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说,除了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之外,2~5岁的孩子心理发育正处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在逐渐地发展,在这个阶段里,只要稍不留神,孩子就可能形成过分自我主张、忽略他人意见的习惯或凡事没有主张的习惯。但是,父母不要过于紧张,只要在生活中不太严厉也不太放纵,适度地给孩子一些决策的空间,孩子就会养成既和父母交流又能自己作决策的习惯。
也就是说,对于怎么作决策,孩子比较好的习惯应该是既要有自己的主见,又能吸收父母的合理化意见,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些合理的调整。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不至于固守己见。下面介绍一下培养孩子这个好习惯的几个着力点: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大道理的执行能力
一般来说,讲道理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可是,不少父母却都感觉到讲道理没有用。
每天吃过晚饭后,小凡就会一直看电视,直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结束为止。妈妈给他讲道理说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小凡总会认同地点点头,接着对妈妈这样说:“我再看一小会儿就不看了。”妈妈就答应让他再看一会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妈妈只好继续给他讲道理,而小凡仍然“粘”在电视机前面。
人们都明白,道理和实际的行为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拉近这个距离。遇到事情只讲大道理,却不让孩子具体去操作,这是父母的常见误区,这样做的作用是怂恿孩子学会狡辩。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小凡,他明白妈妈的建议原来是可以当做耳旁风的,于是他口头上不反抗妈妈的建议,行动上却不去执行。我们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软抵抗”策略,这种做法比较隐晦,父母需要识破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孩子的执行能力。如果故事中的妈妈能让小凡对“一小会儿”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那么他就没有狡辩的余地了,也就知道该如何去执行妈妈的建议了。
其次,要提高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孩子受思维刻板和生活经验的局限,不能理解在不同场合不同人们的行为需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从而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推理能力,并会因此使父母陷入矛盾的局面,达到为自己辩护的目的。
和很多小孩一样,然然吃饭的速度一直很慢,常常是妈妈快要去上班了,她还吃不完。于是,妈妈总是要催促然然快点儿吃饭,否则妈妈上班就要迟到了。可是然然却说:“你不是常说,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吗?”于是她仍然慢吞吞地吃着饭。妈妈虽着急但也没办法。
在这个例子里,细嚼慢咽和妈妈准时去上班都是对的。不过,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然然固守了前者,而忽略后者,这就是我们说的孩子思维刻板的表现。实际上她是可以加快吃饭的速度帮助妈妈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因为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她没有调整自己的行为。对此,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妈妈不能迟到,你要快点儿吃饭”,这样,孩子接受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建议,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而不会误事了。
再次,对孩子的建议要多使用肯定句
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的口头禅是“不”,他要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既然这样,父母就要尽量避免说“我们现在吃饭好吗”等话语,而是用直接传达的方式,如“我们该吃饭了”。如果有时候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要先提供否定词再提供肯定词,比如:“我们要见一个阿姨,你是不叫‘阿姨好’还是叫‘阿姨好’?”一般来说,按照孩子理解和记忆语言的特点,他们常常会选择第二个方案。
最后,不要在“薄弱之处”放弃原则
孩子的发展一般不会很全面,他们总会存在某一方面的薄弱之处,比如有的孩子在其他方面都很好,但是吃饭总是让父母很费神;有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但是不愿意弹钢琴。于是,就有这样的现象,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多弹一会儿琴,不惜答应孩子提出的交换条件,甚至是无理的要求,父母的“哪根神经最脆弱”在这种时候被孩子一览无余。长此以往,他就会抓住父母的弱点进行对抗,而不再理睬父母的合理化建议了。这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影响其决策与判断能力的。因此,在孩子的“薄弱之处”,父母也不能妥协,要坚持基本的原则。
总而言之,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不要武断地告诉孩子什么行、什么不行,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相信孩子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不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说话
许多家庭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成人与孩子沟通的钥匙,不是只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父母和孩子每人手中都有一把,最重要的是父母手中的钥匙。父母要想和孩子很好地沟通,需要学会一件事:要经常从孩子的立场上来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和决定事情,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专家们如是说: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倒不如好好地和孩子对话。
如果父母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这就是孩子的幸运了。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如朋友一样,而不是显示出高高在上的权威。
很多人都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拒绝命令的方式,平等地和孩子说话,这样才能作真正平等的交流。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我们身边的一些事实也表明,当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命令式姿态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只能使孩子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跟孩子说话,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有一天,女儿莉莉回家晚了,罗霞帮女儿拿下了肩上的书包,并且陪女儿吃饭,告诉女儿这是特意为她准备的。罗霞对莉莉说,她已经站在窗口往下看了很多次,盼着女儿回来。莉莉说,她放学以后陪同学去买东西了,所以才回来晚了,并且很真诚地向妈妈道了歉。
罗霞说:“莉莉,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也相信你不会给自己惹麻烦,但是妈妈很牵挂你,担心你遇到交通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别的什么事情。以后,你要晚回来,最好先打电话说一下。”
莉莉高兴地亲了一下罗霞的脸,说:“妈妈,你真好!”
罗霞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孩子的过失,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她人格上的尊重,感受到她与父母在地位上的平等,所以,罗霞提出的建议孩子是完全会认同并答应的。可是,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父母喜欢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且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讲话,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思想水平线上,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平等地和孩子说话,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
现实中还有一些父母,他们在家里总爱摆家长的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常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去,把我的眼镜拿来!”“走开,不要动那本书!”“去睡觉,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说话的当时觉得够威风、够痛快,可是这些父母会逐渐地发现,孩子慢慢地就不吃这一套了,然后就会将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全当做耳旁风。
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的父母,应该了解这样一点:命令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命令并不比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更有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名著《家庭教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陈鹤琴的儿子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当毡毯玩。陈鹤琴看见后,就考虑是立刻去把破棉絮夺下呢,还是让他在玩中获得一种经验,或者命令他将棉絮丢掉,以其他的东西替代。思考了一下,陈鹤琴觉得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比较好,于是就对孩子说:“这破棉絮是很脏、有气味的,我想你一定不会要的,你会要一块干净的吧,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吧。”孩子听了,果然很高兴地跑去找妈妈了。
陈鹤琴在事后总结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这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到恶言。大多数父母看见小孩玩肮脏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把它夺过来,而且还要骂他,甚至于还要打他。其结果是,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欢父母了!”
可见粗暴命令的方式,还易于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对立。
命令让父母的教育行为无法留下回旋的余地。
我们见过这样的例子: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觉,偏偏孩子会置若罔闻,只管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时也没有办法。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就觉得不听父母的命令也没什么,下次他就更不会听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不妨对孩子说:“这东西真是好玩呀!可惜时间不早了,乖孩子应该去睡觉了。要不你再玩5分钟就去睡觉,好吗?”这样既夸了孩子乖,又用征询的口气同他说话,孩子感觉受到父母的尊重,也许到不了5分钟就乖乖地睡觉去了。而且这样为父母留下了余地,即使孩子暂时不听话,也不至于让父母为了自己的威严而去与孩子大动肝火。父母一旦向孩子发出了命令,就一定要让孩子服从,否则不利于以后的教育。
此外,对孩子用命令的口吻说话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父母总是用命令的口气支配孩子的行动,会使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退缩的性格,并且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也有可能会走上另一个极端,孩子经常与父母对着干,逆反心理增强。所以,为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父母一定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千万不要用命令的方式。
让孩子自信而不自负
自信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指的是一个人信心十足,永远对自己有信心。而自负就是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人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意志、自我情感体验。人评价自己,要靠自我认知,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负。
自负的人让人感觉他很“牛”。而自负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有时候表现为狂妄,有时还表现为看不起身边的人。
而自信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往往靠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会引导人的判断。一个判断,不仅决定你在一件事情上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它就是你走向哪个方向的分界线。在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人只因一念之差,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父母可以给孩子举出很多关于自负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和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感觉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让年幼的孩子明白什么是自信、什么是自负,那就可以举一些例子。例如:
有一只小老鼠,它发现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很高大,于是,就认为自己是动物界里最大的动物。但是妈妈告诉它,有一种动物叫大象,比它们要大得多,小老鼠不相信,就跑出去找大象,要和它比试比试。一路上,它遇到好多动物,比它大得多,它却都不放在眼里,它根本没有想过世界上能有谁比它更强大。
终于,它遇到了大象。
“你是大象吗?”目空一切的小老鼠倾尽全身的力气高声喝问着。
大象往四面张望了一下,什么也没有看见。当小老鼠跳到一块大石头上的时候,大象才发现了它。“是的,我是大象。”它声音沉重地说。
“你胆敢嘲笑我,无视我的存在!而且你还吓了我一跳!”小老鼠用小爪子拍打着石头,大声地尖叫着。但是它发现自己没有发出想象中雷鸣般的声音。
小老鼠的愤怒并没有引起大象的任何反应。大象泰然自若,无动于衷,它不慌不忙地吸满了一鼻子水,把水喷向狂妄的小老鼠。一股巨大的水柱把小老鼠从石头上冲了下来,它灌满了一肚子水,几乎被呛死。
小老鼠终于醒悟过来,勉强地爬出了水洼。它完全没有料到和大象的决斗竟然会这样收场。它一跛一拐地回到了家。从此它知道了世上有许多比它强大的动物,它再也不敢自命不凡、自我吹嘘了,它再也不对着那面宝贝镜子孤芳自赏了。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了,它一直照的是一面哈哈镜。
自负的小老鼠看到哈哈镜里的自己,就以为自己真的像镜里的影子一样高大强壮。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这样生动的故事可以打动孩子,也可以让他明白自负是没有好处的。当然,也可以从正面告诉孩子怎么做到自信,怎样让自己成长得更快,而且父母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表率。
一位哲人说:“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