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3752300000029

第29章 独领风骚(1)

一、不列颠帝国女皇

1819年5月维多利亚出生时,人们亲切地把这位出生在5月的公主称为“小五月花”。维多利亚公主从出生起就受到了父亲肯特公爵的绝对重视,因为曾经有一个吉普赛人告诉肯特公爵,这位小公主日后会成为英国女王。于是,命运一直都不济的肯特公爵在这个还没满周岁的女儿身上寄托了所有的希望,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肯特公爵是英王乔治三世最不受重视的第三儿子,而维多利亚作为肯特公爵的唯一女儿,原本几乎没有可能登上英国王位。但他的父亲却对那位吉普赛人的预言笃信不疑,从维多利亚一出生起就坚信她将成为一代英国女王。

不过,当时却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传闻,人们对这个小公主毫不重视。因此,当肯特公爵要求把这个小女婴命名为“伊丽莎白”时,遭到了拒绝,最后,只得给她起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名字“维多利亚”。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维多利亚成为像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着名的一代女王,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后来的种种机遇还真的就把维多利亚推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事实上,她创造了更大的辉煌,终于使她的名字“维多利亚”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维多利亚,这个幸运的公主,从18岁的豆蔻年华到82岁的昏昏迟暮,整整64年,她都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上度过,成为迄今为止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在维多利亚执政的64年里,她作为不列颠帝国女皇,率领大英帝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虽然她并非事必躬亲、能力超群,但她却是大臣们最为需要的那种君主。

1.达到繁荣强盛的顶峰

维多利亚是被称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的首任英国君主,也是被加冕为“印度女皇”的首任英国君主。她统治的64年(1837—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繁荣强盛的时期,即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时期。

1837年,正值妙龄的维多利亚公主登基成为英国女王。登基前夕,女王记述道:“既然上帝让我继承英格兰的王位,我将竭尽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尚年轻,可能在许多方面缺乏经验,但我保证,像我这样怀着为国为民的良好意愿和真切希望无人能及。”

的确,维多利亚女王用实实在在的言行践行了自己的承诺:终其一生,她都称职地负起了英国国王的职责,因此深受国民的爱戴。她还是那个时代道德风尚的楷模,她既是杰出的一代君王,也是贤妻良母。女王生活简朴,勤勉操劳,对臣属又充满责任感。在许多国人眼中,她就是那个繁荣昌盛时代的缩影,也正是因此,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才被称做“维多利亚时代”。

登基后,到19世纪60年代,维多利亚女王渐渐明白,废除至尊、削弱王权、追求自由平等正成为这个时代最得人心的潮流,如果她不顺应这个潮流,自己的地位也就无法维持下去。是的,在大英帝国,国王可以拥有荣耀与尊严,但权力却必须受到极大的限制,否则就会轻而易举地被赶下金銮宝座。

因此,女王在晚年的政治立场发生了不少变化,她渐渐向一位具有娴熟政治技巧的立宪君主转变。她开始乐于只做大英帝国精神的象征。她四处巡视,体恤臣民,并乐于在各种呈文上签上橡皮图章一般的名字。她乐于参加各种各样规模宏大的庆典,履行一个君主的职责。

晚年,由于维多利亚女王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并不断恶化,迫不得已,她用上了手杖。不久,女王的病情竟严重到只得坐上了轮椅。这时,她仍有不少出访活动,但已是风烛残年的她很少有力气从轮椅上站起来。一次,女王在访问军事医院慰问伤兵时,为了给他们颁发奖章,她全力支撑着勉强地从轮椅上站立起来,认真庄重地将勋章别挂在伤兵们的胸前。士兵们无不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

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中期,达到了强盛的顶峰。当时,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其余世界各国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时,英国的富庶已经使新老世界都为之瞩目。

1851年,一个法国人参加了在水晶宫举办的博览会后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养活了它的人民;而法国,一个民主的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进行生产。这一时期的英国是世界的贸易中心,维多利亚时代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富庶,直至它结束时都是这样。

不过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然富甲一方,但社会财富的分配一直不均,贫富差距悬殊。一方面,是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所以,连这一时期英国着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也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

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许多英国臣民沉醉在已取得的成就中,骄傲于世界霸主的地位,他们将这一切成就归结于大英帝国制度的优越性,而很少想到,它的制度仍存在着许多结构性弊病。实际上,19世纪下半叶,当英国越过强盛的巅峰时,许多人本着忧国忧民的心态,已经开始对盛世中的帝国国家制度进行反思,进而开始适时进行调整。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应随时审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优势中存在的隐患会影响全局,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总之,英国王室与大英帝国对于荣耀、尊严的共同需要,使得后期的女王与内阁之间的合作变得十分默契。内阁在名义上把女王抬得很高,而女王也乐于不再过多地去干涉内阁的政务。虽然此时的女王相当于一个虚君,没有实权,只是国家的精神象征,但女王仍然是国家机器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经过维多利亚与内阁的反复磨合较量,终于达到一种平衡并基本定形。

2.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上承乔治时代,下开爱德华时代。期间,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达到大英帝国取得辉煌成就的顶峰。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从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登基开始,到女王1901年去世为止,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

在那个时代,大英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皆飞速发展,其结果就是产生了大量的生活优裕的中产阶级。而且,充裕的财富及身份的提升激发了中产阶级改变其居室环境和装饰样式的意识,他们争相在住宅和室内装修上表明自己的趣味和风格。于是,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事实上,维多利亚样式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和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装饰的运用,是当时家具和其他用品设计的典型特征。

在建筑上,典型的体现就是欧洲历史上各种建筑式样的复兴,这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哥特式建筑。此外,在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大批资本家渴慕贵族的生活,因此也仿而效之,经常随机地混合使用几种风格的元素:文艺复兴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等。

不过,维多利亚时期对这些风格的重新挖掘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仿造,而是融入了不少现代的元素,并采用新的建筑材料,改进原有的建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原有风格进行改造,是对多种风格的糅合。

同时,因为大英帝国当时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影响,其很多殖民地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包括美国等地也逐渐开始追捧维多利亚风格。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大多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可利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并根据本地不同的气候环境来决定住宅的建造风格。例如,这一时期的美国形成了很多种不同的风格,最初有哥特风格和意大利风格,接着是粘贴式风格,到19世纪后期又流行安妮女王风格等。同时,东方建筑特征也融入其中,这些风格在时间上相互重叠,没有特别明显的开始和结束,多数的住宅都是混合风格,个人化的演绎非常丰富。

维多利亚时代,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明层出不穷,这也大大丰富了物品的种类,如胶合板、铁与黄铜管能够制造出简单而实用的物件,也适用于装饰设计,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当时的家具多采用曲线的形式,住宅内的家具既要舒适,又要显得华丽,如沙发垫子里使用弹簧用以支撑柔软而饱满的表面,而带有精制而艳丽的编织图案则是作为沙发表面的标准。这些家具大多装饰繁复,因为这是房屋主人展示身份的象征。

此外,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服饰风格也很有特点。尽量多地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中,有透爽感的蕾丝材质是维多利亚风格的首要代表。虽然上等材质的蕾丝极费手工,而且代价昂贵,但却有专门定做的高贵感。此外,这一时期先进生产工艺的发明,使民间的蕾丝也变得较为柔软、透气、易熨烫,因此很快就被广泛地运用到服装制作上。那时,女士们喜欢在领口、袖口、裙摆处露出装饰性的蕾丝花边。就算是当时流行的下午茶,也要铺上白色刺绣蕾丝的桌布和餐巾,才显得情调十足,可见蕾丝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性。

维多利亚时代,除了纯蕾丝制作的衣服外,蕾丝也被巧妙地拼接、运用到服装的局部,例如领口、衣襟、袖口、下摆处等,与其他材质混搭出更加华丽、含蓄的效果。而且,在当时盛行的高贵、优雅风格的影响下,纽扣也不再无足轻重,精致、考究的纽扣也成为展现风格的细节表现。当时普遍流行的是包纽,它用与服装同材质的真丝或绸缎将纽扣包住,呈现出浑然一体的装饰感,同时,也体现出犹如手工定制般的精细做工。

不过,总体上来说,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衣着打扮偏于保守,用高超的搭配技术来表现出层次感和华美感,而立领,就是其风格的最佳体现。而且,当时的女性还以高腰的设计强调整体线条的修长感,在胸前和腰部强调曲线的抓褶、抽褶裁剪,这样就同时具备了明显的束腰特征,既显得修长又不失丰满,尽显女性优雅的体态。

这一时代,大英帝国的上流社会大多对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东方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食品。正是在当时,人们最早将具体的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广泛流传,英国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烹调学校。

不少饮食用的小餐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

当时英国到处流行下午茶,因为通常上流贵族们早餐丰盛,午餐从简,而晚餐则很晚才进行,因此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不久,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交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常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此外,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科学界出现了牛顿之后最着名的麦克斯韦、文学界出现了莎士比亚之后最杰出的狄更斯,可谓人才辈出。这一时代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诗人,他们的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如杰出的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其代表作有《简·爱》;着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其代表作有《雾都孤儿》等。

当时的英国民众以推崇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闻名。这是一个科技、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还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正是这一进步思想的体现。

这一时期,大英帝国的科技发明一浪接一浪,人们普遍相信科学进步,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信心。其中,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

总之,这是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它并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结束,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时期建造的“水晶宫”的倒塌,则宣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最终结束。

二、万国工业博览会

1851年,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又称万国工业博览会。因为这次博览会的展览馆是一个“水晶宫”,因此也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全面地展示了当时英国工业发展的成就。

博览会最初源于西欧封建社会的商人定期举行的市集。刚开始时,市集主要只是经济贸易。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贸易越来越重要,市集的规模渐渐扩大,商品交易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参加者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到19世纪20年代,这种已颇具规模的大型市集便称为博览会。

终于,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中期,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这与两位人物密切相关。一位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其于1843年任英国艺术学会主席(1847年,该学会被授名为皇家艺术学会),另一位是亨利·科尔先生,其是1846年加盟艺术学会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