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109

第109章 荣毅超 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荣毅超(1964.9—),河南方城人,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导弹院)院长。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11月获清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洛阳空空导弹发展中心(现中航工业导弹院)工作,先后任理化室副主任、主任;质保部副部长、部长;中心主任助理兼任生产部部长;1999年1月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2002年12月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2008年任中航工业技术基础研究院院长、分党组书记;2013年3月任中航工业技术基础研究院董事长。荣毅超担任导弹院院长时期,正是重点型号研制关键时期,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了“撒手锏”研制任务的成功和多项重大预研课题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了新型号的上马和新的重大预研课题的立项。1994年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河南省委评为优秀青年;1996年先后被中共洛阳市委和中共河南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11月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俄罗斯工程科学院选举为外籍院士;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得中国一航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6年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授予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首届管理创新先进个人称号;被国防科工委记一等功;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2003年,荣毅超在走上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岗位之初就不失时机地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中航工业导弹院的发展远景,形成了2020年前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策略、发展方式和发展举措。即:明确了到2005年、2010年、2020年分三步走的目标;进一步理清了“探索新概念,预研四代后,研制第四代,改进第三代,扩展派生型”的型号发展思路,“集团式组织,开放式规划,哑铃式运作,合作式竞争,跨越式发展”的总体发展策略、“预研与型号相结合,自研与引进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军品与民品相结合,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产品研制与手段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造,加快产业调整,实施名牌经营等”的发展举措。

荣毅超在导弹院期间,正处在激光制导炸弹、某雷达型空空导弹、某小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等重点型号研制关键时期,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坚决完成“撒手锏”任务,建立了“给想干者机遇、给能干者舞台、给干成者待遇”的激励机制,做到了以事业、感情、待遇留人。

荣毅超在导弹院期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国家累计投入重点工程技改经费共20余亿元,相继建成了科研大楼、雷达弹装配大楼、精密机械加工厂房等基础设施,完善补充了先进的设计、试验手段,加速了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的7个重点试验单元和5条装配生产线的新建和扩建,促进了导弹院的科研、生产条件和环境设施再次跃升到一个新水平,为导弹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2—2006年5月,某B型空空导弹、某激光制导炸弹导引头、雷达型空空导弹、小型红外空空导弹相继定型并批量生产。这4项“撒手锏”的先后研制成功,特别是雷达型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使中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第四个自主研制成功发射后不管中距拦射空空导弹的国家,谱写了空空导弹事业的新篇章,创造了中国空空导弹研制史上的新纪录、新成就、新辉煌,在中国空空导弹发展史上树立了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在荣毅超和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上述4项“撒手锏”研制成功和多项重大预研课题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又促进了新型号的上马和新的重大预研课题的立项工作。新型红外型空空导弹被总装备部批准立项研制;远程空空导弹的预研工作也全面展开;各型号空空导弹的派生产品、远程滑翔制导炸弹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光电侦察设备等研制均取得重大突破。

荣毅超在导弹院期间,导弹院的经济总收入从2003年的10.05亿元,到2007年实现33亿元。型号研制与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职工收入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在精密机械、红外、微波、激光、仿真、遥测、飞行器设计、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等专业技术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及完善的过程控制质保体系;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重点实验室7个,现代化的武器装配生产线5条。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已经成为一个专业门类比较齐全、设备先进配套、技术实力雄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生产经营型的光、机、电技术发展中心,能够向多兵种提供空空导弹和其他高精尖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荣毅超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和文化建设,导弹院相继获得了质量体系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认证;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成果近30项,省部级成果100余项;拥有有效国防专利和国家专利40余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项,其中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6部委授予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