料。很显然,这隧道并非天然形成的。

法兰士和马狄维原先对隧道是否存在所持有怀疑,这时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他们来到一个大厅的入口。那大厅很宽敞,大如一个大机场库,很像配给中心或仓库,并有许多通道。

法兰士试图用罗盘测量这些通道的方向,但罗盘指针不会动。

“这里有辐射,所以罗盘失灵。”莫里斯解释说。在其中一条通道的入口处,有一副骸骨精心摆放在地上,上面洒满金粉,在调查队员的灯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莫里斯和法兰士以及马狄维发现了很多意外的东西。洞里出奇的静,只有脚步声、呼吸声以及雀鸟飞过的声音。他们目瞪口呆地站在一个巨大厅堂的中央。

这个大厅的面积约为140米×150米。大厅中央有一张桌子,桌子的右边放有七把椅子。椅子既不像用石头、木材做的,也不像用金属做的,它摸上去好像是一种塑胶,但却坚硬和沉重得像钢。在七把椅子后面毫无规律地摆放着许多动物模型,有蜥蜴、象、狮子、鳄鱼、豹、猴子、美国野牛、狼、蜗牛和螃蟹。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动物都是用纯金做成的。在桌子的左边便摆放着莫里斯的地契所提及的金属牌匾及金属箔。金属箔仅几毫米厚,6厘米高,18厘米宽。

法兰士经过仔细检查仍无法知道这些牌匾在制造时使用过什么原料,因为那些金属箔看起来很薄和脆弱,但竖起来却不弯曲。它们像一本对开本的书籍那样摆放着,一页连着一页。每块金属箔上都井井有条地排满像用机械压上去的文字。

法兰士估计金属箔至少有两三千块,在这些金属牌匾上的字体无人知晓。他认为这间金属图书馆的创立者肯定想把一些重要的资料,留传给遥远的未来,因为这个金属图书馆的制作者想让它永垂不朽。

莫里斯在大厅找到一个石刻,高11.43厘米,宽6.35厘米,正面刻着一个身躯为六角形,头为圆形的人,右手握着一个半月,左手则拿着太阳。令人惊奇的是双脚站在一个地球仪上。这石刻是在公元前9000至前4000年做成,这说明那时的先民便知地球是圆形的。

法兰士认为这个隧道系统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存在。他拿起一块刻着一类动物的石刻,它有29.21厘米高,50.32厘米宽。画面上所表现的动物有着庞大的身躯,正用它粗大的后腿在地上爬行。法兰士认为石刻画的是一条恐龙。法兰士不敢再想象下去:难道有人曾经见过恐龙?!

还有一块神秘石刻,刻画的是一具男人骨骼。法兰士仔细数了一下感到很吃惊,这石刻人的肋骨数竟为十二对,是如此的准确。莫里斯又让法兰士看了一座庙宇的模型,上面绘有几个黑脸孔的人像,头戴帽子,手持一种枪形的东西。

在庙宇的圆顶上,还绘有一些人像在空中翱翔或飘浮着。令法兰士惊异的是这个庙宇的模型,可能是圆顶建筑最古老的样本。此外,一些穿太空服的人像,更是让法兰士不可思议。

一个有着球状般鼻子的石刻人跪在一根石柱下,他头戴一顶遮耳头盔,极像现在我们用的听筒;一对直径5厘米的耳环则贴在头盔前面;耳环上钻有十五个小洞;一条链子围住他的脖子,链子上有个圆形牌子,上面也有许多小孔,很像我们现在的电话键盘。这个隧道和它里面收藏着的稀世奇珍,可以说是见所未见。那些1.8米高的石像有的有三个脑袋,有的却是七个头颅;三角形的牌匾上刻写着不为人知的文字;一些骰子的六个面上刻着一些几何图形……

没有人知道,这个隧道系统是谁建造的,也没人知道这些稀世奇珍是谁遗留下来的。据莫里斯讲,这个隧道的入口由一个野蛮的印第安部落守卫着,这些印第安人和他们的三位酋长都把莫里斯当成可靠朋友。每年3月21日,酋长都要下到隧道的第一个平台,进行祈祷。酋长的面颊两边都要贴上一个和隧道岩石上的记号一样象征吉祥的装饰物。但酋长以外的人却不会进入隧道。他们认为隧道里住着鬼魂。

在这曲折迷离的隧道中行走,法兰士莫名其妙地担心会触动隧道里的机关,使隧道自动关闭。带着巨大疑问,调查队沿原路退出洞穴,又赶往位于厄瓜多尔古安加的玛利亚教堂,因为基利斯贝神父收藏着许多来自隧道的珍宝。

基利斯贝神父在古安加住了45年,在过去20年里,他从印第安人那里收集到大量石刻、金银制品等。神父带调查队参观了他的收藏室。第一号房间收藏的石刻,第二号房间是金、铜和其他金属艺术品,据说是印加帝国的,第三号房间则全是纯金制品。

法兰士注意到一块金板,高52厘米,宽13厘米,厚1.3厘米,上面有56个方格,每一格都刻有一个不同的人像。法兰士在隧道的金属图书馆里的那块金箔上,曾见过一模一样的人像。看来制造者似乎要用这56个符号或字母组成一篇文章。

尤其令人吃惊的是一个纯金制成的女人像。她高30厘米,头像两个三角形,背后焊接着一对细小的翅膀,一条螺旋形金线从她耳朵里伸出来。她有着健康、发育完美的胸部,两脚跨立,但无两条手臂,穿着一条长裤,一个球形物浮立在她的头顶上面。法兰士感到她两边的星星透露出她来自何处。那是一颗陨落了的星球吗?她就是从那颗星球来的吗?

接着,马狄维又看到一只直径21.25厘米的铜饼,上面图案清晰,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精虫,两个笑着的太阳,一个愁眉苦脸的半月,一颗巨大的星星和两张男性三角形脸孔。铜饼中央有许多细小而突出的圆状物,其含义没人能理解。

基利斯贝神父收藏的大量金属箔,上面均刻有星星、月亮、太阳和蛇。其中一块金箔的中央刻有一个金字塔,两边各刻有一条蛇,上面有两个太阳,下面是两个太空人似的怪物及两头像羊的动物,金字塔里面是许多带点圆圈。

在另一块刻有金字塔的金属箔上,两只美洲豹分别趴在金字塔两边,金字塔底刻着文字,两边可以见到两头大象。据说大象在1.2万年前即在南美出现。

最让法兰士震惊的是,他在基利斯贝神父这里见到了第三架史前黄金模型飞机。第一架他是在哥伦比亚的保华达博物馆见到的,第二架则仍放在大隧道里。多年来,一些考古学家把模型飞机看成是宗教上的装饰品。

纽约航空机械学院的阿瑟·普斯里博士经验试认为,把这架模型飞机看成代表一条鱼或一只鸟显然站不住脚。从模型几何形的翅膀、流线型的机头及有防风玻璃的驾驶舱看,很像美国的B52战略轰炸机,它确是一架飞机的模型。

难道史前便有人能够构想出一架飞机的模型?一切都无定论,一切都是谜团。至今为止,人们仍无法确定或找出这个隧道系统究竟是谁建造的。而在隧道里面,又存放着那么多无从稽考的壁画、牌匾、黄金制品和雕刻品,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可可岛上的宝藏

导言:海盗抢来的财宝分赃不均,结果是让大家来猜那些诱人的宝藏去处。在距哥斯达黎加西南海岸300英里的东太平洋上,有一个方圆30平方千米的岛屿。岛的四周暗礁林立,东部有60~180米高的悬岩峭壁,形成天然屏障,只有两个小湾可容纳小船登陆。这个地形险恶,远离航道的荒岛却藏有许许多多的珍宝,这便是闻名世界的宝岛可可岛。可可岛究竟藏有多少宝藏,分别藏于何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1821年前,利马是南美洲西班牙殖民者的活动中心,殖民者将掠夺的金条银砖、财宝、玉器纷纷集中到利马,准备装船运宝回国。秘鲁民族英雄圣·马丁率义军进攻利马,西班牙人仓皇携宝搭乘了苏格兰船长汤普森驾驶的“玛利迪”号双桅船,向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口开去。船长汤普森财迷心窍,遂生邪念,成了图财害命的海盗。他把船开到可可岛,并将宝物全部搬运上岸,埋于可可岛。后来,参与行窃的船员被俘后全部被绞死,唯有汤普森用重金行贿,得以幸存。1844年在他临终前,将藏宝秘密透露给好友基廷,并留下了藏宝图。

图中暗示:夕阳西照下有一陡峰会映出一只鹰影,财宝即藏于鹰影与夕阳中间的一个有十字架标志的洞穴中。基廷按图中所示,先后探宝三次,共取出五亿多法郎的财宝,但汤普森所藏的大量财宝仍未找到。基廷在第四次去可可岛的途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基廷生前曾将此秘密告诉了他的好友尼科拉·菲茨杰拉德海军下士。现澳大利亚“海员和旅游者俱乐部”还收藏有菲茨杰拉德生前留下的一封暗示藏宝位置的密信。有关汤普森藏宝的资料和秘密被一代一代地相传,使之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有不少探宝者按图中线索去可可岛探险,但都未能如愿以偿。至今汤普森将巨宝藏于何处还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另外还有两个海盗将掠夺来的财宝藏在可可岛。其一是爱德华·戴维斯,他手下有千余人,其基地为可可岛,岛上藏有他掠夺来的全部金银财宝,晚年他在去可可岛途中失踪,藏宝地点成为不解之谜。

其二是贝尼托,他是18世纪初加勒比海海盗头目,因经常袭击英国船只被英舰追逼后改在太平洋一带活动。他将抢劫的运金船中价值1100万美元的黄金藏在可可岛上,但后来因内讧被杀,这批黄金也成为下落不明的难解之谜。

可可岛上藏有寻宝者梦寐以求的大量金银财宝,许多探险者花费毕生精力三番五次地去岛上探寻,仅上世纪以来就先后有五百余个探险队去岛上寻宝,但都无功而返。

1978年,哥斯达黎加政府宣布可可岛为哥斯达黎加国家公园,以挖宝将破坏生态环境为由,禁止任何人到岛上探宝。

夏朗德人的宝藏情结

导言:这是一个听后让人欣慰的故事,因为不用人们特意去找,这个美丽的城市里的居民不时的总能见到宝藏。夏朗德位于法国西南部,居民虽然只有1000多人,但却是一座历史名城。1569年,法国科利尼地区海军司令手下的一名中尉罗日·德卡尔博尼埃男爵在占领夏朗德以后,不仅纵火烧毁了夏朗德修道院,而且屠杀了所有的修道士,这座中世纪早期的历史瑰宝,在经历了整整40年的兴盛变迁后,终于难逃劫数,被毁灭了。虽然修道士们早已十分谨慎地把圣物和财宝隐藏了起来,然而,由于没有一个修道士能逃脱灭顶之灾,这批圣物和财宝也随之成了千古之谜。

夏朗德一带常常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且与财宝有关。如每隔7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总有不少宣称“修道院的珍宝将出现在圣体显供台下”的布告张贴在夏朗德的大建筑物正门和古老市场的柱石上。这些布告也确实并非纯属无稽之谈。几百年来,夏朗德居民一直都会不时地奇迹般地发现闪闪发光的金银财宝和各种罕见的圣物。这也许是财宝埋藏的位置造成的,这一位置形成巧妙的折射现象,将金银财宝和圣物显现出来。这使人们更加坚信这笔财宝一定保存于此。

这些珍宝究竟藏在何处?这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谜。夏朗德的地下布满着纵横交错的网道。这些地下网道大部分都跟地面建筑物接通。一部分地下网道与城堡相连,一部分地下网道与修道院、教堂接通,另一部分地下网道则与住宅、庄园相通。地下网道之间彼此连接。但近年来,这些地下通道大多数已被居民们用水泥黏合的厚墙所隔断,有的则早已塌方,所以要清理发掘这些地下通道几乎已不可能。必须寻找其他线索,如是否存在指明财宝埋藏地点的说明或图纸;若有,就先要找到这一地图。另外,各种传说也许能为寻宝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1568年,有一名年轻牧人克莱蒙为了逃脱胡格清派(16-18世纪法国天主教徒对加尔文新教徒的称呼)的迫害,躲进夏朗德附近的一个山洞中。他在山洞中偶然发现一个地下通道网。他沿着其中一条地道一直走了两天以后,发现有一个出口就在离夏朗德4千米处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据克莱蒙讲,这条地道之宽,足可以让一名骑士骑着自己的坐骑大摇大摆地行进,而且,地道里还有一大一小两座教堂:大的可能属于夏朗德城的南特伊修道院,小的也许属于夏朗德的圣索菲尔修道院。看来,这些地道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这说明其功能是多样的:藏宝、作战、修道等。克莱蒙的这次奇遇在他的子孙中间一直流传着。法国作家马德莱娜·马里亚还把这一传说写进了《夏朗德人的传说》一书之中,此书被列为寻找夏朗德城珍宝的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