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3697100000004

第4章 前言(2)

这本书初版于1931年,读起来引人入胜。书中描写了他们在遥远的喀什噶尔小小的欧洲人圈子里的日常生活,也描述了凯瑟琳本人如何把那个他丈夫和亨德里克斯神父蜗居的有点像修道院的住处改造成了一个家,一个像英国人的家(她甚设法从英国带去了一架小钢琴,经俄国运到了喀什噶尔)。这本书中的多处描写妙趣横生,令人爱不释手;同时,书中有的叙述,又令人感到世事的冷酷,如记叙他们一家在1914年离开喀什噶尔回国途中,骑马翻越天山山脉时看到的惨烈情景:

我们的马先看到了这幅惨景,开始,它们的鼻子里发出了哼哼声,然后,躁动不安起来。接着,我们看到在前方不远的一条阴暗的山谷里,一个驮队,包括人和马,都被冻死在那里。马匹依然直立在地面上,已被冻得僵硬。他们可能是碰上了一场暴风雪才遭到这样的厄运。秃鹫们正爬在他们身上,津津有味地干着它们惯常的老勾当,把人骨和马骨上的肉叨得干干净净。我们慢慢地走过那些尸骨旁边,离开了那个确确实实的死亡之谷,把这个命运悲惨的驮队丢在了身后。但是,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惨状留给我们的记忆,一直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中……

但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过分省略之处。马嘎特尼夫人提到了在沙漠中如何发现藏于那里的一件件神秘的古代文书,他丈夫和彼得罗夫斯基如何开始收集这类文书,从而引发了奥利尔·斯坦因爵士和其他人对鲜为人知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明遗址的考古挖掘。然而,她在书中没有涉及由此而引发的马嘎特尼和彼得罗夫斯基这两个对手接到各自的政府关于收集一切可能得到的文物的训令后,为从当地找宝人手中买到类似的文书而展开角逐的情况。

马嘎特尼收集到的文书,包括许多先前鲜为人知的文字写就的文书,陆续都送到了大英博物馆。但是,好景不长,为马嘎特尼和彼得罗夫斯基同时提供这类文书的当地一个主要文书贩子,名叫斯拉木阿洪,竟然决定利用这两个人之间为争夺文物而进行的角逐。开始,斯拉木提供的都是真品,但后来,他很快就向这两个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他本人绞尽脑汁炮制的”“古代”文书,这样,他就不必冒着危险长途跋涉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找这些东西了。

终于,奥利尔·斯坦因爵士揭露了斯拉木阿洪的真面目(有关内容可参考《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古代和阗》等书中的一些章节。)。斯坦因对这个人提供的文书产生了怀疑,设下圈套迫使这个文物贩子招认了他伪造古代文书的全部勾当。斯拉木阿洪伪造的文书同时欺骗了彼得罗夫斯基,这或许对马嘎特尼有些慰藉。但是,斯拉木也蒙骗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英国研究亚洲的学者——鲁道夫·霍恩勒博士(?霍恩勒是德裔学者,以识读出“鲍尔古本”而知名。)。他为了解读那个目不识丁的文书伪造者炮制的“文字”,白白浪费了五年的光阴。

乔治·马嘎特尼爵士以罕见的忠诚和才华服务于自己的国家,多年来,实际上是他独挽狂澜,只身成功地抵消了俄国对喀什噶尔这个战略要地的政治影响,他不仅受到中国人及其治理下的穆斯林们的爱戴,而且也得到了现在这场冷战的先驱——那时的英俄大角逐中他的沙俄敌人的尊重。

至为不幸的是,由于马嘎特尼生性不喜张扬,他没有为后人留下回忆录。因此,凯瑟琳的这本书,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引人入胜的优点外,又具有书外的重要性。然而,我们颇为幸运的是,作为驻喀什噶尔的英国代表(后为总领事),马嘎特尼为我们留下了他写的官方日志及其他情报报告。现在,这些都藏于大英图书馆印度事务档案部。这批档案文献,向研究当时英俄大角逐的学者们公开开放。正是主要依据这批档案文献,马嘎特尼的继任者之一,曾担任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的克莱蒙特·斯科拉因爵士,与一位现代历史学家帕米拉·南丁格尔博士合作,合著了《马嘎特尼在喀什噶尔》一书。在这本书中,他们把马嘎特尼在秦尼巴克漫长的工作、生活经历汇纂起来。这本书于1973年由麦苏恩出版社出版,但现已绝版,很难买到了。

俄国革命爆发后不久,马嘎特尼到被布尔什维克统治的俄领中亚地区执行公务。这是他最后一次到这个地区。这次公务结束后,他于1919年便从英属印度政府退休了。退休后,他与夫人定居在英吉利海峡中的泽西岛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了该岛,在德国占领期间,他一直生活在泽西(泽西是英吉利海峡中靠近法国诺曼底海岸的几个海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岛,1945年5月19日去世,是年七十八岁。德国投降后不久,马嘎特尼夫人回到英格兰,与长子艾瑞克夫妇住在英格兰南部多塞特郡的恰明斯特,1949年在那里去世。

中国革命的浪潮席卷新疆时,她心爱的秦尼巴克的命运发生突变,但她没来得及得知这个消息就去世了,省却了她一番悲伤之苦。原俄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今天成了官方招待所;而马嘎特尼住过的秦尼巴克,江河日下,成了供长途汽车司机落脚休息的旅店,长年失修,破败不堪。(马嘎特尼夫人及其继任多年苦心照料的那座美丽的花园也不见了。曾一度在喀什噶尔辉煌过的英国总领事馆建筑物,现在已破损衰败,仅仅作为大英帝国过去的辉煌岁月留下的一曲令人伤感的回声而存在于那里。)

虽然马嘎特尼夫人是秦尼巴克的第一位女主人,但她并不是纪录当时英俄中亚大角逐中这个英国前哨阵地辉煌岁月的唯一一个人。她的两位继任者,都写过关于那一段岁月的著述。但是,与马嘎特尼夫人在那里度过的漫长而愉快的十七年相比,她们在秦尼巴克度过的时光很短暂。其中一位,伊拉·赛克斯,在马嘎特尼一家1914年回英国度假期间,随代理马嘎特尼职务的哥哥一道住在秦尼巴克。她写了一本书《穿越中亚的沙漠与绿洲》,她哥哥为这本书增写了几章关于这个地区历史、地理和民情风俗的内容。这本书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于1920年出版,现在已很难找到了。另一位是戴安娜·西普顿,她丈夫艾瑞克·西普顿在二战后曾任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她写的《古老的土地》一书描写了他们在喀什噶尔的生活。1950年,霍德尔·斯达顿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也已绝版多年了。

另外,还有四本书记叙了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的人员在秦尼巴克的工作和生活。1926年,克莱蒙特·斯科拉因爵士出版了他写的《中国中亚》(由麦苏恩出版社出版);九年后,珀西·厄瑟顿上校写了《在亚洲腹地》(由康斯坦布尔出版社出版)一书,这本书记叙了俄国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影响波及这个地区的最初岁月的状况。最后一位是艾瑞克·西普顿,他写的第一本书是关于他本人在喀什噶尔及其周围地区的经历,书名为《鞑靼群山》(由霍德尔·斯达顿出版社出版)。但这本书主要是从登山者的角度写的。后来,他写了自传——《那个未旅行过的世界》,也由霍德尔·斯达顿出版社出版。

此外,凡是在新疆旅行、探险过的人,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都在著述中记录下了秦尼巴克这个天涯孤旅之家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及他们在那里受到欢迎、款待的情况。秦尼巴克名扬四方,到过这里的人不能不为它写点什么。现在,马嘎特尼夫人及其继承者在秦尼巴克创建的一切,恐怕已所剩无几了。但是,在现代中亚文献中,秦尼巴克肯定占有不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