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旅游管理学
3762100000006

第6章 旅游活动与现代旅游系统(5)

3.八大方面构成说

这种构成划分比较全面,是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出发,通过旅游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娱、购六方面将旅游业划分为旅行社业、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行业、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业,以及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八大方面。这种划分方法既包括了直接旅游企业,也包括了间接旅游企业。直接旅游企业是指依赖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的企业,或者说是那些如果没有旅游者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如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企业;间接旅游企业是指即使没有旅游者也将继续生存,但营业额会有所缩减的企业,如餐馆、礼品商店以及游览娱乐企业等。

三、旅游业的特点

1.旅游业的综合性

这一特点是由旅游者的消费特点决定的。旅游者的消费过程虽然只是其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但这一片段却几乎包含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为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就要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为其提供服务,这必然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只有这些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旅游者的全部需求得以满足。

2.旅游业的依赖性

旅游业的依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以旅游资源作为依托,在旅游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不现实的。二是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数量、消费水平和消费频率;接待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着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的强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质量。三是有赖于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与协调发展,其产业链条上任何一行业脱节,都会使旅游经营活动难于正常运转。

3.旅游业的带动性

旅游业本身是一个产业群体,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必然会带动其相关的诸多行业也得以共同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可见,旅游业的带动性不仅表现在行业联动方面,还突出表现在就业联动方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业比其他行业具备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4.旅游业的敏感性

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产业,社会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旅游产生影响,且反应迅速。例如,国际形势的变化、政治风云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旅游业,自然灾害也会对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5.旅游业的涉外性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旅游业在开展入出境旅游业务方面,都不能违背本国的对外政策。具体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入出境旅游业务的开展不仅需要遵守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且还需要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海外侨务政策和统战政策,需要配合改革开放工作,宣传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也是一个政治性较强的行业。

旅游业素有“民间外交”的称号,通过旅游活动可加强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有利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可以说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

6.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代行业根据生产实力特点可划分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种类。判断某一行业属于哪种类型有三个标准:一是每个劳动力占用固定资产的多少;二是企业成本中活的劳动消耗所占比重的大小;三是企业资金或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由于旅游业的产品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旅游服务,同其他行业相比,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旅游业被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是国际上所公认的。

第四节 旅游产品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同其他产业一样,目的地旅游业以及其中各旅游企业也都有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旅游产品。对于旅游产品,人们需要从两个层次去认识。其中一个层次是整体旅游产品,另一个层次是单项旅游产品。

1.整体旅游产品

整体旅游产品这一概念首先是从需求方面提出的。从需求角度看,整体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开始,直至完成全程旅游活动并返回家中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旅游经历的总和。

从供给角度讲,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来访旅游者的活动开展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这些接待条件中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条件,例如旅游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条件,例如作为旅游资源组成部分的社会文化氛围等。相关服务中既包括商业性的服务,也包括非商业性的服务。

2.单项旅游产品

单项旅游产品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旅游企业而言的。所谓单项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企业所经营的设施和服务,或者说是旅游企业借助一定的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项目服务。作为旅游企业,其生产和经营的产品自然也是旅游产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旅游企业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也都可以称为旅游产品,但它们实际上只是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构成部分,因而人们称其为单项旅游产品。

二、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的关系

旅游产品与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属于不同的概念。旅游产品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用于交换是它存在的前提。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资源,在经济上的价值是潜在的,只有经过开发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为泛化的概念,在本质上是由所有足以将旅游者从家中吸引出来的要素构成的,如可供观赏的风景、可参与的活动等。

从旅游的吸引因素来看,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吸引物的核心主体,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因素。而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支持系统,如住宿设施和各种基础设施等,以及旅游目的地传达的各种信息,无疑也都构成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成分,但它们既不是旅游资源,也不是旅游产品。

因此,对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三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是旅游资源经开发才能形成旅游产品,即所有已经开发出来并作为商业旅游观赏地的旅游资源都已经成为旅游产品,为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二是旅游产品不一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所有为人类创制的商业化旅游观赏地或观赏设施已经成为旅游产品,为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三是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为泛化的概念,西方学者常常使用这一概念,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还包括了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可以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其构成部分。

三、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

一个整体旅游产品必须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和旅游服务四个基本要素。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因素。它可能是物质实体,可能是某个事件,也可能是某种现象。旅游吸引物广泛蕴藏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中,代表着各旅游胜地的特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其数量的多寡和吸引力的大小是一个地区能否开发成热点旅游区域的先决条件。

旅游设施是直接或间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所凭借的物质条件,分为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两种。旅游服务设施是指旅游经营者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凭借物或专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凭借物,一般包括住宿、餐饮、交通及其他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是指旅游地建设的基本设施,这些设施不单是为了旅游者而建设,旅游地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也同时使用这些设施设备,但在旅游经营中它是旅游部门和企业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如水电供应系统、通信设施系统、排水排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医疗救护系统等。

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和时效性,具体表现为进入游览点、服务设施和参与旅游活动所付出的时间和费用。可进入性除受交通工具和目的地交通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政府政策和经营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顺达的交通条件、便捷的通信条件、手续的繁简程度及旅游地的社会条件等。

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劳务的过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离不开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也是一个整体既念,它是各种单项服务组合而成的一体化系列服务。无论缺少哪一个环节,顾客都会感到不满意,旅游者对旅游经历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他所感受到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旅游产品的特点

就其根本性质而言,旅游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同工农业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大多数服务产品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和旅游产品的独特情况,可以把旅游产品的特点归纳如下。

1.旅游产品的综合性

旅游经营者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通常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综合性产品。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决定的。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其主体是旅游者。同时,旅游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经营者经营的旅游产品是为了通过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而获取利润。因此,旅游产品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是一种组合型产品。

2.旅游产品功能上的愉悦性

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通过愉悦感官,求得心理上的美感享受,陶冶性情。旅游产品的效用就是满足人们旅游愉悦的需要。因此,人们普遍将旅游产品看作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是从访问旅游地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的,包括前往旅游地和离开旅游地的旅行,以及在旅游中的活动,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

3.旅游产品空间上的不可移动性

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表现为旅游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其产品仍固定在原来的方位上,旅游者必须亲自到旅游产品所在地进行消费。旅游产品固定于一定的空间,几乎所有的旅游地点都是确定不变的,而且往往是在远离旅游者的某个空间位置上。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空间转移的不是旅游产品,而是购买旅游产品的主体——旅游者。旅游产品的流通不是以物流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旅游企业就不可能像其他企业那样将旅游产品通过运输的手段而异地销售,必须是旅游者根据需要亲自前往旅游产品的生产地进行消费。这样,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大小就成为旅游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4.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可分离的。这种分离性表现为时间上是可以有差异的,今年生产,可以明年消费;在空间上也可以是有距离的,甲地生产的产品可到乙地消费。旅游产品的生产(或经营)和消费常常发生在同一时空背景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密不可分,往往处于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旅游产品在生产开始的同时,消费也即刻启动,消费结束时生产也不再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旅游者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生产的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旅游产品。

5.旅游产品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

旅游产品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可以被有效地储存起来,以备将来出售。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后,旅游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有关产品的使用权,一旦旅游者不能按时使用,就须重新购买,所以旅游消费者只享有旅游产品的暂时使用权。而在此期间,旅游企业为生产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就是一种浪费。对于经营者而言,销售机会一旦丧失,折旧已经发生,人力已经闲置,资金已经占用,造成的损失永远也得不到补偿。如一间空房,今日未被旅游者占用,这一日里应转移的价值便不可能实现,应该实现的价值就无形地损失了。

6.旅游产品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旅游产品出售后,转让的仅仅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使用权,而不是像销售一般消费品那样同时转让所有权。旅游者在购买这种使用权的同时,不仅不能将旅游产品带走,而且要保证在使用期间内旅游产品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的完好无损。

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活动?旅游活动的特征是什么?

2.按组织形式划分的旅游类型有哪些?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有哪些?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区别是什么?

4.旅游活动六要素是什么?旅游活动三要素是什么?旅游系统的四大子系统是什么?

5.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的特点是什么?

6.整体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旅游产品的特点是什么?

注 释

[1].何丽芳.旅游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