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3537700000026

第26章 新砦城址与启都夏邑问题探索(1)

马世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近年来在河南新密新砦村发掘出一处规模宏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新砦期城址,这是中原地区城市考古的重大收获,也为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该城址发现有城垣、城壕、外壕、内壕等多重防御设施,以及大型建筑基址和手工业作坊区,出土有许多高规格的遗物。新砦城址的始建年代已经进入夏代初期,很有可能就是启都夏邑所在。

一、新砦城址的考古发现

新砦城址位于河南新密东南18.6公里的刘寨镇新砦村,三面环水,南依双洎河,西濒武定河,东临圣寿溪河,地势略高于四周地面。经考古勘探和局部解剖结果,获知这是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和新砦期的大型城址,整个城址均掩埋在今地表以下,平面略呈方形,现存东、北、西三面城垣及贴近城垣下部的城壕,是为大城。大城北垣以北220米开外,另有一条人工与自然冲沟相结合而成的外壕,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6~14米、深约3~4米。自西向东有3处缺口,可能是供行人出入的通道。外壕仅见于城址北面,这是由于城址三面环河、北部与陆地相连的地貌条件造成的,故设置外壕以构成北面的第一道防线。

城址西南部地势较高,设有内壕,从而形成内壕圈占的小城(内城)。小城迄今尚未发现城垣,仅存西、北、东三面内壕,其中北内壕东西长约300米,西内壕中部有缺口,应为出入的门道。

东、西内壕的南部均遭破坏,长度不明。保守估计内壕所圈占的面积当在6万平方米以上。这样新砦遗址便是一处除城垣外,还设有外壕、城壕和内壕多重防御设施的古城。

新砦城址的东垣和北垣是利用自然冲沟的内壁修整、填土夯筑而成。其中东垣南段被双洎河故道冲毁,现存南北残长160米、深4米。北垣东西长924米、深5~6米。北垣所在位置,筑城之前是一段自然河沟。筑城时先把内侧沟壁修改成若干台阶状,再于台阶上堆土夯筑。龙山文化城垣自身存高即是自然河沟现存深度,约6.7米,南北现存宽度最宽9米。城垣下部夯层直接夯筑在沟内,夯窝稀疏,直径7~8厘米、深1~1.5厘米。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壕紧靠城垣外侧,城壕上部被新砦期城垣打破,城壕现宽1~3.65米,深6.95米。龙山文化晚期城垣废弃以后,新砦期的城垣直接建在龙山文化晚期城垣外坡之上,且打破龙山文化城垣外侧的城壕。新砦期城垣现存南北宽11.5米。筑城时首先将龙山文化城壕内上部淤土铺垫为新砦期城墙底部垫土,再倾斜堆积数层黄灰土作为下部垫土,然后于其上平夯灰褐色黏土层。该层土质紧密,夯层清晰,以椭圆形夯窝居多,直径一般5厘米左右,深1~1.5厘米。灰褐色黏土层之上再夯筑黄花土层,系分段夯筑而成,每层黄花土内均包含大量料礓石块和生土块,土质不如灰褐色土层紧密。黄花土层之上的墙体已被破坏殆尽。

城的西垣及其城壕系人工挖筑而成。西垣现存南北长470米、深2.5米,也是由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两个时期的城垣叠压在一起。其中龙山文化晚期城垣筑成内高外低的坡状,直接叠压在生土上。龙山文化晚期城垣废弃后,新砦期城垣以东高西低之势直接覆盖在龙山城垣之上,只是稍微向西拓展,就势斜夯为墙体外坡。

在现存的三面城垣当中,东、西城垣的南段已遭双洎河及其故道冲毁,按照复原面积计算,城内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

新砦期的城垣和城壕,后被二里头文化早期的一条大壕沟打破。这条壕沟走势大体与新砦期城壕相平行,只是略向内收。沟宽通常为15~20米左右,个别地段宽60~80米,深5~7米左右。

新砦古城始建于龙山文化晚期末段,废弃于二里头文化早期。整个城址总面积逾100万平方米。

城址西南部内壕所在地带,当为城内中心区。在中心区中央偏北部,今梁家台村东北的高台地上,有一座东西长50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建筑基址,该建筑基址上距地表1.2~1.5米,被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层所叠压,其本身又叠压和打破龙山文化晚期的灰坑,应为新砦期建筑遗存。虽然尚未完整揭露全貌,已经可以看出其平面大体为长方形,并发现了南墙和北墙。墙体皆夯筑,宽约40厘米,残高40~60厘米。墙内侧涂白灰。北墙基上发现个别柱洞,南墙体附近发现有倒塌的红烧土块。居住面下为若干层包含大量红烧土粒的垫土层。居住面上可见明显的踩踏而成的薄层,该基址很可能是一座宫殿建筑。

大型建筑以东约10余米处,为其附属建筑。现已发掘两座。

其中一座属中小型房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分东西两间,中间以隔墙相隔,但留有门道相通。墙体宽约15~20厘米,墙南侧为散水,北边被现代沟打破。

在中心区外,即梁家台村南端濒临双洎河的台地上,可能是手工业作坊区。2002年春天,在此发现多只鹿角叠放在一起的灰坑。表明这里应是加工骨器的场所。

除上述遗迹外,新砦城址内出土有大批遗物,其中不仅有子母口瓮、簋形豆、双腹豆、猪首形盖钮等制作精美的陶器,还有玉凿、铜容器等高规格器物,及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饰纹相类似的兽面纹、雕刻精细的夔龙纹等纹饰。城垣、城壕、大型建筑基址及高规格遗物,反映出新砦古城绝非普通意义上的一般聚落。[1]当前,学术界大都主张龙山文化晚期及新砦期属早期阶段的夏文化,新砦遗址则有可能是夏代早期的一个重要城邑。王巍先生在论及2003年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热点时曾经指出:“新砦遗址发现较早。前几年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新砦期遗存与河南龙山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自探源工程预研究将其设为专题以来,专题的承担者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该遗址的布局上。经过艰苦努力,确认该遗址面积为70万平方米。2002年在该遗址的中心部发现了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约相当于夏代早期的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又发现了龙山时期和新砦期的城壕和城墙的墙基。在该遗址周围,发现数个同时期的小型遗址,表明当时这一带存在着以新砦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新砦遗址可能是当时的一个政治中心”[2]。

关于新砦遗址的年代,经碳14测定,其龙山文化晚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200年~前1900年。新砦期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00年~前1750年。新砦龙山文化晚期城址打破龙山文化晚期文化层,其始建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偏晚阶段。按绝对年代计算,新砦古城的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年到前1900年间。[3]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王朝的始年定为公元前2070年。[4]从年代学的角度分析,新砦城址应为夏代早期都城。

二、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

据文献记载,夏启之居距黄台之丘甚近。《穆天子传》载:“〔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废。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启之所居,乃于启室。”郭璞注:“似谓入启室中。”另据《文选》卷十三谢惠连《雪赋》云:“姬满申歌于黄竹。”李善注:“姬,周姓也。满,穆王名,昭王子也。《穆天子传》曰:天子南游黄台之丘。大寒,北风雨雪,天子作诗三章,以哀人夫。”

由此可知,穆天子所游的“黄室之丘”,应作“黄台之丘”。黄台之所在,《水经·洧水注》云:“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冈,东南流经皇台冈下。”《水经·潩水注》熊会贞按:“《续汉志》,黄台县有黄台冈,黄、皇古通。黄台冈盖即黄台。”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一文对此分析甚详。

他说:《穆天子传》:“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废。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玉,皇人受谷。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丘(今本作黄室之丘,据文选注引改正),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郭璞注:“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启母在此化为石,而子启亦登仙。故其上有启室也。”按《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登礼中岳,见夏后启母石。”颜师古注引《淮南子》言:“涂山氏化为石,石破生启。”启之生地,传说虽在太室,但太室之北无黄池、黄泽,亦无黄台之丘。惟《水经注》云:“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岗,东南流,迳黄台冈下,注于洧。洧水又东,与黄水合。黄水出太山南黄泉。黄即《春秋》之所谓黄崖也。故杜预注云:苑陵县西有黄水者也。又东南流,水侧有二台,谓之积粟台。黄水又东南,经龙渊东南,注于洧水。”洧水先受赤涧水,次受黄水,黄水可指为《穆天子传》之黄泽,则积粟台非《传》文黄台之丘,黄台之丘可确指其即赤涧水旁之皇台冈。

洧水出于阳城山,与黄水所出之太山,正是一脉,而黄、阳二字,古音同部,意者洧、黄之间,即夏后启之故居。[5]“夏后启故居”的具体地点,丁山将它定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密县间”。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亦云:“禹之后,启居黄台之丘,在今河南郑州和密县之间。”[6]《水经·洧水注》杨守敬疏:“《地形志》,黄台县有黄台冈。即《潩水》篇所谓皇台七女冈也。 在今禹州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