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街角的老北京
3553800000008

第8章 闲趣儿(2)

您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我从小就住在这院儿里,这条胡同明代就已经有了,因为胡同里有一家有名的棺材铺,掌柜的姓尚,所以最初叫“棺材尚家胡同”,后来因为名字不雅才改成了官菜园上街,到这儿棺材已经有了。

由打官菜园上街再往南现如今是健宫医院,以前在医院马路对面儿是儒福里观音院,还有一座过街楼,也是全北京最后拆除的过街楼,要说起这座寺院主要承接的业务就是超度和停灵,您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这座观音院后来改成了自新路小学,我就是那儿毕业的。

从观音院再往南就是陶然亭路,那地方明清时期都是坟地,大概在1996年左右整修道路挖出了大量的棺材,您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那时候我上初中,此地是必经之路,我是亲眼得见。您说这一路南下是不是丧葬一条龙。

但是咱把话说回来,咱主要讲的还是菜市口,也许砍头的刑场对百姓来说更加刺激,所以人们反而渐渐忽略了菜市口的本职工作——菜市。

至此咱们这碗面连菜码都给您凑齐了,不知各位觉得味道如何?

探寻窑台

窑台,现如今说起这个名字估计知道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实在是因为陶然亭的“窑台涮肉”在北京城里也算是有一号了。要说起窑台涮肉起家也不过是这几年的光景,但是眼下分店也有好几家了。尾号限行的日子坐公交回家,40路大公共汽车经过陶然亭北门那条街的时候,我看到昔日的窑台涮肉,如今的招牌上已经赫然写的是北京窑台餐饮公司了,这家餐饮公司借用的“窑台”二字,其实历史颇为久远。

一进入陶然亭公园的北门,眼前便是一座土山包。因为我小时候就是在这儿玩大的,所以记不清有多少次逃票混进陶然亭了,但是眼前的这一座土山却从来没有好好看过它,因为土山脚下就是儿童游乐场,注意力早已被它吸引走了。我想生长在宣武区的孩子们,还没有谁没玩过大雪山呢!等到长大成人之后,再来到陶然亭,才开始注意眼前这座土山,这便是——窑台。

窑台是一座土山,高有三丈多,东西横亘一百多米,现如今进入陶然亭公园北门就能看到半山腰有一座亭子,亭檐下有一块匾额,写着“窑台”二字。绕过亭子走到山顶,是一座小小的庭院坐北朝南,院中有一块石头颇似古人造景所用的假山石,但它绝非是造景之用,而是窑台历史的见证——窑炼。院中有一块铜牌是这样注解的:“窑炼指烧窑时未炼成的砖块。此窑炼是1952年公园建园初始发现的,经首都博物馆赵其昌鉴定为唐代窑炼。进一步证明窑台作为窑址的历史,较之元代在此设窑厂要早得多,可追溯到唐代。”

到了明代的时候,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修建城池宫殿在北京设五大厂,分别是方砖厂、亮瓦厂、细瓦厂、琉璃厂、黑窑厂。《明史·食货志》记载“琉璃、黑窑厂,皆造砖瓦,以供营缮”。黑窑厂当年烧制的砖瓦其实并不都是黑色,那为什么叫黑窑厂呢?《日下旧闻考》中解释道“黑窑厂为明代制造砖瓦之地。曰黑窑,别于琉璃、亮瓦二窑也”,也就是说“黑窑厂”这个名字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窑厂。

现如今出陶然亭公园北门,马路对过儿就是黑窑厂小区,可见当年这一大片区域都是黑窑厂,而窑台只不过是黑窑厂的一部分。明朝末期在窑台之上建起了窑神庙,专门供奉窑神昆吾公,昆吾据说是中国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所以后世之人都把他供奉为窑神。

黑窑厂烧窑的历史一直持续到清朝,康熙年间随着其他窑厂被裁撤,黑窑厂也渐渐完成了自己烧窑的使命,但是窑台却没有闲置下来,而是成了南城登高远眺的一处好地方。黑窑厂被废之后,窑神自然就不用再去供奉了,于是在窑台之上建起了一座道观叫太清观,而在窑台下面又有三门阁、铁马关帝庙等庙宇,再加上窑台附近有宋仁宗年间的三圣庵,明正德年间的清慈庵,元代修建的慈悲庵,此处庙宇众多,自然成了文人雅士登高赏景、吟诗作赋的好地方。

窑台一年之中从春到秋都很热闹,春夏时节人们来这里登高纳凉,《燕京岁时记》中写道:“时至五月,则搭凉棚,设菜肆,为游人登眺之所。”秋天的时候,因为陶然亭在清朝时期颇有几分野趣,依山傍水,芦苇丛生,尤其到了重阳节,芦花随风摇曳,好似白雪一般,又正合了文人的心境,在清朝戴璐所著的《藤阴杂记》当中有这样的描述“黑窑厂登高诗充栋”,可见当时的情景。

因为宣南的会馆众多,所以很多进京赶考的举人在考试过后也经常来窑台宴饮聚会,雍正年间浙江省的举人甚至把窑台当成了固定的聚会之地。文人来得多了,自然会觉得烧窑的窑台不够文雅,于是窑台一度被写成了“瑶台”。游人多自然有消费的需求,乾隆时期窑台上建起了茶馆,供过往的游人品茶小憩。

民国时期,窑台又出现了特别的一景儿,很多清朝的遗老来到窑台行“禊礼”,所谓禊礼,字典中解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禊礼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这些清朝遗老的装束非常特别,夏孙桐在《乙丑江亭修禊》诗中写道:“北眄黑窑台,中峙岧峣。贵人乞丐装,高踞啜新醪。”夏孙桐又自己注解:“清季,有宗室贵爵,数人相与,敝衣垢面,日聚黑窑台上,谓之乞丐装,临散,乃盥沐冠带,鲜衣怒马而去,时人怪愕,以为亡国之徵。”也就是说这些清朝的遗老们去窑台的时候都是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形同乞丐一般,回家的时候又梳洗打扮一番,衣着鲜亮地骑马回府,路人看到都很惊愕,以为是国之将亡的迹象。溥仪1912年退位,这一年中华民国建立,而夏孙桐的《乙丑江亭修禊》则是作于1925年,可以看出对于清朝灭亡,这些前朝的遗老们心有不甘。

民国时期除了偶有清朝的遗老来窑台聚集,这里的常客还有就是梨园子弟了,因为当时的梨园界人士大多住在南城,窑台便成了他们每天吊嗓子练功的好地方,京剧界著名的戏班富连成的学员就经常来窑台练功,每天清晨窑台上咿咿呀呀之声不绝于耳,狂热追随的票友也会跟来一睹伶人幕后下的苦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2年陶然亭公园建立,窑台被划在了公园的范围里,但似乎它与京剧的缘分并没有完,每日清晨还是会有票友聚在窑台上过过戏瘾。1990年9月4日,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来到陶然亭窑台茶馆与票友交谈。

如今窑台因为紧邻公园里的游乐场,似乎被抢去了风头,我去的时候发现登临者甚少,山下游艺机的音乐声此起彼伏,山上却是冷冷清清。我写的这篇文章甚是粗陋,只是简括了窑台的历史,读者不妨在看过陋文之后亲临窑台,再去细细地品评一番。

地坛趣闻

说到地坛,北京人都不陌生,每年过春节北京城交通最畅通的那几天,地坛周围也免不了大堵车,大家奔这儿来都是为了每年一届的地坛庙会。要说北京的庙会最近几年也算是花样翻新,石景山的洋庙会,朝阳公园略带时尚味的庙会,但是总也拼不过北京城的两大传统庙会,南有1984年始办的龙潭湖庙会,北有1985年始办的地坛庙会。

其实要我说,这两大庙会每年也都差不多。就拿地坛庙会来说吧,每年都会在西门立一个生肖卡通像,说真的,如果不看这个生肖像,我真分不出这是哪一年的庙会。

但是年年雷同无所谓,老百姓依然会趋之若鹜,大家不图新鲜,也许出了庙会的门也会大呼没劲,但是年根儿底下不去逛一趟庙会就会觉得跟没过年一样,正如老舍先生在《赵子曰》里写到的:“所谓逛者就是挤,挤得出了一身汗,逛之目的达矣。”

作为庙会界的老字号,地坛也在思变,最近几年就依托自己本有的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恢复了祭地表演,若问我什么感觉,说出来也许有些得罪人,真是不敢恭维。

首先祭地本是中国作为农耕大国最直接的体现,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对于大地的敬重,封建社会贵为天子、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帝王,也会在特定的时节谦卑得像个臣子去地坛祭地、去先农坛亲耕,而如今把它演化为表演是否有些儿戏呢?记得有一年为了博取眼球,地坛搞了一次草根儿皇帝的海选,胜出者可以在祭地表演中饰演皇帝,我依稀记得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胜出了,这次活动更让我觉得中国传统的祭祀岂可如此儿戏。

其次祭祀的时间有待商榷,据鄙人浅学,祭地似乎是在每年夏至日举行,春节庙会期间举行祭地表演,会不会对本就渐渐淡忘历史的国人以更大的误导呢?

有人会说,历史也是需要大家了解的嘛!此话不错,但可以换一种方式,根据史料认认真真地排练一次祭地大典,夏至日如期举行,留存影像资料以传后世岂不更好。

虽然地坛庙会上的祭地表演我实在是不感兴趣,但每年地坛的春秋季书市,我倒觉得实在是功德一件,爱书之人成捆地买书以解对知识的渴望,表面上看他们是在买书,实则这是文脉的一种传承,不过办了二十多年的地坛书市在2013年也停办了,这是不是预示着当下社会越来越浮躁了呢?书本无人问津,网络开始兴盛,前几年博客盛行,大家还能看看博客里的长篇大论,这几年博客已然不再吃香,微博的势头盖过了博客,140个字似乎反映了人们的浮躁。对了!还有地坛相亲会,大龄未婚一族的父母们在这里翘首企盼的身影,以上这些都成了地坛的个性名片。

现如今咱们去地坛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雍和宫桥下往北就到了地坛南门了,但是您琢磨琢磨当年皇上祭地走的是什么路线呢?告诉您,绝不是这条路线!因为老北京在雍和宫桥的位置是北京的城墙,皇帝祭地都是出安定门往北进地坛西门,那才是地坛的主门,您现如今去地坛西门还能看见一座精美的牌楼,这也是进入地坛的第一座建筑物。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都是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不过现在那座牌楼是1990年为了迎接亚运会,按照乾隆年间的样式重建的。

地坛既然是皇家祭坛,咱们都知道皇家的专用纹饰就是龙纹了,按说这座牌楼如果布满龙纹也不稀奇,可偏偏这座皇家祭坛的牌楼上全是凤纹,莫非是哪位皇上妻管严吗?实则不然,中国的建筑无处不体现着阴阳与风水学,天为阳地为阴、乾为阳坤为阴、龙为阳凤为阴,所以有“天龙地凤”之说,所以这座牌楼绘的是丹凤图和牡丹图。

当年的皇帝进入地坛西门后一路往北,如今在地坛的北面还存留有一组建筑叫“神马殿”,几年前神马这个词在网络上曾经爆红,甚至在春晚上都加在了小品的包袱里,但殊不知明代北京早已有了神马一词,可是此神马非彼神马,皇帝一路从紫禁城来地坛祭地,进入地坛后皇帝的御马不能进入内坛,神马殿就是存放喂养皇家御马的场所。

地坛的主要祭祀场所就是内坛的方泽坛了,古人的宇宙观认为天圆地方,故而天坛的圜丘坛是圆形,祭地的方泽坛便是方形。方泽二字在《周礼》中有所记载“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方乃形状,泽乃聚水之地。但是如今游览方泽坛似乎未见有水,那您要仔细观察,在方泽坛四周有水渠环绕,为防游人坠落如今已经用铁丝网盖上了。方泽坛西南外侧有石雕的龙头,当年皇帝祭地时方泽是要注水的,水深可以到石雕的龙头,这样就形成了《周礼》中说的“泽中方丘”。

其实方泽坛的建筑讲究还有很多,例如它的形制和尺寸,方泽坛的平面是正方形,共有两层。据《明会典》当中记载,方泽坛上层方六丈,下层方十丈六尺,均高六尺。当然这里说的是周尺,一周尺合现在的22.5厘米,换算成现在的尺寸上层边长20.35米、高1.28米,下层边长35米、高1.25米。不知您注意到没有,这所有的尺寸都是双数的,前文说过古人把万物分为阴阳,天属阳地属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方泽坛的建制多用双数了。

不过如今能有这等闲心品读中华建筑之精髓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恐也不多,倒是每年庙会,只要花钱买三支劣质香,谁都可以上方泽坛拜一拜,还有庙会期间在方泽坛上的百姓卡拉OK,记得很多年前就已经十元一首歌了,这个让明清两代帝王收起霸气,让民间百姓觉得神秘莫测的地方,料古人万万想不到如今已成大众娱乐的场所。

封建社会的地坛是肃穆的皇家祭坛,现在一说地坛准得加上公园俩字,那地坛又是什么时候从“皇家祭坛”变成“卖票公园”的呢?

说起此事都要“归功于”一位皇帝,他就是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1923年的9月,日本关东发生了大地震,溥仪虽说还是皇帝,但是跟列祖列宗已经没法比了。日本人以关东大地震为由胁迫溥仪,必须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救助日本政府,无奈之下,这位末代皇帝只好把地坛钦点为对外售票的观光场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座古老而威严的地坛,才向寻常百姓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