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3527800000007

第7章 一座美丽的桥,『狮子数不清』(1)

除乾隆御笔亲书的“卢沟晓月”碑之外,狮子是卢沟桥的一大看点,五百零一只石狮栩栩如生,姿态万千,仿佛有生命,有灵魂。

Except the“Morning Moon over Lugou”stone tablet by Qianlong,the lions is another big attraction of Marco Polo Bridge.501 lions are almost lifelike in appearance,gesture myriad,as there are life and souls in them.

守护神和指路仙人

卢沟桥之美,美在石狮,美在石狮代表的艺术成就。走近卢沟桥,远远就可看见入桥口两侧华表上蹲坐的石狮。它们高高在上,面向来客,或挺胸闭嘴,或低头张嘴,似为欢迎,又似提醒来客:这是一座石狮桥。石狮,是中国的象征。

狮子原产于西亚、非洲。公元87年,安息国(今伊朗高原一带)遣使给东汉朝廷送来活狮子,引起轰动。自此,狮子在中国扎根,成了人们心中的吉祥物,民间有了狮舞,园林、河流等皆以狮命名。到后来,“东方之狮”成为中国的别称,清末革命党人陈天华把自己的小说定名为《狮子吼》。

在中国,最早的石狮,远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一般都雕刻成带双翅的神狮形象。汉代以后,大多雕刻成昂扬威猛状。明清之际,转向于温顺柔媚之态。民间有狮子玩彩球之说,因此有些石狮子呈现前爪抚弄彩球的姿态。传说狮子也爱玩“夜明珠”,有些石狮子口中便有了一颗能够转动而又无法轻易取出的圆球。

千百年来,石狮立在宫廷、官衙、府第大门两旁,称为看守大门的“司阁”,既是装饰物,又是等级的体现。官员府第门前石狮头上的鬈毛疙瘩数量越多,表明主人的官阶越高。石狮头上的鬈毛疙瘩最多为十三个,谓之“十三太保”,这样的石狮,只能设在一品官或者驸马、公侯府第门前。

在卢沟桥,作为守护神的石狮,让这座桥神性十足。

有石狮高踞其上的华表,立于桥头,如指路仙人。

卢沟桥东西两端入桥口两侧,各建有八棱柱体石制华表一对,共四根,高4.65米,形制古朴豪放,与天安门前的华表相似。华表下部为一石制八角形须弥座,座上立八角形石柱,石柱上端横贯云板。柱顶上冠以仰覆莲座的圆盘,仰覆莲瓣之间饰以珠串。石狮正是高踞于圆盘之上,俯视、迎送过桥的车马行人。

云板为华表增色不少。中国古代华表,在明代以前贯以云板的,在其他地方尚未见过。卢沟桥华表的云板极具开创性。

这些高大典雅的华表,大部分为金代原物,一部分构件为明清时所修补。桥东南角华表的云板,圆盘的莲瓣比例粗大扁平,尚无明清时期出现的“八达马”的莲瓣装饰,石质较旧,可能为明代以前的构件。桥西端华表上的圆盘,已出现了“八达马”的莲瓣,从形制看应为明代的。西端两根华表八角柱的石料较新,凿纹亦异,可能为后来所更换;华表顶上的石狮系另一块石料雕成,嵌坐于圆盘之内。西端两根华表的云板为三朵卷云造型,风格较天安门、明十三陵的华表云板更为古朴,可能还是金代原物,弥足珍贵。

御碑上的点睛之笔

距桥两端北侧华表不远,即为碑亭。

在一张由外国人拍摄于1877年的卢沟桥老照片上,桥东北侧的碑亭有琉璃瓦顶。这一后来被毁的亭顶之下,是除石狮之外卢沟桥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处景观——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卢沟晓月”碑。

这座碑正面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御笔亲书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古朴中透出飘逸。背面阴刻乾隆所作《卢沟晓月》诗: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

入定衲憎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河水如镜,秋月如钩,人在旅途,触景生情。乾隆淡淡数笔,勾勒出卢沟桥的独特境界——天、地、人、情,融于一片月色。

“卢沟晓月”碑加莲花座高约4.5米,宽1.27米,厚0.84米。下方的须弥座雕满纹饰,碑心两侧及四边均为浮雕的龙纹图案。碑首为一个宝盖顶子,雕满云龙花纹及莲花瓣,冠以圆形宝顶。

碑亭平面呈正方形,面宽进深均为3.64米,基台以石砌成,周围铺阶条石。东西方向的高度随着雁翅桥面的坡度增减,使基台地面水平。基台四角立汉白玉龙柱四根,柱高3.83米,直径0.46米,柱上刻盘龙、山石、波涛、云海,刻工非常精致。龙柱顶上安龙门雀替、垫板和额枋。龙门雀替当中相连,外刻仿古蟠虺纹,为乾隆时期仿古雕刻装饰花纹的经典做法。四根龙柱之下,每面立石栏杆一间,靠龙柱立望柱,不过望柱头上仅余莲座,其上原来是石狮,是二十四节气,还是葫芦形头,已无法确知。按其结构推断,可能是石狮。

“卢沟晓月”碑的一大特色是处处见龙。碑首,碑身,碑座,正面侧面的边饰,碑亭的石柱,都布满了龙。升龙,盘龙,二龙戏珠,不一而足。各种龙的造型充满张力,精致细腻处,隐约透出康乾盛世气息。

“卢沟晓月”碑东侧,有康熙重修卢沟桥碑。原碑亭已毁,仅余基础,还能看出台基和柱础。此碑是桥上现存四座碑中最高大的,加龟趺高5.78米,碑身净高4.53米,宽1.17米,厚0.57米,碑首为双龙纹脊顶,甚为壮观。碑文为康熙八年(166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御笔亲书,记载上一年永定河水泛滥,冲毁部分桥体,工部对卢沟桥进行修缮的情况,并称此处为“万国朝宗要津”。

在卢沟桥西端雁翅桥北侧,也有两座石碑。一为康熙“察永定河诗”碑,碑高3.79米,下为须弥座,雕刻二龙戏珠等图案,最底下刻圭脚。碑身高3.3米,宽0.96米,厚0.33米,四边亦刻二龙戏珠图案,碑首刻双龙纹脊顶。此碑现存有碑亭,与“卢沟晓月”碑亭形制一致。白色的盘龙石柱风格鲜明,与北海琼岛上的一根仙人承露盘石柱相似。

此碑碑文为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一月一日镌刻,内容是康熙帝所题《察永定河诗》:

源从自马邑,流转入桑乾。

混流推浊浪,平野变沙滩。

廿载为民害,一时奏效难。

岂辞宵旰苦,须治此河安。

乾隆重葺卢沟桥碑

全诗流畅,无雕琢感,既点出卢沟桥的地理,又表明治河的决心,一个勤于政务、心系百姓疾苦的皇帝形象浮现出来。

对于这条自己亲自改名为“永定”的“小黄河”,康熙帝虽一心欲“治此河安”,却并未如愿。此后这条河仍不时暴发洪水,危害民众。直到1953年,永定河上游的官厅水库建成,彻底解决了水患问题,康熙的“永定”之愿才真正实现。

康熙“察永定河诗”碑西侧,是乾隆重葺卢沟桥碑。原有碑亭已毁,尚存台基、踏步和四角柱础榫眼。碑连龟趺共高5.5米,龟趺下,水漫四角由鱼鳖虾蟹与漩涡水纹组成,水漫周边由江崖海角纹组成,这些都是皇家碑刻才准许用的装饰形式。碑身高4.4米,宽1.18米,厚0.58米,碑首为蛟龙装饰,碑身周边有龙纹浮雕图案。

这座碑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四面都刻有碑文。碑的正面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御笔《重葺卢沟桥记》,记述上一年开始修葺卢沟桥的经过,并回顾了卢沟桥以前多次修葺的大致情况,称“自前明以及我朝,皆重葺桥面而已,非重修桥身也”。文末,乾隆表明心迹:“吾之此记,不得不扬其旧过去之善,而防其新将来之弊。”

此碑的背面有乾隆御笔《过卢沟桥诗序》,序文指出此次修葺卢沟桥工程由大臣和珅负责,1785年秋动工,至1786年春完成。乾隆亲临修葺后的卢沟桥,赋五言诗一首:

谒陵因礼佛,启跸西南行。

长桥亘卢沟,路接拱极城。

往来之通衢,建金修元明。

康熙己酉年,雍正壬子并。

胥曾以时葺,行旅歌途亨。

今复五十岁,石板或圮倾。

发帑给雇值,曾弗力役征。

轻舆过桥上,大功已告成。

知过论有言,不可已者仍。

此诗最后六句殊为可贵,乾隆自称决不可效仿前明滥施民力,任意加派,而清廷是由有关部门出钱雇人修桥的。

就在这卢沟桥上,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留下的诗文,为康乾盛世做了最好的注脚。

在此碑的东侧,另有一首乾隆帝1788年的《过卢沟桥》诗:

来自东应此向西,丙申行景不堪题。

卢沟适尔重过渡,秋涨依然尚积泥。

沙堰安澜真是幸,山陵望遂早含凄。

河涛永定终无定,长荣艰哉首重低。

由此可见,卢沟桥为当年从都城南行的必经通道,皇帝几乎每年从这里进出,对这座桥很有感情,念兹在兹的是“河涛永定”。

皇帝留下的诗文,成为卢沟桥艺术成就的点睛之笔。

美不胜收的历史画廊

卢沟桥桥面南北两侧的石栏杆,是美不胜收的历史画廊,布置奇巧,雕饰雄丽,既坚固,又精美。

桥面南北两侧共有栏板279块,望柱281根,每间(两根望柱与栏板为一间)栏板都雕刻花纹,每根望柱上都有石狮子。

桥栏板的平均高度为85厘米,其断面呈上小下大的形状,底端厚度约23~30厘米,而上端的厚度为20~25厘米,有显著的收分。这种造型既美观,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栏板外侧是简单的平面,内侧的处理却很用心思,刻为立枋、寻杖、瘿项、裙板几个部分:寻杖为切去四角的八边形;瘿项部分没有镂空,雕刻成左右对称的瓶形,瓶上装饰云朵图案,颇具宋代典籍《营造法式》之“云拱”的意味;裙板部分,分别刻成上枋、下枋及装板等构件,与后来的明清风格类似,但是略显扁平,中间也没有立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