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乾陵文化研究(三)
3561100000077

第77章 唐代韦氏家族婚姻关系研究(1)

李睿

门阀士族形态是西汉魏晋南北朝以降及隋唐所特有的历史现象。自公元2世纪末至9世纪末,历魏晋南北朝隋唐诸朝为其兴盛时期,前后凡七百余年。汉唐之际,门阀士族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时代的主角。众多的士族在中国中古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迹,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聚居于京兆杜陵的韦氏家族是中国中古史上一个延绵几个世纪、枝桠茂盛、精英人物辈出的门阀士族。韦氏家族亦是陈寅恪先生所谓“关陇集团”政权中的核心家族之一。韦氏家族的盛衰史是汉唐之际门阀士族兴衰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当时关中地区社会的发展演变。追溯西汉以来,尤其是隋唐时期士族的发展历程,认识这个群体在中古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韦氏家族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个案,对于中古社会史研究中士族家族的整体研究也是大有裨益。

一“去天尺五”——唐代的韦氏家族及其婚姻关系韦氏家族是汉魏旧族,“世为三辅着姓”[1],南北朝降及隋唐逐渐成为“关中首望”。

《新唐书》卷199《儒学·柳冲附柳芳传》引柳芳《氏族论》中评论唐代氏族之言论有:“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可见,唐时韦氏已是鼎盛之族,被唐人公认为关中六大“郡姓”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序云:“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其材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呜呼,其亦盛矣。然其所以盛衰者,虽由功德薄厚,亦在其子孙。”[2]从此番议论来看,是否“居相位”,既是“门族相高”、“不殒世德”的资本,亦是家族“盛衰”的主要标志。据《新表》和其他文献记载,李唐的高宗、武后、中宗、殇帝、睿宗、玄宗、顺宗、宪宗、文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13朝,韦氏家族先后有17人出任宰相[3],几乎覆盖有唐三百年的历史。则天朝韦思谦与其二子承庆、嗣立“父子并为宰相,世罕其比”[4]。韦氏家族中同时有三位以进士位至宰相,而同时期其他士族中以进士位至宰相者无过一人。《新唐书》卷131《韦凑传》载:“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祖叔谐,贞观中为库部郎中,与弟吏部郎中叔谦、兄主爵郎中季武同省,时号‘三列宿’。”而至中宗韦后朝,韦氏家族则发展至其历史巅峰。《旧唐书》卷102《韦述传》载:“议者云自唐已(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为最;明于音律,则万石为最;达于礼义,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现存唐人墓志中也有许多形容家族之盛的词句是以韦氏家族作为蓝本的。比如“自士庶族分,轩裳竸爽,稽于汉魏,洎于帝唐,较人物之华,考钟鼎之盛,繁昌枝裔,祥委德门,大为国桢,小为邦媛,无逾于京兆韦氏矣。”[5]又如描述泾王韦妃家族时称:“自汉及今,门为望族,男不卿士,女则嫔嫱,蝉冕鱼轩,与时间出,腾光简谍,昭晰纷纶。”[6]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唐代韦氏家族拥有其他任何士族所无法比拟的社会政治地位,当时有谚语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从中可见韦氏家族在唐时之盛。正因为如此,将唐代韦氏家族作为家族个案研究,对于更好地研究唐代社会史、家族史及其他相关研究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婚、宦是门阀士族保有其特殊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最足以构成士族标志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享有各种法律规定的政治、经济特权,其中门荫制度是最重要的特权。正是有赖于门荫制度,士族才成其为士族,绵延十数代而蝉联不断,历经数十、数百年而不衰。

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氏政权明确宣布摒弃以门资取士的制度,这是对二百年来门阀士族政治、经济特权的最沉重打击。隋唐承袭西魏北周之制度,不仅继续推行宇文氏不以门资取士的政策,而且还废除了清浊官的区分,这标志着确保门阀士族身份和特权的最后一道屏障也被清除了。

不过,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门阀士族,在其政治特权丧失后,其根深蒂固的社会地位却依然存在。中古时期门阀士族之所以形成,除去政治、经济、外族入侵的压力等外部条件外,主要凭借中华传统文化和血缘宗法家庭这两项内因维系,而尊卑嫡庶分明的宗法等级礼法与门第相当的大族联姻,又是支撑门阀士族数百年不坠的根本柱石。因此,这一时期的大族特别重视婚姻关系自不待言[7]。有唐三百年间,门阀士族依旧利用其优越的社会地位,通过婚姻等形式来获取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婚媾是门阀士族保持其贵胄地位、防止士庶混杂的屏障。汉人士族,无论南北都十分重视本家族婚姻,因为一旦婚姻失类,就意味着士族政治、社会地位的丧失。

唐人墓志中特别注重记载家族世系和通婚关系,士族家族成员的墓志文更是如此,以之与正史及其他典籍相结合,将使研究更形具体,故墓志仍为本文研究的资料基石。

笔者认真翻阅了近六千方墓志[8],统计出其中涉及韦氏家族成员通婚记载的墓志共有一百五十六方,几乎占全部墓志的百分之三,从中也可见唐时韦氏家族影响之大。唐代韦氏家族的婚姻圈,从现存墓志所见姓氏分布角度看,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参看附表。

二唐代韦氏家族婚姻关系之研究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并结合大量唐代墓志材料和其他传世史料,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笔者十分关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一)“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的李韦姻亲关系有唐一代,韦氏家族始终注重保持与李唐皇室非常密切的姻亲关系。尤其是在高宗武后朝至玄宗朝之间,是其与李唐皇室关系至为密切的时期。陈寅恪先生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一文开头写道:“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二期,而以玄宗时安史之乱为其分界线。前期之最高统治集团表面上虽为李氏或武氏,然自高宗之初年至玄宗之末世,历百年有余,实际上之最高统治者递嬗轮转,分歧混合,固有先后成败之不同,若一详查其内容,则要可视为一牢固之复合团体,李、武为其核心,韦、杨助之粘合,宰制百年之世局,几占唐史前期最大半时间,其政治社会变迁得失莫不与此集团有重大关系。”[9]陈先生的“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的论点确有高度的准确性。本文所检索到的大量墓志资料和其他传世史料中关于韦氏家族通婚情况的记载,完全可以作为此论点的确证。

韦氏家族在唐代前后共出过两位皇后(中宗韦皇后、穆宗宣懿皇后)、四位皇妃(太宗韦贵妃、太宗韦昭容、肃宗韦妃和德宗韦贤妃)和至少八位王妃,而韦氏子弟尚主者有九人之多[10]。笔者在翻阅大量唐人墓志和其他文献资料过程中,还多处见到韦氏家族成员与李唐宗室成员的通婚记载。以下是按年代整理的相关史料记载,并根据相关世系,指出韦氏家族成员所出自的房系:《新唐书》卷76《后妃传》载:“中宗庶人韦氏,京兆万年人。祖弘表,贞观中曹王府典军。”中宗韦皇后族属驸马房。

《新唐书》卷77《后妃传》载:“穆宗宣懿皇后韦氏,失其先世。穆宗为太子,后得侍,生武宗。长庆时,册为妃。”宣懿皇后韦氏族属,史书阙载,可能非韦氏着房着支。

唐乾封元年(666)十二月廿九日《太宗文皇帝故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墓志》云:“太妃讳珪,字泽,京兆杜陵人也。曾祖孝宽,周太傅、尚书右仆射、雍州牧、郧襄公。

……祖总,周骠骑大将军、右宫伯、京兆尹、河南怀公。父圆成,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郧国公。”[11]唐因隋制,皇后之下有贵妃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韦太妃族属东眷郧公房。

唐《唐故文容韦尼子墓志》云:“昭容讳尼子,京兆杜陵人也。曾祖孝宽,尚书右仆射、雍州牧。祖总,周京兆尹。父匡伯,隋尚衣、公。”[12]唐制,昭容为九嫔,正二品。唐太宗分娶韦匡伯与韦圆成兄弟之女为妃,可见在唐初,郧公房与李唐皇室保持着密切的姻亲关系。

《新唐书》卷77《后妃传》载:“肃宗为忠王时,纳韦元珪女为孺人。既建太子,以孺人为妃,后为良娣。妃兄坚为李林甫构死,太子惧,请与妃绝,毁服幽禁中。安禄山反,陷于贼,至德中薨。”韦妃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同书同卷载:“德宗贤妃韦氏,戚里旧族也。祖濯,尚安定公主。初为良娣,德宗贞元四年,册拜贤妃。宫壸事无不听,而性敏淑,言动皆有绳矩,帝崇重之,后宫莫不师其行。帝崩,自表留奉崇陵园。元和四年薨。”根据其他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韦贤妃在德宗为太子时为良娣,德宗即位后为美人[13],至“贞元四年,册拜贤妃”。韦贤妃之祖韦濯,族属驸马房。据史书记载,韦濯在韦后之乱时被诛。《旧唐书》卷51《后妃传》载:“……分遣万骑诛其党与韦温、温从子捷及族弟婴,宗楚客、弟晋卿,纪处讷,马秦客,叶静能,将作少匠李守质及韦氏、武氏宗族,无少长皆斩之。”然而,韦濯孙女仍能成为德宗之妃,并深得宠幸。可见《旧传》只是笼统说法,事实未必如此。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载:“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晋安公主为太宗之女,韦思安族属东眷大雍州房。

同书同卷载:“新城公主,晋阳母弟也。下嫁长孙诠,诠以罪徙巂州。更嫁韦正矩,为奉冕大夫,遇主不以礼。俄而主暴薨,高宗诏三司杂治,正矩不能辩,伏诛。以皇后礼葬昭陵旁。”新城公主亦是太宗之女,韦正矩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同书同卷载:“定安公主,始封新宁郡。下嫁王同皎。同皎得罪,神龙时,又嫁韦濯。濯即韦皇后从祖弟,以卫尉少卿诛,更嫁太府卿崔铣。”定安公主为中宗之女,韦濯族属驸马房。值得注意的是,韦濯为中宗韦后之从祖弟,却娶中宗之女,此为异辈婚姻。可见,唐时虽法律禁止异辈婚,但李唐皇室却带头破坏禁令。帝王、后妃、公主以及其他皇族成员婚姻中有不少异辈为婚的事例,这必然导致异辈婚禁而不止。异辈婚盛行,一方面是由于“关陇集团”的鲜卑化很深,另一方面其社会根源在于门阀制度所导致的士族婚姻圈范围过于狭小。

同书同卷载:“永寿公主,下嫁韦鐬。蚤薨,长安初追赠。”永寿公主为中宗之女,韦后所生。韦鐬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同书同卷载:“成安公主,字季姜。始封新平。下嫁韦捷。捷以韦后从子诛,主后薨。”成安公主为中宗之女,韦捷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同书同卷载:“韩国贞穆公主,昭德皇后所生。始封唐安。将下嫁秘书少监韦宥,未克而朱泚乱,从至城固薨,加封谥。”韩国贞穆公主为德宗之女,昭德皇后为王氏。韦宥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同书同卷载:“郑国温仪公主,始封汾阳。下嫁韦让。薨,追封及谥。”郑国温仪公主为宪宗之女。韦让《新表》中阙载,未详房系。但《全唐文》卷438载李讷《授卢弘正韦让等徐滑节度使制》。另,《唐会要》卷86载:“大中三年六月,右巡使奏:义成军节度使韦让,前任宫苑使日,故违敕文,于怀真坊西南角亭子西侵街造舍九间。”

同书同卷载:“义丰公主,武贵妃所生。下嫁韦处仁。薨咸通时。”义丰公主为穆宗之女。《新表》中并无韦处仁,而东眷彭城公房有“力仁,驸马都尉”的记载,或即处仁。

后人有关《元和姓纂》和《新表》的研究均未对此做出解释,尚待确证。

同书同卷载:“卫国文懿公主,郭淑妃所生。始封同昌,下嫁韦保衡。咸通十年薨。”卫国文懿公主为懿宗之女,韦保衡族属西眷平齐公房。

《全唐文》卷9《册韦挺长女为齐王妃文》载:“维贞观年月日,册命曰:於戏!惟尔兼太常卿扶风郡开国男韦挺长女,地胄高华,质性柔顺,是用命尔为齐王妃。”齐王为太宗之子李佑。《新唐书》卷80《太宗诸子传》载:“庶人佑字赞。武德八年,王宜阳,进王楚,又王燕,已乃封齐,领齐州都督。”后因谋反而被废为庶人。韦挺族属东眷逍遥公房。

《全唐文》卷22《封东光公主制》载:“故成安公主女韦氏,六行克昭,四德聿备,渐公宫之训,承内家之则。宜正汤沐之封,式崇下嫁之礼。可封东光公主,出降饶乐郡王鲁苏。”东光公主为韦捷之女,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全唐文》卷31《免鄂王瑶妃韦氏罪诏》载:“鄂王瑶妃韦氏,时标令德,作配藩邸。

……今因罪累,例如本族。有善不纪,何以劝下?其韦氏不须为累。”鄂王妃韦氏族属不详。

《全唐文》卷38《同陈王韦妃文》载:“维天宝四载,岁次乙酉,三月己未朔十九日丁丑,咨尔京兆府新丰县尉韦釜第八女,庆承华族,礼冠女师,是用命尔为陈王妃。”陈王韦妃族属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