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殊遇,李泌并不志满气骄,而是竭心尽力辅助肃宗,在平定乱军,收复两京以及朝纲建设上,都建有不可替代的功劳,实际上是肃代两朝的开朝元勋。
平定安史之乱后,肃宗返回长安,李泌不贪恋恩宠与富贵,向肃宗提出要退隐山林。肃宗不同意。
李泌说:“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听臣去,免臣于死。”
肃宗问:“何谓五不可留?”
李泌说:“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
肃宗听后知挽留不成,只好听其归隐嵩山。
李泌在其官位极其显赫之时,激流勇退,后人看来不免有些惋惜。但自知官场风云变幻莫测、高处不胜寒的李泌作出归隐的决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种身受宠荣却不沉迷其中,对之冷眼看待的气度,让后人心生敬佩之情。
[总结]
地位显赫,冷暖自知;身处荣华,安危自思。真正的智者都明白一个道理——名和利都是虚的,而自身的平安才是实的。李泌坚持以布衣平民的身份参与政事、辅佐皇帝,就是因为不愿意卷入政治的旋涡中。官场看似风光,实则凶险重重,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这便是他功高而不愿居官的重要原因,只有低调做人,才能平安无事。
清代名臣曾国藩的保身之道
曾国藩是清代的“中兴名臣”,其统领湘军剿灭“太平军”立下了盖世功勋,有“再造大清”之功,因此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曾国藩深懂保身之道,攻下太平军的老剿金陵之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可说是如日中天,达到了极盛。曾国藩被清廷封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其弟曾国荃也被封为一等伯爵。其余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都论功封赏,无一疏漏。
当时,湘军人物官居督抚高位的,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全在湘军将领的控制之下,其实力远远超过朝廷的清军。
“树大招风”,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随之而来。
曾国藩说:“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之旗帜。外间疑敝处兵权过重,权力过大,盖谓四省厘金,络绎输送;各处兵将,一呼百诺,其相疑者良非无因。”
曾国藩虽有足够的实力与清廷相抗衡,甚至轻而易举就可以称帝了。但他并无称帝的野心,所以不愿承受猜疑。为了改变不利的局势,曾国藩明智地使用了“裁军之计”。
对于这些,曾国藩早有预料,亦早有准备。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便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之时,便拼命筹钱。两年之间,共筹到白银550万两。钱筹好了,方法也拟好了,等到战事一结束,便立即宣告裁兵。而且不要朝廷一文银,便自行解决了此事。
同治三年六月,湘军攻下南京,大获全胜。七月初,曾国藩便下令开始裁军。一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也略有裁遣。朝廷的疑虑随之减少。
当战事结束之后,湘军全部遣散。这一招效果极佳,极大的消减了朝廷的猜忌。加之,曾国藩为人低调,对朝廷恭敬顺从,不以功臣自居,因而赢得了朝廷的好感,曾氏家族得到了保全。
曾国藩未因功高权大而招致祸端,得以完存于晚清,实在是聪明。
[总结]
曾国藩的处世与保身之道,一直是深受世人称赞的,也是当代人学习的楷模。他为大清朝立下了盖世功勋,乃至有“再造大清”之功,并因此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是,地位有多高,风险就有多大。“树大招风”的曾国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处境非常不利。好在曾国藩是明智的,他通过主动裁军,消减了清廷的猜忌,并通过低调的为人,赢得了清廷的好感,保全了身家。
无私故能成其私——无私反能获得大收益
[原文]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因此,圣人把自己置之于后,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安然存在。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道德经》 第七章
[评析]
那些真正无私奉献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比如说,荣耀、地位、名誉乃至财富。正因为无私,才会受到人们的普遍称颂和追捧,因此最易拥有显赫的地位,名利双收。因此说,越是无私的人,反而能够得到更多。反之,整日精于算计,生怕吃一点点亏的人,只能招来人们的厌恶,没人乐于接近他、帮助他,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实例]
刘邦分地封二王
秦末汉初之际,楚汉相争,连年大战。项羽十分英勇,加之有江东子弟兵八千,多次战败刘邦。
后来,项羽的后方不稳,便放弃了与刘邦对战,双方商定就此罢兵,以鸿沟(古的一条北起荥阳,东经中牟、开封,南流入颍水的运河)为界,东为楚王项羽的地盘,西为汉王刘邦的地盘。
但刘邦并不甘心就此罢休,很快就撕毁了约定,再次攻击楚军,却被楚军打得大败,眼见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刘邦紧急传令给各诸侯和大将韩信、彭越,让他们前来合兵击楚,救出被困的刘邦。
谁知,韩信、彭越都没有出兵前来解救,韩信则趁机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大怒,欲降罪于韩信。
张良道:“大王起兵反秦,在外征战,颠沛流离十几年,为了什么?”
刘邦想了想答道:“为了占领地盘,以取得荣华富贵,封妻荫子,永享万年。”
张良说:“对!那么当今乱世,各路诸侯起兵反秦,带兵征战,又是为了什么?”
刘邦大悟,不再怪罪韩信,派使者传令,把陈地以东至东海(今山东以及河南东部,江苏、安徽北部一带)封给韩信,把淮阳以北至谷城(今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封给彭越,封韩信为齐王,封彭越为梁王。
韩、彭二人大喜,立刻就派兵前来解救,打败了强悍的项羽,救出了被困的刘邦。最终,又南征北战,助刘邦得天下,建立起汉王朝。
[总结]
张良说的对,谁东征西战、出生入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和名声地位呢,刘邦将自己的地盘分封于韩信、彭越,此般豪气之举,换来了二人的忠心效力,助刘邦得天下,建立起汉王朝。反之,如果刘邦舍不得地盘,那么,韩信和彭越就难以忠心效力,能不能得到天下,就是未知数了。
丙吉保太子而“不居功”
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了诬陷太子的冤案。因为汉武帝晚年身体多病,便有人趁机机制造谣言,说是有人暗中使用“巫盅”所致,并有人刻意栽赃陷害太子,说是太子做了巫盅,太子因此入狱。
当时,太子的孙子刚刚出生几个月,也遭株连被关在狱中。朝中大臣丙吉在参与审理此案时,明知太子蒙冤,他曾几次为此上书陈情,都遭到了汉武帝的呵斥。
无奈之下,出于保护之心,他在狱中挑选了一个女囚负责抚养皇曾孙,自己也对其多加照顾。
丙吉的朋友生怕他因此遭祸,多次劝他不要惹火烧身,并且说:“太子一案是皇上钦定,我们避之尚且不及,你何苦对他的孙子优待有加?此事传扬出去,人们恐怕会怀疑你是太子同党,聪明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丙吉当然也很是担心,知道自己在冒险。他脸现惨色,却坚定地说:“做人不能处处讲究心机,而不念仁德。皇曾孙只是个娃娃,他有什么罪?我这是于心不忍才有的正常之举,纵使惹上祸患,我也认了。”
后来汉武帝生病卧床,这时又听到传言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于是下令将长安的罪囚一律处死。使臣连夜赶到皇曾孙所在的牢狱,丙吉却不放使臣进入,他气愤地说道:“无辜者尚不致死,何况皇上的曾孙呢?我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使臣迟疑片刻后劝道:“这是皇上旨意,你抗旨不遵,岂不是自寻死路?”
丙吉誓死抗拒使臣,他决然说:“我是没有智商的人,这样做只为保全皇上的名声和皇曾孙的性命。虽然事关我的生死,但我若稍有私心,大错就无法挽回了。”
使臣回报汉武帝,汉武帝长久无声,后长叹说:“这也许是天意吧。他没有追究丙吉的事,反而因此对处理太子的事件产生了不少悔意。他下诏大赦天下罪人,丙吉所管的犯人都得以幸存。
多年之后,丙吉所舍命保护过的皇曾孙刘询当了皇帝,为汉宣帝。
此时,丙吉绝口不提先前他对宣帝的恩德。他的家人对他说:“你对皇上有大恩,若是当面告知皇上,你的官位必定会升迁,你怎么闭口不提呢?”
丙吉微微一笑,叹息说:“身为臣子本该如此,若是以此买宠求荣,岂是君子所为?此等心思,我向来绝不虑之。”
后来汉宣帝还是从别人口中知晓了丙吉的恩情,大为感动。这使得他夜不能寐,终于怀着敬重和感激的心情,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神爵三年,汉宣帝任丙吉为朝中丞相。在丞相任上,他崇尚宽大,性喜辞让。有人获罪或失职,只要不是大的过失,他只是让人休假了事,从不严办。此外,丙吉性情温和,从不显智耀能,以宽宏高尚的人品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总结]
丙吉冒死保护太子及皇曾孙刘询,完全是出自一片赤胆忠心,并没有想以此换来什么回报。越是这样无私奉献,越是显示出了高尚的人格,着实令人感动。被丙吉冒死保护过的皇曾孙刘询当上皇帝后,丙吉不提以前的事,不邀功请赏,更是显示出了他的高风亮节,汉宣帝刘询对丙吉封以丞相之位,终还了一份巨大的回报。
俾斯麦的“自我经营”之术
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议员。但是,他在国会中,没有一个可信赖的朋友,显得形单影只。
出人意料的是,不久以后,俾斯麦竟然与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结盟,这不禁让人目瞪口呆,不知这个俾斯麦究竟有什么高招妙策。
俾斯麦自然是有他高超的“自我经营”之术。当时,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几乎是没有实权的,他虽然身为国王,但是个性十分软弱,一惯地只知明哲保身,经常对国会里的自由派让步。因此说,国王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种缺乏骨气的人,是许多政治人物所不屑的。每当其他议员攻击国王诸多愚昧的举措时,只有俾斯麦支持他。
1851年,俾斯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他为内阁大臣。
登上政治高位后,俾斯麦继续努力着。他请求国王增强军队实力,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自由派。他鼓励国王保持自尊来统治国家,同时慢慢地恢复王权,使君主专制再度成为普鲁士最强大的力量。
而国王也完全愿意依照俾斯麦的意愿行事,因为俾斯麦对他的帮助太大了。
1861年,腓特烈国王逝世,他的弟弟威廉继承了王位。然而,新的国王很讨厌俾斯麦,以至于不想让他留在身边,俾斯麦见此情景,便知趣地迅速引退了。
威廉国王与腓特烈国王在世时同样,遭受到了自由派的大肆攻击——他们想吞噬他的权利。
由于压力巨大,年轻的威廉国王感觉无力承担,迫不得已考虑退位。这时候,俾斯麦再次出现了,他大力支持新国王,鼓动他采取坚决而果断的行动对付反对者们,并采用高压手段,将自由派们赶尽杀绝。
尽管威廉国王很讨厌俾斯麦,但是他明白,自己更需要俾斯麦,因为只有俾斯麦的帮助,才能解决他的统治危机,他才能坐稳国王的宝座。
于是,威廉国王任命俾斯麦为宰相。虽然两个人在政策上偶有分歧,但这并不影响国王对俾斯麦的重用。每当俾斯麦威胁着说,要辞去宰相之职时,国王就不得不从自身利益考虑,做出让步。
就这样,善于自我经营、为他人解难的俾斯麦,攀上了权力的最高峰,成为国王的左膀右臂,不仅稳稳当当地登上了高位,还紧握着管理国家的大权。
[总结]
俾斯麦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向国王索要什么,而是不断地付出自己的帮助。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私心,只是在不断地付出,却得到了巨大的回报,高官得做、大权在握,还成为国王最亲近的人,风光无限。
罗伯梅德公司的激励机制
美国的罗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八年得以迅速发展,利润以每年18%—20%的速度增长,让同行企业看了纷纷眼红。
奥妙何在?
源于该公司成功运用了一种威力无比的经营管理方式——激励机制,以高工资激发雇员的进取心和竞争欲,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罗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率分配给每一个员工,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们也就能分得越多。在这种利益与共的机制之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不说,还主动改进产品。
激励机制的结果,使该公司在家庭用品业中一直以高质量著称,销路非常好。
从表面上看,职员的工资高,企业付出的成本也就高,利润就偏少了,这似乎是对企业不利的。而事实上,这却能促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增值体系:高工资——高效率——高利润——更高工资——更高效率——更高利润……结果,企业付出的成本高,得到的利润更高。
支付给雇员的高工资,只是雇员为企业创造的利润中的一部分,“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回报企业,雇员们会用加倍的努力来工作,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而创造出更高的利润,远远高于支付给雇员们的工资。
此外,高工资的手段还能起着加强企业向心力的作用,稳定雇员队伍,还能从别处挖来人才,所以说,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都是对企业有利的。
可以说,“高工资换来高利润”,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