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基础知识
3388500000053

第53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1)

引言

中国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具有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是一片神奇的沃土,被称颂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国工艺美术品瑰丽多姿,具有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它和人民大众生活密不可分,从家庭摆设到日常使用,到处是各种各样有民族风格的手工艺品及风物特产;它是中国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奇迹,是神州大地乃至举世赞美的无价之宝。

第一节陶瓷器、丝织刺绣品

一、陶瓷器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瓷生产。西周初,齐国始专设“陶正”官,管理陶器生产,并在齐都城内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魏晋南北朝前后,淄博地区的陶瓷生产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唐宋时期,陶瓷生产技艺日趋精进,规模不断扩大,窑址星罗棋布,逐步形成了淄博特色,出产了一批颇有影响的陶瓷名品,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明清时期,淄博陶瓷产品器型厚重,装饰独特,产销两旺,形成了以博山为代表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陶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开拓创新,开发出了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骨质瓷等新瓷种,刻瓷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形成了淄博陶瓷的新特色,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竞相发展,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陶瓷生产技术和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陶器

陶器是用陶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器物总称。陶器一般有质地不纯、不透明、吸水性较高及烧成温度较低的特征。陶器多数不上釉,但也有施釉(主要为含铅量较高的低温釉)的陶器。由于黏土所含杂质及成分的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烧制方法的差异,陶胎坯体呈红、灰、黑、青、白、褐、棕等颜色。陶器按其用途可分为日用、艺术和建筑、冥器等类,陶器生产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产品之一。

陶器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黏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我国著名陶器有: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器,主要是茶具、酒具、文具等实用品;广东石湾的陶器,多系陶塑的人物、动物及花果等陈设品;安徽界首的三彩釉陶;山东淄博的降色陶;湖南铜官的绿釉陶;四川崇宁的雕镂釉陶和荣昌的素烧陶器;云南建水及甘肃天水的本色陶等。

(二)瓷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就已出现原始瓷器。其间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代,至东汉时期即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和黑瓷。以后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我国制瓷技术不断提高,产量和品种日趋增多,产区不断扩大,生产瓷器的名窑遍及全国各地。如唐代的越窑、邢窑;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元代的德化窑;明清时期的“瓷都”景德镇窑等,都曾经在历史上名噪一时。这些名窑所生产的瓷器,无不以其精巧的工艺,优美的造型和素雅、艳丽的色彩而蜚声中外。如唐代的青、白釉;宋代新创的釉上红彩,釉上红、绿、黄加彩及白地釉下黑花、结晶釉兔毫及鹧鸪斑、铜红釉、玳瑁釉及剪纸贴花;元代著名的元青花、釉里红;明代的甜白釉、斗彩、娇黄、五彩;清代的郎窑红、豇豆红、天蓝釉、珐琅彩、粉彩等。中国在世界上向有“瓷国”之誉。我国的三大瓷都是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

瓷器是指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制坯、加工成形,干烧而制成的一种制品。古代又称窑器。瓷器可上釉或不上釉,具有坯体洁白,质地坚硬细密,表面光洁,断面具不吸水性,较薄者呈半透明,敲击时音响清彻等特点,瓷器可分为硬瓷和软瓷两大类。

我国著名的瓷器有:

(1)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点;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薄胎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它与北京雕漆、湖南的湘绣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2)醴陵釉下彩瓷:餐具日用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

(3)德化白瓷:有“中国白”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工艺品。

(4)龙泉青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

(5)绍兴越瓷:著名的有变色釉瓷器。

(三)陶器与瓷器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把瓷与陶相提并论而称之为“陶瓷”,这两种物质被广泛用于制造日用器皿中。这种提法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故瓷器的发明在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虽然它们都是以泥土为原料,经过炉火烧制而成,但由于所选择的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因而它们在特征上是有区别的,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对黏土特点的充分认识等。尽管瓷器比陶器优越得多,但在用途上陶器同样大有作为,实际生活中两者无法互相代替,而是并存发展。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都有本质的不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二者加以鉴别。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黏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除以上所举,陶与瓷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先民的专门发明,它为人类所共有。只要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任何一个农业部落、人群都有可能制作出陶器。而瓷器则不同,它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尔后通过海路和陆路大量输出到海外,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遍及。因此,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丝织刺绣品

丝织工艺品是以蚕丝等为原料的纺织品和刺绣品的总称。丝织工艺品属天然织物,质地柔软、手感滑润,富有光泽,象征高贵、典雅,被誉为“东方绚丽的彩霞”。

(一)织锦

织锦就是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中国丝织提花技术起源久远,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有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织锦,供宫廷享用。唐代贞观年间窦师伦的对雉、斗羊、翔凤等蜀锦图案,称为绫阳公样。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北宋宫廷在汴京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锦的用途十分广泛,《诗经》对锦的浓厚兴趣表明这一复杂的织花工艺已被社会普遍掌握,成为女织的普遍社会行为。锦这种多彩的织花丝织品的出现,不但表现了我国丝绸织花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其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用途标志着丝织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所有的织物中,锦的工艺最繁,价值最高。这一点从中国的造字法可见一斑,锦是唯一用“金”做偏旁的织物。“金帛”其价如金,故有寸锦寸金的说法。中国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孕育了四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壮锦。

1.江苏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因其美丽多姿,至善至臻,绚烂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位列南京工艺“三宝”之首。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

2.四川成都蜀锦

四川以前为古蜀国,生产彩锦的历史源远流长,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西汉时,花色品种繁多的蜀锦已行销中原。到了唐代,蜀锦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各国及日本。蜀锦质地紧密坚韧,色调艳丽。图案纹饰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深受国内外人民欢迎。蜀锦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织锦第一座里程碑,在唐贞观年间首开文字织锦之先河,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被唐太宗李世明当做“异物”收入宫中。

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汉朝时,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十样锦是蜀锦的主要品种之一。

蜀锦有:方方锦、月华锦、雨丝锦、皖花锦、铺地锦、散花锦等。另外还有民族缎等供少数民族作服饰、宗教装饰用的锦样品种。

3.江苏苏州宋锦

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与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其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了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的组织结构,应用了彩抛换色之独特技艺,使织物表面色线和组织层次更为丰富。这一技艺特征被后来的云锦所吸收,并一直流传到当代的织锦技艺上。

在艺术风格上,以变化几何形为骨架,内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配以和谐、对比的色彩,使之艳而不俗,古朴高雅。正因此,自宋代起,宋锦便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经锦、隋唐时期的纬锦,并在宋、元、明、清得以蓬勃发展。

宋锦的类别,根据织物的结构、技艺的精粗、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四类,也可以将重锦、细锦归纳为大锦,即大锦、匣锦和小锦三类,它们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用途。大锦包括全真丝宋锦、交织宋锦、真丝古锦、仿古宋锦等品种,常用于装裱名贵书画和装潢高级礼品盒。合锦,常用于装裱一般书画的立轴、屏条等。小锦,包括月华锦、万字锦和水浪锦三种,多用于装潢小件工艺品的包装盒。

4.壮锦

壮锦起源于宋代,系广西壮族民间织造艺术之瑰宝,壮锦以锦纱为经,以绒为纬,交织而成,正反面为对称花纹,较厚实,纹饰以几何纹为主要特色,以红、黄、橙或偏暖色为主色调,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用于制作衣裙。

(二)刺绣

我国四大名绣: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

(1)苏绣: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代表作——双面绣《猫》。

(2)湘绣:有“超级绣品”之誉,代表作——《鬅毛虎》、《鬅毛狮》。“双面异色绣”在国际上被誉为“魔术般的艺术”。

(3)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熊猫》。

(4)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

第二节名酒、中药

酒是用高粱、麦、米、葡萄等原料经糖化、发酵制成的含有食用酒精等成分的饮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史载夏朝杜康就用粮食酿酒。曹操《短歌行》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被奉为造酒之鼻祖、美酒之代称。商周时期已出现了制曲方法、酿酒职官和酿酒工艺。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录了9种酒曲的制作法、39种酒的酿造法和两种药酒的配制法。

一、名酒

(一)中国酒的分类

我国酒的分类有很多的方法:按照酿造方法可以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按照酒精含量,可以分为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按照商业习惯,可以分为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和配制酒。

(二)白酒

白酒以各种含淀粉或糖分的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经过糖化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40°~65°之间的高浓度酒。40°以下的白酒为低度酒。白酒,尤其是国家名酒,由于酿酒原料、生产工艺、设备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香型和风味特点。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评定的。现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其他香型(董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等)。

(1)酱香型,又称茅香型,采用超高温制曲、晾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在石窖或泥窖内发酵制成。在白酒中,酱香型酒为数很少,除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外,古蔺郎酒、湖南常德武陵酒,也属此香型。其特点: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甚至于盛过酒的空杯仍留有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