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3537700000011

第11章 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文化发展战略①(2)

《国语·周语》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这是说,夏人的神圣之山是崇山,即今嵩山,在郑州登封市境内,后来成为中岳,在中国古代神灵崇拜中地位重要。商人的神圣之山叫丕山,我觉得即是《禹贡》中的大伾山,在黄河南岸的成皋大伾山,位于今郑州所辖的巩义县境内。这有充分的文献依据,也符合商人由东向西发展的历史事实。

嵩山-大伾山两个神山构成的主轴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龙脉。

二里头、偃师商城分布在这条龙脉的西边,古城寨、新寨、王城岗、郑州商城、西山古城分布在这条龙脉的东边。夏商时代,文化中心偏于东侧,故郑州的地位相对重要;周人兴起于关中,使文化中心向西偏移,洛邑的地位重要起来。

第四,从水文交通地理条件来看,郑洛所在的河南区除北部的黄河外,共分为两大流域,一是流入黄河的洛水,二是向东南注入淮河的贾鲁河、双洎河与颍河。相比较而言,淮河流域的水系条件更佳,文化交流媒介面更宽,向东北接近济水,更容易向广阔的济水流域发展。可以说郑州居于控制东北河济流域与东南淮河流域的最佳位置,是成为远古政治中心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大郑州”建设的文化战略

20世纪末,席荣光等学者提出,国家和河南省应加快建设并依托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构筑中原都会带,催生郑州特大城市的诞生[5]。

这种建设大郑州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和城市建设者的赞同,我也很认同“大郑州建设”的思路,只是要强调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支撑“大郑州建设”走向成功除了大家现在关注的经济因素外,还应充分发挥文化的基本核心作用,我称之为文化战略。

首先,在观念上要认识到文化的巨大力量,给城市文化以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现代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的。

“城市即文化”,这个流行语应该说反映了现代城市建设的真实含义。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高贵的风尚。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也成为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6]。城市作为“人类属性的产物”,其根本内涵是城市符合人性的生存发展,具有文化精神。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形态格局以及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物质、制度与精神在文化意识上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同样,文化也是城市建筑的灵魂。因此,现代城市发展要把文化放在重要地位,各级领导和学者都要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次,“大古都”文化为郑州市自身的做大做强带来了契机,又成为其加强区域中心都市地位的纽带,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的资本。

郑州市是现代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原地区经济实力居于首位的城市。但在此之前很长的时间内,郑州在本省的首位度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算太强,也影响到其向外的张力,这与其城市文化有相当大的关系。

一般人认为,郑州是清末民初依靠发达的交通条件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到20世纪中叶才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首府,在中华文明发祥的中原地带,其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其西侧的洛阳居天下之中,为中国十一朝古都,河洛文化发源于此,是华夏的源头及流传光大的中心之一。东有开封,为北宋首都,号称东京。后来长期作为豫省行政中心,一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北部的安阳也以殷墟而闻名世界,并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文脉绵长。

经过学术界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郑州商城遗址被考古发现,并逐步公认为是商汤之首都,郑州市辖范围古都群观点的提出,使大家对郑州悠久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源有了崭新的认识。1993年就有不少学者倡议,郑州应该列为中国八大古都,2004年这个倡议通过中国古都学会年会的学术讨论,成为大家的共识。

郑州成为八大古都之一,不仅准确地评价了郑州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的地位,而且为现代郑州城市发展创造了一个好时机。

郑州的悠久古都文化与灿烂的现代文明连接成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也成为创新现代城市文化的基因库。

郑州文化地位的抬升对其发挥省会城市的核心功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上节历史地理背景分析来看,郑州与洛阳的区位基础从大环境上来看基本一致,皆是依托嵩山与黄河,只是发展趋向稍有差异,这为郑洛联合找到了历史渊源与地理机制。作为商朝前期都城的郑州,与商朝后期都城的安阳,有一条政治脐带自然地连在了一起。开封更由于地缘近便,与郑州早已密切联合,现在已有学者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设想,并在实际工作中有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市现代已经成功地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为郑州市走向国际城市舞台开通了一条光明路途。

第三,大郑州建设文化战略的具体措施,是要做好以下四个层面的工作:

第一层面是加强科学研究,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详细的专题规划,大力保护与开发利用商都文化,不仅要把郑州市本体规模做大,而且要在文化与经济实力上做强,真正背负起中部崛起龙头的核心作用。

建议在郑州市文化局及郑州古都学会领导和组织下,招聘国内外学术界的力量,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行商都文化的深化研究,第一方面是考古钻探与发掘工作,以逐步搞清商都的具体布局,这是更好更科学地实施商都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础;第二方面是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显性与隐性的)的整合与评价,弄清36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郑州城市文化的源流发展、主要内容与特色精神,这是全面系统开发商都文化的基础;第三方面是古都文化保持与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以求古为今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创意,打通商都文化与现代文明连接的郑州城市文化脉络。

在郑州市城市更新扩展的过程中,坚持郑东新区的基本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区整合与重建,把郑东新区建设成现代化的商贸工业重镇,而旧城区也就是商都遗址为中心的现有城区进行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成为郑州未来城市的精神家园。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与创新的古今相通文化在郑州形成双轴心形制,这种旧城新区分离的城市建设策略,真正在实践中成功实施,将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前面,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的楷模。

第二层面是注重领导和组织郑州市管辖范围内古都群的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在统一规划之下保护与开发,创造条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层面是加强河南省四大古都之间的联合,现在郑州可以名正言顺地组织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城市间的文化建设与交流工作,这不仅是因为郑州为河南省首府,而且还因为郑州也成为八大古都之一,又位居各大古都的中心位置。我建议河南的四大古都每年可以在郑州定期召开1-2次学术讨论会,以“中国四大古都论坛”的形式,向外公布自己的文化研究成果和城市发展创意。

第四层面是古都郑州应该发挥居于全国中部的区位与交通优势,联络中国八大古都城市的学术界与领导层,利用中国古都学会在郑州设立“八大古都联络处”的条件,让古都郑州在全国大古都城市中发挥核心作用。在适当的时候,申请在郑州召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大会,扩大郑州在世界的影响力。

[1]安金槐《对河南境内夏商城址的初步探讨》,《华夏文明》第一集。

[2]赵青春《新寨期的确认及其意义》,《中原文物》2002年1期。

[3]《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4]张新斌《郑州大古都的年代学研究》,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

[5]席荣光、张丹等《中原城市群与郑州大都会建设的战略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16卷增刊。

[6](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