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觉成就一切
361500000016

第16章 从“等活干”到“找活干” (1)

不等老板吩咐就能出色完成任务

每一位员工都有实现企业终极期望的潜能,可真正展现出这一潜能的人却少之又少。不等老板吩咐就做该做的事,这是一个员工在职场上出类拔萃的标志。

著名企业家奥·丹尼尔在《员工的终极期望》中这样说道:“亲爱的员工,我们之所以聘用你,是因为你能满足我们一些紧迫的需求。如果没有你也能顺利满足要求的话,那我们就不必费这个劲了。但是,我们深信,我们需要一个拥有你那样的技能和经验的人,并且认为你正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最佳人选。于是,我们给了你这个职位,而你也欣然接受了。谢谢!

“在你任职期间,你会被要求做许多事情:一般性的职责,特别的任务,团队和个人项目。你会有很多机会超越他人,显示你的优秀,并向我们证明,当初我们聘用你的决定是多么明智。

“然而,有一项最重要的职责,或许你的上司永远都会对你秘而不宣,但你要始终牢牢记在心,那就是企业对你的终极期望。

“永远做非常需要做的事,而不必等待别人要求你去做。”

这个被奥·丹尼尔称为终极期望的理念蕴含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前提:企业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漂亮出色。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的老板是谁,管理阶层都期望你始终运用个人的最佳判断和努力,为了公司的成功而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

每一个老板要找的人,基本上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即那些能够不等老板吩咐就可以出色主动地完成任务的人。当然,不同老板的需求因人而异,正如他们所招聘的员工的技能各不相同一样,但是,从根本上说,他们要找的是同一种人,即那些能独立自主地把事情做好的员工。无论他们的背景、训练或技能如何,他们都将成为老板最需要的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奖赏。

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姑娘到城市打工,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于是她选择了餐馆服务员这个职业。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能的职业,只要招待好客人就可以了。许多人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多年了,但很少有人会认真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因为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需要投入的。

而这个小姑娘恰恰相反,她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并且彻底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之中。一段时间以后,她不但能熟悉常来的客人,而且还掌握了他们的口味。只要客人光临,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她不但赢得了顾客的交口称赞,也为饭店增加了收益——她总是能够使顾客多点一两道菜,并且在别的服务员只照顾一桌客人的时候,她能够独自招待几桌客人。

就在老板逐渐认识到她的才能,准备提拔她为店内主管的时候,她婉言谢绝了这个任命。原来,一位投资餐饮业的顾客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投资与她合作,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而她则负责管理和员工培训,这位顾客还郑重承诺:她将获得新店25%的股份。

现在,她已经成了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板。

一个普通的餐馆服务员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本职工作之外,她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完善服务和实现服务的突破,而不是只做一些老板交代的事。相比那些只知道招呼客人的服务员,她完成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是不同的。她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收集了大量顾客的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改善服务质量,使服务更加人性化、亲情化和个性化,通过服务,她为饭店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赢得顾客的忠诚,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客户服务,解决某个问题,协助自己的同事,提出省钱的建议,想出好点子或改进流程,这些是每位员工天天都需要做的事。

如果公司的员工只做老板吩咐的事,老板没交代就不做,那么这样的公司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样的员工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今天,对于许多领域的市场来说,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变数、紧张的商业节奏,都要求员工不能事事等待老板的吩咐。

如今,上级和下属之间壁垒森严、泾渭分明的模式早已过时。今天的工作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是置身于其中的每一分子都积极参与的关系。在工作或者商业的本质内容发生迅速变化的今天,坐等老板指令的人将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员工必须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完成任务。

员工比任何人都清楚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再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顾客的需求。他们拥有的第一手资料和切身体验是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所欠缺的,因为高层管理人员距离问题太远,只能从报告中推断出大致的情况。只有各个层级的员工保持热忱,随时随地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公司才能对顾客的需求有更好、更及时的回应,才能在达到目标方面更具竞争力。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要我做”强调的是被动状态。在职场上,很多人一谈起工作就会不自觉地说“烦死了,老板怎么要我做这么多事情啊”,“太讨厌了,要我做这么多,我哪能做完”。在职场上,一说到“要我做”这三个字,很多人便自然而然带上了无奈或者厌烦的口气,好像他们做一切工作是被逼的。这些人就像只有发条指令,按动按钮就会动一动的电脑员工,而这样的员工,没有人会欣赏,更没有老板愿意接受。

而“我要做”则与之恰恰相反,“我要做”强调的是主动。有着这种主动思想的人,在工作中不是被动地等待老板的吩咐,而是自觉地找活干,自觉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不管何种公司,老板要找的人,基本上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即那些能够不等老板吩咐就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并主动找活干的人。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要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无论老板有没有吩咐,只要自己能做,我们就应该发挥主动负责的精神,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格林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代表。这是一项很让人头痛的工作,因为很多人都对保险业务员敬而远之,所以,格林的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

办公室的其他业务员整天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抱怨不停:“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待下去。”“那些投保的人,太可恶了,整天觉得自己上当了。”当然,这些人只能拿到最基本的薪水。只有在业务部经理的催促下,或者是“胡萝卜+大棒”的政策下,他们才有一点点进步,否则就是原地踏步或者在退步。

唯有格林和他们不一样。尽管格林对现状也不是很满意,薪水不高,地位不高,但是格林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与其说是放弃工作,不如说是在放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人强迫你放弃自己,除非你主动为之。因为格林还相信,努力是没有错误的,努力还会让平凡单调的生活富有乐趣。

于是,格林主动去寻找客户。他熟记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以及同类公司的业务,对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类公司的不同,让客户自己去选择。虽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险方面的常识,但是他们对保险业务员的反感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格林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主动在社区里办起“保险小常识”讲座,免费讲解。

人们对保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格林有了好印象。这时,格林再向这些人推销保险业务,大家没有反感,而是乐于接受。格林的工作业绩突飞猛进,当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格林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老板没要求他做那么多工作的情况下,他自觉去做自己能干的事情,主动找活干,从未放弃。正因为如此,他才比别的员工更快地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公司的奖励。

作为员工,我们应当沉下心来,把公司的使命当成自己的使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不要事事等待老板的吩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成就。

很多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在替别人工作,做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被动地工作,他们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时甚至趁老板不在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想法和做法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有两种人永远都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求,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求,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

在现代社会,虽然服从与执行能力相当重要,但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更受老板的重视。对每一个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员工。只有沉住气,主动进取,才能备受老板器重取得,卓越成就。

老板没要求也要自觉给自己提要求

在工作中,为什么同样的职位,有的人能干得很出色,而有的人却业绩平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能不能做到自我要求。

那什么是自我要求?很多人在面对工作时,老板要求做的,他们就做,老板没要求做的,他们绝不会做。也就是说,这种员工是典型的拨一拨就转一转,不拨就不转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