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乾陵文化研究(三)
3561100000022

第22章 唐墓壁画与毕罕(1)

秦建明

色彩绚丽的唐代墓葬壁画,内容非常丰富,有赳赳武夫,也有妙曼仕女,其间器物仪仗、日月天象、山水楼台、花木禽兽,靡不尽有,可谓洋洋大观。这些壁画,不但是幸存至今的古代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古代多姿多彩的物质生活不可多得的资料。

由于时移世变,古今悬隔,许多古代的器物形制难明,甚至已经失传,给后人认识古代社会带来诸多隔阂。但通过壁画勘研古物,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使一些难解之谜,豁然而开。所以,细品这些唐代壁画,寻觅疑点,其间趣味良多。

唐懿德太子墓的壁画中,便绘有这么一种不明之器。此物似扇非扇,似球非球,一时难以名之。这种器物,也可以说是乾陵壁画研究中的一处难解之谜。今不揣浅陋,试为破解,提出其为古代的“毕罕”。

一仕女所持何物陪葬于乾陵的懿德太子墓,是一座号墓为陵的墓葬。其地面有高大的封土,周有垣墙,神道两旁,树立有成列的石刻,设施完备,地下墓葬结构长达100多米,是乾陵地区帝陵之外规模最大的墓葬。懿德太子墓中,绘有大面积的壁画,气势恢宏,人物众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历史价值。这处壁画,按其绘制位置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墓道壁画、前室壁画、后室壁画。这几部分,各有主题,其中墓道部分壁画,主要是表现墓主享用仪仗陈设与门禁守卫的景象。在墓道天井间的过洞里,左右两壁都绘有牵豹的豹奴多人,还有架猎鹞者,说明这是出猎的行列。豹奴之后为列戟图,再后为一组人物,其后左右壁各绘两名仕女,手中皆持一物,甚是奇怪。此物之形,长柄圆首,首部用纱巾包裹,并于首柄结合处打结捆扎。因其首部为纱巾所遮,无法观察其结构细节,因此,该物究竟什么结构,如何定名,其功用性质如何,均是疑问。

从形状上看,仕女所持之物外形有点像长柄圆扇,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扇。但令人疑惑之处是:扇子何以要包裹如此之严?因为同墓壁画中,既有长方形扇,也有圆形扇子,皆未加包裹,何以此物独珍,特加包裹?同时,扇有仪扇与实用扇之分,此处仕女所持物,其形既不同于仪扇,也不同于实用扇。可见,这件器具,其名目与作用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二毕罕本为猎具我们且从毕罕谈起。

毕、罕有别,各为一物,都是古代的捕猎工具,但两者结构和功能比较接近。先说毕。《说文》:“率,捕鸟毕也。”是毕还有别名,曰“率”。《诗·小雅·鸳鸯》记有用毕和罗捕捉鸳鸯的诗句:“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疏:“罔小而柄长谓之毕。”这里我们知道长柄小网的捕猎工具就是毕。古人用毕捕鸟,在《庄子·胠箧》中也有记载:“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1]《说文》曰:“毕,田网也。”[2]田就是田猎之意,田网就是打猎所用之网。

毕既是猎具,所以古代的皇帝出猎,随从就持有这些东西。《羽猎赋》描写汉成帝出猎时的情景,行伍中“荷垂天之毕”[3]。《吴都赋》也说吴王行猎所用之猎具中“毕罕琐结”,注曰:“毕罕,皆鸟网也。”[4]张平子《文选·思玄赋》:“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李善注:“罔车,毕星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毕字下注:“《小雅》毛传曰:毕,所以掩兔也。《月令》注曰:网小而柄长谓之毕。《鸳鸯》传云:毕掩而罗之。然则不独掩兔,亦可以掩鸟,皆以上覆下也。”[5]强调毕不但可以捕鸟,也可以捕小动物,还指出用毕捕猎时是用掩法,也就是“以上覆下”,这种捕猎动作,用今天的语言说,也可以叫“罩”或者“扣”。

王粲《猎赋》中有毕罕横击之语,“横击”指出毕另一种用法。我们可以用“扫”或者“兜”来形容这种长柄猎网的用法。或“掩”或者“横击”,我们大致可以想像出古人挥舞毕进行捕猎的状态。

古代毕的实物,目前似乎还未曾发现,但早期毕的形状,在古文字中却可以窥其仿佛。

毕罕的产生非常之早,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中已有其形。商代甲骨文“毕”字之形,下有一长柄,上部歧出两叉,叉间有网状之图象。此字别体甚多,有以手持此器物者,也有器前对准豕(猪)或鸟的[6]。

中国古代天文中之毕宿,其星形也象毕,共有八星,组成上边有口的丫叉形。《步天歌》说毕宿:“恰似丫叉八星出,毕口斜对五车口。”[7]西安交大西汉墓壁画中,绘有二十八宿与相关神话人物的图形,其中毕宿绘一人持如毕之星,网罗一正在奔逃的兔子,其毕星之形状也如同叉,与甲骨文形同。《特牲·馈食礼》“宗人执毕”郑注:“毕状如叉,盖为其似毕星取名焉。”[8]

从上面所引文献,我们可以知道,毕是用于捕捉小兽小鸟的工具。其结构是一柄长杆,上端装有小网,其形有叉形者。

毕字也可以当作动词使用,前引《诗经》“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就以毕为动词。

陈梦家曾对商代甲骨文中的狩猎活动进行过小结。所引之例中有“毕虎”(拾6.13)、“毕鹿”(前4.8.1)的记载[9],毕之字义他取孙诒让说,释为“擒”字。唐兰以此字像罕形,说其引申之义为擒[10]。以手持的小网,捕捉虎鹿这类大型动物,实有困难,所以释为擒比较合理。

下面再说罕。

罕与毕很相似,都是后有一柄的网具,所以两者常常连称。《汉书·扬雄列传》之《校猎赋》:“罕车飞扬,武骑聿皇。”师古曰:“罕车,毕罕之车也。”司马相如《上林赋》:“载云罕,掩群雅。”[11]张揖在注中干脆将毕罕作为一种东西,他说:“罕,毕也,前有九旒云毕之车。”罕虽似毕,但两者总当有所区别,否则不会有毕罕之分。宋玉《高唐赋》:“弓弩不发,罘(上四下干)不倾。”《说文》:“罕,网也。从网干声。”段玉裁注曰:“谓网之一也。”《吴都赋》注曰:”毕罕皆鸟网也。按罕之制,盖似毕,小网长柄。”[12]因文字史料有限,毕罕两者的区别在哪里,这里没有讲清。罕与毕之最大不同,当在其首部结构。

现代有一种捕虫网套,结构是在长柄上部装一个圆环,圆环上缚有编织的网袋或者纱袋。生物学者用此采集昆虫标本,可以在草丛里扫,在地下罩,也可以在空中套,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都与古代记载的毕罕相类。很可能,这种东西就是古代的罕,罕字的古体上部即从网。毕大约用于捕猎较大的兔鸟等,而罕,则是用来粘网一些更小的鸟或蝴蝶蜻蜓之类的昆虫。

古代为了获取食物,人类发明了毕、罕这两种工具。当进入农业文明后,毕罕又成了少数狩猎者的利器。当更加发达的农业时期到来时,它们在农业区域已经基本被历史淘汰了,但却有一些闲适之人依然运用着这些工具,并作为玩具而保留了下来。

《水浒传》中的高衙内,没事便领一群随从闲汉,拿着弹弓、吹筒、粘竿,游荡于郊外林间。这几样,都是捕猎工具,粘竿结构不详,也许亦为罕类。笔者儿时,便玩过用套来的蛛丝为网,去粘捕昆虫。

从这一点看,罕有点像扇子中的团扇,不过团扇是用纸或绢为质,用来扇风,而罕则以网为质,用来捕捉鸟兽昆虫。中国古代常常绘有美女扑蝶图,现代也表演用扇扑蝶的节目,如《采茶扑蝶》。扑蝶时,手中拿的都是扇子,但用扇子扑蝶并不容易,扑上也基本成了破烂的死蝶。只有用罕,才能扑到鲜活完好的飞翔昆虫。所以,以扇扑蝶,也许是仕女模仿用罕捕蝶的游戏。

作为捕猎工具,毕罕的上部多用绳丝结网。《吴都赋》“毕罕琐结”,注曰:“琐结,似琐相连结也。”[13]琐结,正是形容绳网的结构。

但除网之外,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材料,竹篾或藤条之类。云南的少数民族,旧时还使用一种竹编的长柄捕兽工具,其前边像一个小竹笼,开口向上,可以扣捉兔狸之类,应当也是毕的一种。北方旧时有一种拾粪的粪叉,用竹所编,后有一长柄,与前述云南之毕有点像。而在小篆中,粪字下部正好就是一个毕字。说明古代的毕罕,除绳网结构外,也有与这种竹编器物相像的种类。民间捞东西的炊具有一种叫笊篱者,其形也像毕罕。古文字中的篱本有鸟旁,甲骨文中有以毕形承鸟之字形,或释为篱。说明毕罕类器具的网部有竹、绳、丝、藤、纱等多种材料所制者。

从广义上说,今天的苍蝇拍,就是我们生活中还在运用着的罕。古时还有一种罗,也是捕猎工具,毕有时与罗共用,如“毕之罗之”。民间旧时用以罗面粉的罗,可能也与捕猎之罗有关系。有意思地是,唐代有一种食品,名曰“毕罗”,经考证,它不是包子,就是馅饼,总之,这是一种包裹肉或其他馅的食物,其得名,大约也与毕罗之裹捕动物有关。

明清时代,朝廷设有毕罕之职,专门用来进行秘密工作,编织网罗,监视官员。古代的牢狱之神名为狴犴,系一奇形神兽,面目狰狞,传说为龙子,往往绘其头于牢门。

扬雄《法言·吾子》:“狴犴使人多礼乎?”《音义》:“狴犴,牢狱也。”是狴犴也有网罗之意,狴犴可能就是毕罕的变化。

三仪仗中的毕罕毕罕从猎具演变为一种仪仗,何时发生这种转变,已经很难考证。我们只知道商末周武王伐纣,取得大捷的次日,排列盛大仪仗,进入商都朝歌,最前边就是威风凛凛的百人队,簇拥着高大的罕旗,作为先驱。司马迁在《周本纪》中写道:“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14]司马迁专门提到罕旗,且以百夫簇拥,看来,罕旗作为仪仗,在当时的地位就相当高。

秦汉时代,皇帝出行,前驱高扬“九旒云罕”,九旒云罕应当就是武王的罕旗之类。

《后汉书·舆服志》:“乘舆法驾,八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前驱有九斿云罕。”但这种云罕的具体形状已经难以考证。注中也称:“前史不记形也。”[15]在秦汉之后,云罕依然是最具代表性的皇帝仪仗,云罕开道,也是帝王的象征之一。杨坚想当皇帝,先逼周帝给予他天子仪仗与特权。《隋书·高祖纪上》:“丙辰,诏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16]隋王朝夺取周人天下时要借用这些仪仗,其后,李渊夺取隋天下时,也如法炮制,先逼隋恭帝下诏置云罕。《隋书·恭帝纪》:“五月乙巳朔,诏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金根车驾,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车,舞八佾,设钟虡宫悬。”[17]《隋书·文学列传》王胄奉诏和诗曰:“展軨齐玉轪,式道耀金吾。千门驻罕毕,四达俨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