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赵振业传
3765500000008

第8章 求学之路(2)

赵振业在新乡念中学时印象较深的还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增产节约”等各项运动。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6月2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国侵略行径进行严厉谴责和抗议。10月上旬,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同时,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群众运动。大批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美国侵略者打到三八线以南。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上街游行,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志愿军战歌,打腰鼓扭秧歌,欢送志愿军赴朝作战。班上几位年龄大点的同学毅然参加了志愿军。晚上,几位同学会隔着商店的门缝看“打老虎”,有职工们批斗奸商卖假药、假卫生用品伤害志愿军,建筑物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假期中,同学们还到各成就展览会上去当讲解员。

西北工业大学的穷学生

1956年,赵振业和同班三位同学一起考入西北工学院。赵振业在四系热101班,吴显祖、詹家骍在热102班,李超云分在机械加工专业。

据史料介绍,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

赵振业考上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姚村沸腾了。因为他是村子里有史以来第二个考上大学的人。连外村的亲友也都知道了。

赵振业说,父亲对他考上大学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儿子考上了大学,自己脸上有光,尤其是证明自己的儿子不是纨绔子弟,在外上学多年有了结果;忧的是家里穷,怕供不起。因为他知道,村里卞嘉安念大学那是用银元(袁大头)堆起来的呀。

赵振业临行时,父亲给他的钱只够到西安的路费,衣服很少,防寒的只有父亲穿过的一件旧棉袄。父亲说:“家里仅有的这点钱你拿着吧。到了那里如果有助学金,有人管饭,你就在那儿上学,不行就回来。”

西去的列车在原野上飞奔。

他带着希望与憧憬来到了陕西咸阳古城,走进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峻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上大学是赵振业多年的夙愿。令他欣慰的是学校有助学金,不用交学杂费,饭随便吃不限量,伙食比老家过年都要好。这使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立即把这些情况写信告诉了父亲,以免家人担心。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周末有舞会,有歌咏比赛。赵振业只喜欢运动场上的运动,对跳舞不感兴趣。大一下学期学校搞“大鸣大放”,后来有的同学被打成了右派,有的还被开除。

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1957年10月,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在古城西安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又整体并入西工大。西工大便成为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程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

1958年,赵振业刚从咸阳到西安西工大不久,就遇到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大炼钢铁遍地开花。他们班派了一些同学到企业去炼钢,没去的就在学校旁边搭起一个小土炉,里面放上些破锅烂铁,下面烧柴火加热,等里面的铁被烧得接近熔化时取出来用铁锤打成一块块铁疙瘩就算是钢了。同学们说是分几班作业,其实接连两三天谁也不能合眼,累得眼前直冒金星。

接着是到学校的实习工厂参加铸工劳动,赵振业当浇铸工。一次,他和另一位同学抬一包铁水,大约60千克重,刚开浇,突然铁水外溢,一个液滴溅到他腿上,很快烧着了保护腿用的“护片”,因怕一包铁水报废,硬是忍着痛浇完了铸件。扑灭火,送医院检查是三度烧伤,住院近一个月。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住院,至今腿上还留着一块伤疤。

赵振业所学的是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教热处理的是康沫狂老师、教金属学的是陈铭谟老师、教X射线的是张宝昌老师、教合金钢的是柳克平老师。因他们学识渊博,被称为专业教研室的“四大金刚”。

康沫狂教授是西工大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的缔造者、教研室主任。赵振业回忆说,康老师十分勤奋,学识渊博,不仅重理论、重教学,还重下工厂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热处理课教得深入浅出,实用性很强,同学们都很喜欢。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中的Mc点。Mc点是马氏体转变开始Ms点和结束Mf点间的一个特征温度。如果淬火钢冷却过程中在Mc点以上温度停留会引起奥氏体陈化,减少随后转变成的马氏体量。赵振业在后来研究钢的热处理时曾考虑过这一现象,但未进行深入研究。若干年以来,很少有人再提这一现象。赵振业研究控制相变超高强度不锈钢时特别注意到了Mc点现象,而且西方资料报道中也少见地提到这一现象。想到这一现象,赵振业就想到了康老师。

赵振业慢慢长大了,上大学后知道学习了,五年中一直刻苦学习。入校后老师介绍说,大学学习真正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遵照这一原则,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后,还总是要多做一些;老师讲课的内容复习完后,还总是要另外多学一些。金属学课老师指定参考书是博奇瓦尔的《金属学》,赵振业又另外学完了施坦别尔格所著的《金属学》。刚进大学一年级学微积分,老师总是留下很多作业。他就利用星期天起早到教室去做题。熟能生巧,一次,有一个微分变换题比较难做,他花了很长时间终于解出来了。班上有位要好的同学高振中,是团支委,和同学们都合得来,每到期终考试总要约他一起复习功课,俩人一起总是学到很晚。困了,高振中就和他一起念鲁迅先生的《韧》中的一段话,以互相鼓励,坚持再多复习一会儿。

1959年,大学里教育革命搞得很热闹。在党员同学带领下,赵振业班上同学就自编教材《铸工学》,批判教课的郑宗慧老师脱离实际。很有意思的是,自编的《铸工学》中说中国炼铁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炼金术,郑老师还提醒说,古代炼金术指的是炼铜不是炼铁。后来,同学们又向教研室提意见,要求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为此,马世良老师新开了一门原子物理学,讲了量子力学、能带理论等,杨铮老师开了一门位错理论课,等等。至今,赵振业还对两位老师心存感激之情,因为这些课对他的启蒙作用甚大。

专业教研室的“四大金刚”经常接受委托进行新材料研究。赵振业也较早地参与了有关的研究工作。因为假期要勤工俭学,也帮助老师做些实验,因而实验室的金相设备他全都使用过。跟着康沫狂教授,刘德清、秦熊浦等老师学习搞科学研究,并以一个高强度钢课题完成了毕业论文,获优等成绩毕业。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赵振业经历了从查阅资料、了解合金成分设计、制备、热处理到组织与力学性能实验等全过程,尽管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重要的是培育了赵振业对科研工作的感情与兴趣。

赵振业当了五年穷学生。大学五年中,他没买过一件衣服,没到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尽管当时票价仅一毛钱。除大三时学校组织到洛阳实习,顺道回一趟老家外,一直没回过家。寒暑假为老师刻讲义,挣些钱买书。他还穿过同学的衣服,一个圆领衫穿一个夏天。有一年实在没衣服穿了,就给家里写了信,妈妈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块紫红色花布,缝了件衣服寄到学校。看到这件衣服,赵振业哭笑不得,穿吧,怪不好意思,不穿吧,又没别的衣服,只好硬着头皮穿。同学们都把他当成了“另类”。贫困并没有阻碍他矢志科学的决心,反而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人们都熟知,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也是以西安为起点的,西安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因为建都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使得古都西安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同凡响,其独特的古都风貌备受古今中外的文人、游客所称道。

西安拥有许多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自然景观资源则以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华清池、楼观台、蓝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

赵振业早就仰慕西安的美好风光,渴望有朝一日能到西安一饱眼福。然而到西安后,他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之中,无暇光顾那些令人神往的美景。他在咸阳、西安整整五年却没有到过这些景点游玩过。学校对他的毕业鉴定是:“学习努力,成绩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提起大学五年学习,赵振业感慨地说,人民助学金让他念完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让他开始认识社会,金属学及热处理教研室的老师们给了他专业知识,同学们给了他友谊,他不敢忘记!他十分庆幸他五年大学过得充实,为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