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3527800000006

第6章 一座无与伦比的桥(2)

卢沟桥采用纵连式的砌拱法,各拱相连,整个拱券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

桥体的局部设计,也是独具匠心。中心桥孔及其东西两桥孔的拱顶南北两面龙门石上,刻有精美的吸水兽,质地类似于大理石,既有压制洪水的寓意,又是很好的装饰物。其中,中心桥孔和西五孔龙门石上的吸水兽,据专家考证是金代的原物。

在桥的结构、桥墩及拱券的各个部分,石与石之间,都用带棱的腰铁和铁拉件紧紧连接在一起,增强了砌石之间的牢固性。这种在砌石之间使用腰铁和铁件的方法,曾在建于隋代的赵州桥上使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重葺卢沟桥记》称赞了这一方法:“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

卢沟桥的桥面也十分讲究,分为河身桥面和雁翅桥面两部分。河身桥面长213.5米,宽7.5米,如果包括栏杆地袱和仰天石在内,共宽9.3米。桥面中央较东西两端稍高,约成千分之八的坡度,坡势平缓,宜于通行。桥两端雁翅桥面呈喇叭口形状,斜长28.2米,最初入口处宽32米多,坡度较大,上下高差近2.1米,约为千分之三十五的坡度。这样的桥面,通行顺畅且威严壮观,集美观与实用于一身。

卢沟桥的桥面用巨大的块石铺砌,中间部分稍微高于两侧的桥面,便于积水从桥面两侧排出,使得桥面石不至于长时间被雨水浸泡。而固定桥面石栏杆的,是伏石铁柱,它们把石栏杆和桥面牢牢连在一起。

正所谓“拱券相衔跨两堤,铁锭锁石连桥面”。

此桥真神也

卢沟桥虽结构坚固,但长时期经受洪水冲击、风雨侵袭,桥面和栏杆等处也会有损坏,历代的修缮在所难免。

金、元时修缮卢沟桥的记录已不可寻。明以降,卢沟桥的修缮都有史书记载。

明永乐十年(1412年)七月,永定河水涨,“坏桥及堤”,朝廷下令工部维修。此后的1444年、1490年、1541年、1555年、1556年,卢沟桥都有修缮。

清康熙元年(1662年),卢沟桥小修。1668年,一场洪水过后,“桥之东北水啮而圮者十有二丈”,朝廷花了8万多两银子,“挑浚以疏水势,复架以通行人,然后庀石为梁,整顿如旧”。

3年之后,1671年的一天,卢沟桥上,比利时人南怀仁踱步观察,眉头紧锁。

作为深受康熙帝器重的来华传教士、钦天监(官署名,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监正,南怀仁接手了一个颇为棘手的任务:顺治帝的孝陵在河北遵化清东陵,这一年,孝陵石牌坊营建工程开工,要建石牌坊、神功圣德碑亭、华表、石像等,需要大批石料。这些石料均采自北京房山境内的西山大石窝,其中六根巨大石柱,每根重达十余万斤。大石窝距孝陵四百多里,运送石料必须经过卢沟桥。十余万斤重的石料,如何在不给卢沟桥带来破坏的情况下安然过桥?

此前,有关方面提出了两个方案:其一,加固桥墩,从桥上过;其二,从桥下过。

从桥上过,需要300匹马拉。且不说十余万斤的巨石对桥的影响,单是这300匹马有节奏的震动,桥就受不了。而从桥下运石过河,其难度和花费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这两个方案,康熙帝虽出于保护卢沟桥的考虑,更倾向于从桥下过,却也一时难以决断。举棋不定间,康熙想到了他的科学启蒙老师——南怀仁,让他出马解决此难题。

南怀仁到了卢沟桥,观察桥身和周边地形,苦思对策。

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南怀仁提出了用滑轮组加绞盘牵引石料过桥的方法,不用马匹,也不用临时搭桥。所谓绞盘就是一个竖向木轴,轴的上端穿上两根横向成十字的木杠,木轴转动,一头连接重物的绳子通过滑轮组,缠绕到了木轴上,拉重物相对省力。这一新方案得到康熙帝首肯。

南怀仁派人在卢沟桥两端准备了多组滑轮组和多组绞盘,每组绞盘安排12名壮汉负责推转。采自大石窝的一根巨大石柱放置在16轮的车上,三天时间内,用数百匹马将它拉到了卢沟桥桥头。

1671年阴历十月初九日,卢沟桥桥头,工部尚书等数百人站在南怀仁身后,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看大石柱试过桥。

南怀仁一声令下,数组绞盘由壮汉们像推碾磨一样慢慢推转,绳子通过滑轮组,牵引载着巨石的车缓缓开动,上了桥。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了。

南怀仁指挥壮汉们继续推转绞盘,绳子拉着车稳稳前行。车轮下的桥面发出闷响。桥身微颤。

车下桥时,桥另一侧的绞盘推转,用绳子往后拽车,保证了车子的平稳。

最终,在人们的叫好声中,载运巨石的车顺利过桥。卢沟桥安然无恙。

此后,孝陵工程所需其他石料,陆续以同样方式安全地运过了卢沟桥。世人皆赞,此桥真神也。

“浑流巨浪,势不可当,是桥经数百年而弗动,非古人用意精而建基固,则此桥必不能至今存。然非拆其表而观其里,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细如是亟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帝在《重葺卢沟桥记》中如是感叹卢沟桥之神。

经过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桥面、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券面和狮柱石栏之后,1786年的这次修缮,原拟大加拆砌重建,但拆除桥面后,发现原来的工程十分坚固,“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旧之坚固也”,“因只令重葺,新石面,复旧观”。

1908年,光绪帝殁,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殡葬队伍须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通过不便,只好将桥两旁的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铺上黄土,以便使棺椁顺利通过。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民国年间,卢沟桥未做大的修缮,仅个别地方添配了栏柱和石狮。

新中国成立后,卢沟桥的桥面加铺了柏油,修葺了桥上的碑亭及石栏、石狮。1967年,有关部门为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在卢沟桥的南北两侧用钢筋水泥过梁悬空展宽了1.5米作为人行道,建了59道混凝土挑梁,将栏板及石狮望柱设置在悬空的过梁两边。

1975年,昔日南怀仁面临的难题又出现了:位于房山区的燕山石化公司从国外进口了一个429吨重的机械构件,装载在超限大件平板车上,从天津港运来,要运到房山,必须经过卢沟桥。429吨的重荷,会压垮这座古桥吗?

有关部门事先在卢沟桥做了一个负荷测试。曾参与这一测试的孔庆普记得,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在载重车上装上钢锭,在桥下边测试下挠量。载重车上的钢锭一次次加载,最后加载到了430吨。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惊喜地看到,测试数据在允许范围内。

超限大件平板车过桥时,孔庆普一挥手里绿色的旗子,牵引车拉着拖车徐徐开动,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缓缓前行。桥身微颤。

车子安然过桥后,记者们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

1985年夏,运往燕山石化公司的4辆各载250吨大型机电设备的超限大件平板车,又不得不通过卢沟桥。

有关部门在桥上安装了监测仪器,在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点面还贴了纸条。4辆超限大件平板车依次过桥后,纸条没有撕裂,仪器指示桥身没有移动,一切正常。卢沟桥安然无恙。

人们感叹: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多么结实的桥啊!

1986年,再现古桥历史原貌的修复工程启动,拆除了1967年时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加固和归位了原石栏、望柱,清除了沥青,恢复了桥面。

1988年至1992年,有关部门全面整修了桥券、桥墩,还对古桥望柱、栏板、地袱、桥面、华表、石碑等处实施了防风化、防渗漏的保护措施。

今天,人们走上卢沟桥,一眼可见桥中间一段材质不同、坑坑洼洼的古旧石块,它们是修复工程中特意保留下来的原来的桥面石。

那些凹凸不平的车辙,引人遐想卢沟桥当年的繁忙景象。那些在阳光下展开皱纹的石块,沉默的石块,像翻开的历史书页,供人细细品读。

“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头桥,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它又叫狮子桥。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就像一个石狮子展览馆。”小学语文课堂上,孩子们朗读着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多少年来,这朗读声中,多少孩子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卢沟桥的世界!“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民间有一句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孩子们的朗读声里,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向往。朗读完课文,总有孩子问老师:卢沟桥的狮子真有那么美、那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