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3676400000032

第32章 哲学断想(3)

9.1 引言: 真与真理

为了使讨论尽可能摆脱始终徘徊于单纯的哲学工作者之间的自说自话的狭隘论域,本文尽量少用那些影响阅读的专业术语,把真理讨论的意义回归到生活世界,下面的言说尽量从个人的感受出发。

众所周知,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真理与指称问题是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和核心所在。那么这个角度只是凸显了真理问题在学术层面的重要意义所在,仅停留于此,人们还是无法关心真理问题,在内心深处会不屑地说:真理与我有什么关系,无非是一些搞哲学的人的一种思辩游戏而已。这是最为可怕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真理有关,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因此,本文倾向于从后者谈起。在这里需要先解决两个作为前提的问题:①什么是真和真理?②判别真理的标准问题。

真(true)真理(truth),至少在词性上说,前者是一个形容词,后者是一个名词,对于客观事物而言,本身是无所谓真与假,当说到真与假的时候,大多是处于命题的判断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任务,我那篇文章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这么说的根据是:语言和世界具有同构性,在这个预设基础上,科学研究的起点之处就是形成有效的观察语句,然后再由观察语句上升到理论语句。其实,这个过程里有维特根斯坦的洞见。大多科学家与常人的生活都局限在这个层面上,即有真假的判断,远没有达到对真理的体认的地步。那么真理是什么呢?很多教科书上都有,我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不过我是不满意这些说法的,这里不想就教科书上的东西过多浪费口舌。作为名词的真理,按照弗雷格的说法,一个名称的意义在于指称。如我们说到“苹果”,它的意义就在于指涉了现实中的具体苹果,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那么真理指称了什么具体的存在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十多年了,我无法说出真理在现实世界中指称了什么(“上帝指称了什么”与此类似),曾有一段时间我怀疑真理指称了一种观念实在论的东西。那么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悬置起来,暂且相信它存在,就如同波普尔的做法,他相信有真理的存在,但是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出现,即便出现了,我们也无法抓住它。也许,不用像波普尔那样悲观,把真理作为一种信念还是可以的。那么如何判别真与假呢(或者不严格地说真理)?

至少,笔者在课堂上曾对学生们讲过七种判别真假的方式:①符合论(这是最古老的判别真假的方式,亚里士多德曾有过专门论述,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大多以此行事);②融贯论(理论系统内部的无矛盾性、逻辑自恰等要求,是我们每个人在写学术文章时都会潜意识地遵守的规则);③冗余论(拉姆塞提出的);④塔尔斯基的语义真值论(通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的区分,这是很伟大的贡献,在科学上常用);⑤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就是真理,这话常被误解,甚至被庸俗化,以美国为代表);⑥反映论(我们大家都学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⑦还有一些组合的方式如基础融贯论(苏珊·哈克等人)以及符合语义真值论(本人就喜欢这种方式)等等。由此可见,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有很多种的,由于真理问题的复杂性,单凭一种方式是否可行,笔者不敢断言,不过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还是很有必要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真理?

9.2 此在的生存与在大地上

如果真理与人类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探讨真理问题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意义。我不想说真理有多么多么好,有时候真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如老虎照片的案例等)。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太多的惨剧,而这些惨剧中很多是以真理的名义开始的,正可谓“有多少罪恶都假汝之名”。记得鸿飞博士曾在可真先生的博文中留言:Men are born free,but every where they are in chains,对于老卢同志的这句话我是非常喜欢的,由此也带来了我与可真先生的最大共同点,即真理的本质与自由有关。自由是人类本质中最重要的价值规定之一,没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是无法践行的。从日常生活来说,真理为我们提供秩序和规则,而只有基于此的秩序和规则才能导致人的存在的幸福与满足的状态。相反,当整个社会的秩序和规则不是由真理提供的,而是由权力、金钱等提供时,那么我们又怎能奢谈自由、平等、博爱,那时就会出现权力决定一切、金钱决定一切的可怕场景(回忆一下奥威尔的《1984》就可以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了真理,我们可以按照一个共同的标准来决定社会的秩序和规则,而不是那些外在的因素,这时,人才是有尊严的存在者。按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说法,人是被存在本身抛入存在之真理中的,人在如此这般绽出地生存之际守护着存在之真理,以便存在者作为他所是的存在者在存在之光中显现出来。

坦率地说,我之所以与可真先生以及很多网友关注真理问题的讨论,是基于这种考虑:作为此在的人自从被抛入这个世界以来,就处于一种精神上的无家可归状态,而人作为终有一死的存在者,他渴望一种诗意的栖居,也许正如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所说,“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为了能够诗意地栖居,我们应该守护一些东西。回到一个老话题:语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语言的寓所中。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思想就是这个寓所的看护者。而思想是由语言承载的,因此,只要这些看护者通过他们的道说把存在之敞开状态带向语言并且保持在语言中,则他们的看护就是对存在之敞开状态的完成。通过这种努力,我们希望真理能够在言说中,为在大地上的人们提供一种慰藉和微弱的星光,毕竟在真理的天空下,生活还是值得人们为之努力的。也许,目前我们正处于一种非诗意的栖居状态,这大地上无数人仍然在天空下劳作,但是,在天空下就已然暗示了一种追求真理的可能性,因为那与我们的自由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绝不是哲学工作者之间的自说自话。上帝说要有光,而我们要说:让真理显现!行文至此,也不需要再浪费笔墨,真理界定了我们自由的可能边界。

尽管素昧平生,可真先生仍是我非常敬佩的学者,很多时候看到他一个人在呐喊,我相信他也在渴望听到回声和应答。虽然可真先生与我都是哲学这个大门类里的同行,但是,在这个领域内还是有一些不同学科划分的,我本人是搞科技哲学专业的,可真先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对于中国哲学笔者不懂,完全是门外汉,也没有能力与可真先生进行切磋,回到本行,也是勉强回答。另外,提及一点,可真先生关于“真理是以社会共识形式存在的”,笔者是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用一个判例来说明:即便不是以共识形式存在的也可能是真理。

不写了,临屏涂鸦,虽然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错误肯定不少,也不知是否把问题说清了,也许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把思的目光投向了一个长期被遮蔽的领域。

(20080217)

10.抵达与退却

(1)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我想历史上一定有很多人与我一样,在翻过一本书后,有些留恋或者厌倦的感觉,正如人生,回首往昔大凡与读一本书一样:有趣与无趣,谁又能在开始时就能知道呢,正如世事难料啊!抚摩书脊的当口,吸一支香烟,就如同老年人坐在树荫下,在灰暗的记忆中自由飞翔一样,生命无他。从第一页耐心地看到最后一页,许多日子已经消逝,对于此在的生命来说,已经没有了更改的机会,一本书让思想走了多远,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对抵达的渴望让生命显得丰盈,它支撑着我们坚持从一个文字跳到另一个文字。从历时性角度说,抵达与退却就是在时间的刀刃上心灵的舞蹈!

(2)文字有什么用?谁还看文字?书籍多了,认字的人也多了。可惜喜欢读书的人还是只有那么多。因为抵达是艰难的。所以恺撒在征服广袤疆域时曾说:“我来了,我到了!”我猜想在说出这句话以后,他的内心一定茫然得很: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当现实过早到来的时候,生命也走到了路的尽头,诗人海子在自杀前的一首诗歌中写道:如果人类走到了路的尽头,还将怎样?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抵达对于生命来说,只能是死亡!所以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

(3)对抵达的渴望让我们一次次拒绝了退却的冲动。问题是抵达指向哪里。人们嘲笑乌托邦的缘由正在于此。抵达是对理想的承诺,可是坚持承诺是要付出代价的。当我年老的时候,回忆今天,我敢于承认自己一直在兑现承诺吗?对于未来和过去我们都没有把握,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正因为今天在场,我希望自己没有缺席。

(4)我本人不太相信物理主义,尽管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被物理主义很好地解释。可是,如果坚信物理主义,那么就必然导致对还原论的崇拜。问题是,在还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遗漏了一些与心灵有关的东西,而正是这些被物理主义者遗漏的东西,决定每个个体生命的特质。比如两个同龄人,具有相同的物理构成,然而这两个人却具有不同的想法,即便是对同一个对象,两者也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相信感受性质的存在。

(5)真正的哲学关注的是抵达的学问。抵达哪里呢?可以是本体论上的存在,可以是认识论上的知识的最终基础,更可以是道德哲学上的至善,还可以是美学上的完美。其实,哲学远没有完成这些任务,所以哲学往往以一个时代的失败来开始自己的行程,以此换来更大的抵达的渴望。可惜今天我们又陷入了一个失败的时代,因此我们今天的哲学已经没有了抵达的激情。古希腊是具有强烈抵达倾向的年代,因此那也是人类哲学的黄金年代。

(6)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只有爱情还能体现人类对抵达的渴望;可惜这是一个没有爱情也不需要爱情的年代,因此这个时代在遗忘中重新定义了没有抵达内涵的爱情。在斯宾诺莎那里,爱还指涉了对永恒与恒常之物的爱,而今天早已省略了这种可能,也许称今天的爱情为后爱情更为合适,在这种背景下,抵达以另外的方式出现:退却!从婚姻中退却!

(7)所谓的故乡是只有在你离开以后才存在的一个概念。真实的故乡是指向心灵的,绝不是具体的地理坐标。我们需要这个没有心灵指称的对象,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故乡的存在,在遭遇碌碌无为的困境中,给庸常的生活提供了抵达的可能性,当可能性悲剧性地变成现实的时候,抵达迅速演变为退却,其实这种退却只是为了换来心灵中对抵达的可能性的期盼。德国作家黑塞在“二战”中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时候,所写的乡愁文字能够印证这种抵达的心境,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也能够印证同样的情怀。人生是需要期盼来支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同意我老婆的一个观点:我们是有家没有乡的人。正是这种状况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抵达的冲动。记得多年前与父亲喝酒时,父亲总是深情地回忆故乡的往事,我今天能够理解正是这些对抵达的渴望,让父亲坚强地陪我们走了许久!在内心里,我知道自己无路可退,真正拥有退却机会是很奢侈的事情,可惜我不具备,这就注定了对抵达的渴望,已经成为我前行中唯一感到坚实的基础。

(20060617)

11.在卑微的边缘,我们曾尝试理想地生活

(1)没有感觉是一种后工业化时代的技术病,制造一些想象是让生活新鲜下去的一种理由。我们都面临这种无奈,让女人猜谜只是一种被修饰过的中性隐喻。女诗人的细腻在于能够从日常生活的琐碎意象中寻找一些元素,打破平庸的平衡,让心灵感到一种刺痛或者抚慰,甚至还有一种莫名的惊奇与恐惧。这是一种本能,好在“我翻了个身/感觉还能动”。问题是想象的生活能否完全遮蔽这无处不在的寂寥与漫长,“但我总要错误地坚持/你那里的月亮比成都的圆。”(评小蝶诗歌三首)

(2)返乡永远是一个人或时代的乌托邦,他从寒冷中启程,希望心灵的牧场能在归来之前慢慢变绿,思想的羊群在无边的绿野上游荡与饮水;返乡需要对路途彻底的记忆,而记忆总像针一样刺痛那些为了生存而伪装起来的坚强。在天亮之前,在鸡鸣三遍之前,故乡是否会无情地抛弃我们!是啊,“今夜,谁长吟于/众神撤离的天堂/抵达了无人之境”。为了抵达救赎或者朝圣的道路,我愿意隐藏所有语言的出口。因为“伟大之思忍受着鞭刑/他要穿过不仅一个黎明”。(评徐达诗歌五首)

(3)为了熄灭内心中最原初的烈火,让远离平静的光亮仍然燃着。在隐秘中,心灵清点着心情颜色的变化。在安静的背景下,回忆那些无人知晓的曾经汹涌澎湃的想象。“我已准备好在天黑后出门/将一棵奇迹般疯长的杏树推倒/然后钻进杏核里说:我仍然是安详的。”在没法丈量的寂寥中,“烟灰缸多次被擦亮,多次又被擦亮/它不安地停在里面,从红到灰,从灰到白”。(评郭蔷诗歌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