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易经·小过》
【释义】
《小过》卦:亨通,利于守正。日常小事不可以过头,国家大事不可以过头。飞鸟不宜向上飞得过高,宜向下飞,大吉。
《彖传》说:小事过而致亨通,小过之利在于守正,是说具体的情况决定过与不过,柔居中位,所以小事过则吉。刚位而不居中,因此不可大事过。飞鸟遗留下的叫声还没远离,鸟飞不宜向上过而宜向下过,大吉。这是因为向上飞则逆,而向下飞则顺。
《象传》说:山上有雷,止而不动,威尔不猛,有小过之象。智者明白“行为过于谦恭,丧事过于哀痛,用物过于俭约”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小过》卦讲的是过犹不及,做事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主张小事可以过,但大事不可过。以飞鸟设喻,旨在说明:做事不过头而能恰到当处,做事没做到恰到好处而过了头,犹如飞鸟落入网罗一样,这是凶的表现,也是自取的灾祸。
《小过》卦的积极之处在于肯定了小事稍微过一些的好处“小过之利于守正”,但是也要依时决定过与不过,贸然前往会有危险,务必戒惧,应随时处顺,不要拘泥于常规,呆板地行事。
【事典】
故事一:过与不及的区别
子僵平时最敬重的就是颛孙师和卜商君两人,甚至有时候自己也分不出哪一个更让人敬佩。
于是,子僵便向孔子求教,他问:“颛孙师和卜商君哪个更好些呢?”
孔子说:“颛孙师做事经常做的过分,而卜商君做事又常常达不到要求。”
子僵说:“您的意思是颛孙师稍微好一些了?”孔子说:“做事过分和达不到目标都是一样的。只有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一件事情,不是做过了头,就是做不到位,而且还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这是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情景。其实,这里的奥妙就在于一个“度”上。“度”是事物合理存在的规定性,人的想法只有符合了“度”的要求才是正确的。要想达到“度”的要求也并不是很难,只要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反复的进行实践,“度”也就已经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故事二:做事要留有余地
西汉末期,中央政权内部潜伏着一股暗流,外戚吕氏倚靠皇后吕雉,力图取代开国老臣,控制军政大权。精明的吕后内靠颇有心计的宠臣审食其参与谋划,赞襄政务;外则借助骁将樊哙的裙带关系,又把吕氏兄弟安插到各个要害的部位。在此情况下,有心人首先要考虑的是先在盘根错节的局势中存活下来,才能展加自己的抱负,力挽狂澜。
内忧未除,外患又起。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谋反,刘邦命樊哙率兵前去平叛。出师不久,有人就在刘邦的面前谈论起樊哙的过失。刘邦闻言大怒,决意临阵换将,可又担心樊哙手中握有兵权,或生不测。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的计策: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车中暗载大将周勃,待驰至军中,宣旨立斩樊哙,让周勃夺印代将。
陈平、周勃领命而去,在途中两人细心合计。自然是陈平智高一筹,他对周勃建议说:“樊哙是皇帝故交,功多劳重,况且又是吕后之妹吕须的丈夫,可谓既亲且贵。帝因一时的愤怒,便要杀他,一旦气消了或许会后悔。兼之吕后、吕须从旁掇弄,难免归罪于你我二人。你我不如拿住樊哙后绑赴朝廷,或杀或免,听凭皇上自己处置。”周勃忠厚老成,依议而行。
樊哙果然中计,被周勃当场拿下钉入囚车。周勃立即赶到中军大帐,宣旨代将,另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京师长安。在陈平行至中途时,突然获悉刘邦病故的消息。
陈平猜算朝中必由吕后主持政事,那样的话会使局势更险加的恶。唯一可恃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可向吕氏曲意交代。即使如此,他也怕夜长梦多,务必在朝中忙于治丧的时候,将自己剖白干净,否则恐遭到吕氏的暗算。想到这里,他安排囚车照常行驶,自己则抢先策马返回长安。
在路上,陈平遇见了使者传诏,命他与灌婴一同屯戍荥阳。陈平想到前事还未及说明,再远离朝堂,会让吕氏疑心的。于是,他心生一计,回到长安之后立刻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灵前,放声悲号,且哭且诉,大意是说:先帝命我就地斩决樊哙,我未敢轻处大臣,现已将樊哙押解回京城。这分明是把话说给活人听的,在向吕后表功。
吕后、吕须得知樊哙未死,立即放下心来。又见陈平涕泪横流,忠君情义溢于言表,顿生哀怜之心。任命他为郎中令,并负责教诲、辅佐新即位的汉惠帝。不久,樊哙解至长安,立即赦免,官爵如旧。
陈平在处理樊哙的这件事上,虽然是奉旨行事(拿住了樊哙),但又没全照办(没有杀樊哙),对高祖而言,算是小过;而对吕后而言,又不是大过,从而很好的保全了自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进退自如,正是高明之举。
故事三:郗超对待政敌的态度
《世说新语》中记载,郗超与谢玄两人一直不和,当时正值苻坚进攻晋国之时,已经占领了梁州和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淮阴。于是朝廷派遣谢玄领兵北伐苻坚,这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同的议论。
郗超说:“这次北伐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我过去曾和他在桓宣武府中一起共事,被他使用的人都能各尽其才,即使一些极普通的人,也能得到很好的任用。由此看来,他一定能立战功。”
当谢玄大功告成以后,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赞叹他不因自己的爱憎而隐瞒别人的真实。
即使政敌,如果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对方,对于缓解双方矛盾和提高自己的声誉都是有益的,郗超深明此理并运用得很到位。
故事四:尉迟恭的“不流”
《说唐》里说尉迟恭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却不知在《唐史》里他也是一位以“和而不流”著称于世的君子。
有一次,李世民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但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架炮跳马,把唐太宗打了个落花流水。唐太宗顿感心中不快,又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
事后唐太宗越想越气不顺,又找来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不敬,我要借他警戒百官。不过还没有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看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如果有,我就可以定他的死罪了!”
尉迟恭听后,觉得皇上这种做法太过分。当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不肯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
唐太气愤到了极点,把手中的玉板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唐太宗回去后,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后自觉无理。为了挽回颜面,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以上的官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得到忠直的荣誉。赏尉迟恭绸缎千匹。”
虽然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的“明正”,但同时他也为了感激尉迟恭,假设尉迟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害唐俭置其于死地,又安知以后唐太宗“明正”起来而不治罪于尉迟恭呢?
尉迟恭“不流”的做人行事原则实际上既救了唐俭,又帮了皇上,更是救了他自己。
不管是和朋友,还是上司、同事相处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是真心待人,就应该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渡过难关,而且也要帮助他克服种种的弱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了解你的为人和品格。
人与人之间相处,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应做到谦和礼让,宽厚仁慈,多点糊涂。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也应做到不助之。如果明明知道有人行不义不善之事,却因他是长辈、上司、朋友,继而默容,这是一种自私、趋避的表现。有时候,站稳跟做人会冒风险,也可能受到暂时的委屈,受到别人的误解,但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所以,人际交往要恰如好处,不强交,不敬绝,不面誉以求新,不愉悦以苟合,其关系的处理恐怕用得上这么一副对联:“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也就是“君子为人,和而不流”,小事“和”而大事“不流”。
故事五:学会适可而止
有一位修道者,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孤身来到山中居住了。
而当他洗衣服的时候发现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回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位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的就给了他一块布。
他回到山中发觉,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一生都在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只好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讨要一只猫来喂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猫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也总不能和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条奶牛。
但是在山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条奶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带着他来到山中居住,让他照看奶牛。但是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和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老婆,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也和他一样过禁欲苦行的生活……
故事就这样继续的演变下去,到了后来,整个村庄就都搬到山上去了。
修道者的本意是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参悟修行,但他为了自己的方便一次又一次地向村民要这要那;他本是一个禁欲者,但他的欲望却超过一般的常人要求,这就是“过”。他本向往清静,但村庄搬上山自然是鸡犬相闻,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他为修行所做的努力也就白白的荒废掉了。
有的人总是有无止境的奢求,在他们得到部分满足的时候还不愿意收手,还希望拥有更多,忘记了适可而止,到最后只能是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部分也给丢掉了。
【易经心解】
做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那样心中才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欢乐;不切实际的欲望,只会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增添挫折、忧愁和痛苦。
我们在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都要掌握个分寸,也就是所谓的“度”。事情做得过了度,往往便会走向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有时事物的发展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强求,也无法回避,更无法更改。所以,我们只能强迫自己去认识、了解、承认和适应这种的发展。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老是被别人欺侮的软弱者,也有发怒的一天,将那个比他厉害、比他强壮的人回击得鼻青脸肿。一个患有“妻管严”的丈夫,在妻子的监视下不敢对自己的父母尽一点点孝心。可是等忍耐到了极限以后,他也会站起来反抗,对妻子咆哮一通,结果让妻子不知所措。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凡事都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后果。在与人的交往中,凡事也不要把人逼得太紧,不留回旋的余地,而是应该尽量留有相对自由的空间,为日后的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把持适当的尺度,杜绝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人生变故犹如流水,事盛则衰,物极必反,恰到好处才是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害怕犯错、过分地固守其常,而是要随时处变,要看到小错误也是一种机遇。机会常常会改装打扮以问题的面目出现,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解决本身就为成功提供了良机。“悲观者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乐观者却能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错误和偶然本身虽然能够带来机会,但这种机会往往是隐藏的,只有细心和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从错误和偶然中发现机会,从而抓住机会。当事业追求中面对一个“可能”的时候,当你在人生旅途中遇有一个机遇时,要果敢地迎上前去,抓住机遇,充满信心,竭尽全力去做。因为行动就是争取机遇、实现追求、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当你一次次做过以后,你定会感叹道:啊,我真幸运,我能拥有这样的成功,真是没想到。而当你一次次的错过以后,你不免叹道:唉,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试一下该有多好!所以,有时我们要做到“宁可做过,莫要错过”,这才是对待生活和事业积极进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