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业绩课
361300000014

第14章 4月:执行到位,才能出业绩 (2)

“管不好就撤了它们,”狮王笑着说,“记住,管理无须事必躬亲,而是要信任下属,并充分下放权力。”

【课堂精讲】

授权是管理的重要内容。著名的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认为,不能合理授权是企业中层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所谓授权,就是指为帮助下属完成任务,管理者将所属权力的一部分和与其相应的责任授予下属。合理授权可以使管理者摆脱能够由下属完成的日常任务,自己专心处理重大决策问题,还有助于提高下属的工作能力和提高士气。授权是否合理是区分管理者才能高低的重要标志。

【课后总结】

事事亲力亲为,会让自己陷入忙碌、混乱、效率低下的怪圈。懂得合理授权,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中层管理者便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基层执行:照顾好自己的“猴子”

【课堂导读】

比尔·翁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背上的“猴子”。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管理者在走道上碰到一位下属,下属说:“我能不能和您谈谈?我碰到了一个问题。”于是,管理者便站在走道上专心听下属细述问题的来龙去脉,一站便是半个小时,既耽误了原先自己要做的事,也发现所获得的信息只够让自己决定介入此事,但并不足以作出任何决策。

所谓背上的“猴子”,其实就是员工的责任。而这个“猴子”往往是由下往上跳的:它原本是在部属的背上,因为中层或者高层介入后就跳到了他们的背上,而下属则变成了监督者。此后,下属会隔三差五地跑来问:“那件事办得怎样了?”管理者往往接收了基层应该看养的“猴子”,却在不知不觉中以为是自己要这些“猴子”的,因此,他收的愈多,下属给的就愈多。渐渐的,他就会被堆积如山、永远处理不完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这让管理的成效大打折扣。

【课堂精讲】

基层员工要照顾好自己的“猴子”,不要把自己该做的事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交给上级。员工必须明白照顾好自己的“猴子”的意义。因为只有员工照顾好了自己的“猴子”,中层才能照顾好他的“猴子”,高层同样才能照顾好他的“猴子”,这样才能创造出高业绩。

【课后总结】

作为管理者,要能够让员工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而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的工作,从而使整个组织持续良好地运作下去。

沟通协调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课堂导读】

沟通在提高工作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你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又丢给我一堆工作,实在是没道理”这样的抱怨,这时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会给老板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的工作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切不可保持沉默,而应该主动沟通,清楚地向老板说明你的工作安排,主动提醒老板排定事情的优先级,并认真聆听老板的意见,这样可大大减轻你的工作负担。

【课堂精讲】

沟通对于提高任何群体、组织以及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都十分重要。在世界各大商学院和商业研究机构对成功管理者的调查中,对于“什么是他们工作中最主要的技能”问题的回答的统计,“沟通能力”始终排在首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更要求大家不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户、供应商等频繁沟通。正确了解沟通的协作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如何在工作中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后总结】

在实现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遵从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提高沟通能力,在整体提高组织执行力的同时提高个人的执行能力。

第3周:操作性越强,执行越到位

少一点“应该”,多一点“怎么办”

【课堂导读】

执行到位,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要求。怎么执行才能到位?不要总说应该怎么办,而要表明到底“怎么办”。这个“怎么办”指的就是操作性。简单的操作步骤,执行起来能让人更加得心应手。操作性越强,执行也越容易到位。

海尔的执行之所以做得好,和他们强调操作性密切相关。海尔的员工手册中,将如何与人握手、如何递名片、如何掌握工作基本操作手段等都详细列了出来。这样一来,就将任务落实得极为具体。

【课堂精讲】

海尔的员工手册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个人必须每天反省的四个内容”:

1.为用户增值在哪里?

2.为企业增值在哪里?

3.个人增值在哪里?

4.应该警示和避免的问题:

1)工作中的自以为是

我们现在已经比别人好,出点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部下已做好,现在没问题了。

这件事我已经通报处罚,问题肯定解决了。

这个是某某提供的,他是专门负责此事的人,数据肯定不会错。

2)工作中的借口

我已经给部下安排好了。

我现在非常忙,没时间去管这件事。

这个问题是某某负责,我不清楚。

这个问题部下已经向我汇报了。

现在制度规定是这样,我只能这样做。

安排了,不等于听明白了、不等于记住了、不等于懂了、不等于认同了、不等于做了、不等于做对了、不等于习惯了、不等于落实到体系上了、不等于做好了、不等于成为SBU(战略业务单元,海尔要求每个人都要好好把握自己、经营自己,成为创新的、自主经营的SBU)。

海尔员工手册中指导员工用问题检验自己工作是否做到位,其细致和可操作的程度,让执行效果立竿见影。其中“不等于……”这一连串的否定,就是告诉员工,所做的工作只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才算执行到位,而不是交代下去,事情就做完了,执行就到位了。可见,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可以让下属直接找到执行的方向,使工作更有效率,执行更到位,有更好的业绩。

【课后总结】

少一点“应该”,减少员工的逆反心理,多一点“怎么办”,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方法,让员工直接找到执行方向,执行更有效率更出结果。

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课堂导读】

制订一个周详的计划,执行才有操作性。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会让执行者锲而不舍地去完成它。没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无法完成。当计划遭遇失败时,要记住这仅仅意味着你的计划还不够完善。拟订另外的计划,重新来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拿破仑·希尔才说:“你的成就绝对不可能大于你完善的计划。”

【课堂精讲】

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具体有哪些步骤呢?

第一步,依据自己定的目标写一份陈述。陈述要简单,但应包括以下方面:

执行的重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如何才能做到?

第二步,计划制订完、实施之前,要评估并作出必要的调整。计划开始实施后,再进行阶段性的评估。看看阶段性计划是否奏效,目标是否完成,如果没有,找出原因以及作出调整。为了防止制订计划时好高骛远,或者对实现目标缺乏勇气,导致没有信心去实施计划,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

1.不害怕失败

计划可能会成功也可能失败,认识到这一点,会减少烦恼。工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制订的计划也是不确定的。

2.制定的目标要明确

目前的目标不明确,不足以成为目标,那就这样试一试:“上级想达到怎样的效果?公司期望这项工作得到怎样的市场回报?团队期望我达到怎样的水平?我期望能证明自己什么样的能力?”这样你就可能会把目标细分到可执行的计划中去。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执行必须抓住工作的一分一秒,如 “我现在就去参加那个会议”、“我现在就去打电话”等。这样,你的长远目标自然能达到。

【课后总结】

在一项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先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依循计划一步步行动,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制定并优化执行流程

【课堂导读】

执行流程是影响执行操作性的一大关键因素。优秀的执行流程可以缩短执行的时间,简化执行的环节,减少执行中的摩擦,提高执行的速度和效率。戴尔公司的直销和按单生产的执行流程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直接接单生产、优异的执行流程,使戴尔的员工发挥出卓越的执行能力。接单生产是工厂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与其配合的零部件供货商也是接单生产,等供货商交货后,戴尔立即开始组装,并在装箱完毕几小时内就运送出去。这套流程能压缩从接到订单到出货的时间,让戴尔与供货商的存货都减到最少。和对手相比,戴尔的客户能及时享有最先进的产品。一个简化、出色的执行流程意义就在于此。

【课堂精讲】

制定并优化执行流程是确保执行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内容。

1.设计清晰简明的执行流程

流程如何设计,与工作的效率和执行力有很大关系,流程清晰简明,工作的效率就高,执行力就强;流程复杂烦琐,工作的效率就低,执行力就差。流程的优劣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执行力的发挥。要想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必须以清晰简明为原则,设计合理的工作环节与衔接程序。

2.流程量化

流程量化,是制定流程的核心内容,是确保流程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必要环节。依据标准对执行的现状与未来期望进行量化,从而可以确定执行的时间、速度、成本、收益等量化指标,这样便于执行的评估和考核。

3.流程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是通过设计一个标准的流程,作为现状的判定标准,以达到改变现状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内容包括流程具体步骤的确定、步骤中采用的方式的确定等。流程标准化的好处在于便于按照标准开展工作,避免执行的盲目性,降低因没有标准而造成的执行力流失。

4.优化流程

复杂的流程将严重影响执行的速度和效率。因此,组织必须简化流程,进行流程优化。流程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机构调整、减员增效,使流程有利于快速行动。流程优化的基本方向是:

1)工作内容由单纯性变为综合化。一些工作由原先几个人做变为一个人做,即将一个人做一项工作转变为一个人承担几项任务。任务的合一有利于企业与外界,特别是企业与客户的接触更集中有效。

2)减少控制与检查。新流程要精简结构,使原先被分割的活动联系得更紧密,必须撤销不必要的控制与检查的流程。

3)新流程可以超越组织界限来完成工作。工作单位由职能部门变为流程工作小组,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层组织可以大幅精简,从而使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

【课后总结】

执行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要对它进行有效性分析,加以改进。不断优化流程,才能不断提升落实效果。

掌握四大方法强化操作性

【课堂导读】

麦当劳对员工洗手的时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使用或清洁卫生间之后。

2.进入厨房和接触食品前。

3.休息后。

4.在清空垃圾箱或接触垃圾之后。

5.进行餐厅清洁工作后。

6.做了不卫生的动作之后。

7.接触染有病菌的表面或物体后。

8.和他人握手之后。

9.接触生的冷冻牛肉饼或生鸡蛋之后,在接触面包或汉堡以前。

所有麦当劳餐厅都安装了定时洗手系统,以达到洗手标准。这一系统能督促员工按时洗手,每小时至少1次,这样可降低由双手带来的潜在的食品污染,保证食品的卫生,并且确保执行到位。

【课堂精讲】

下面介绍四种强化操作性的方法。

1.KISS法

KISS法是美国在线公司的CEO凯斯提出的,即Keep it simple stupid,意思是让事情简单易懂。让事情简单易懂,是强化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任何复杂的事情都可以简单化,面对难度大的工作,我们可以用许多方法,使问题变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步骤,使一个大难题分解成多个较易解决的小难题,这样执行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2.用编码法强调操作性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编码能够让收银员面对超市千万种不同价格的商品,有条不紊地进行货币交换,简单且便于操作。在工作中,我们也能通过编码,使工作变得简单,便于管理,更具操作性。

3.以程序化强化操作性

执行程序化能告诉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对于执行很有效。

4.以定量法强化操作

定量对于执行到位是非常重要的。把具体目标定量化,将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明确到每个人身上,这样执行就容易到位。

【课后总结】

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目标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量化、分解和具体操作来实现的。执行越有操作性,就越到位。

落实型员工的五种核心特质

【课堂导读】

作为一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效地执行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有效地完成公司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牢固地确立强烈的落实观念,时时刻刻想到落实,时时刻刻注意落实。企业需要落实力强的员工,一个有进取心和事业心的人应该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落实型员工”,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发展要求,也是我们得以在企业中站稳脚跟、发展未来的重要保证。

【课堂精讲】

落实型员工通常具备五种核心特质:

1.创造力

目标的实现,依赖充满激情的创造力。创造力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许多条条框框。它就像是一台强劲的发动机,引领员工在公司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

2.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