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3815500000031

第31章 奥运会与体育经济(1)

随着体育运动深入人心,奥林匹克运动的日益发展,奥运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成功举办一界奥运会,需要东道国大量直接财政投资。这无疑给举办国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但奥运会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在申办、筹办特别是在举办奥运会期间,举办国、举办城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各种媒体为数以亿计的观众所了解,这将大大提高举办国的知名度。

此外,由奥运会招来的旅游人数成倍增加,旅游收入及诱发收入特别巨大。

举办奥运会还将促进城市设施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奥运会对国民情绪的激发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景气,人们称之为“奥林匹克效应”。

总之,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促进发展。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

1.奥运会的资金筹集

商业是人类社会从事生产活动的一项事业,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致力于传播博爱、友善、和平的世界共识理想的奥林匹克运动,怎么能离开“商业”之助呢?近年来,奥林匹克运动会日益发展与商业资助有很大关系。

60年代后期,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比赛项目为18个大项,172个单项,参赛选手5000多人。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大项目为25个,单项为257个,参赛选手已近万人。

日益扩大的规模必然使举办费用成倍增加。如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只花了6百万美元,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举办费用剧增到9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开销,给东道国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组织者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法来筹集资金。

通常资金来源有几种:(1)出售电视转播权;(2)出售奥林匹克专用标志;(3)发行纪念币、彩票、邮票、纪念信封;(4)出售门票。但最重要的经费来源是出售电视转播权。但是以往多届这种集资办法只是杯水车薪,直至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才有了转机。

2.获得盈利的奥运会主办城市

在1978年确定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办后,洛杉矶奥运会的组织者吸取了以往奥运会东道主的教训,开始了全面的筹备工作。首先成立了组织委员会,邀请金融界人士,45岁的彼得·尤伯罗思担任了组委会主席。这位体坛默默无闻者,富有远见卓识,在这次筹备组织工作中,特别是财政管理上,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华,从而一举闻名于世界。

尤伯罗思领导这个委员会白手起家,广开财源,采取了各种措施。他尽量压缩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盖奥运村,借用加州两所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组委会还通过多种渠道开辟财源,向美国广播公司(ABC)出售电视转播权获2亿5百万美元,加上欧洲广播联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购买电视转播权共获3亿6千万美元;发售25种纪念币,收入达5千万美元;火炬接力每1公里3000美元,总收入4千5百万美元;发售2000张“赞助券”,每张2万5千美元,购买1张便可得到两张任选的比赛最好座票,这一项又集资达5千万美元;出售使用吉祥物专利,收入达200万美元。尽管国际舆论批评洛杉矶组委会大兴商业化之风,但最后洛杉矶奥运会成为首次盈利(2.5亿元)的奥运会,使世界公认了它的成功经验。

后来的奥运会都步洛杉矶的后尘,汉城奥运会虽然规模超过了洛杉矶,东道主为新建场地设施、改善交通和通讯设备等整个花费大大超过洛杉矶,但最后仍有盈余,仅从电视专利中就获得了近4亿美元的收入。

由于奥运会的吸引力,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越来越多,洛杉矶奥运会后,出售电视转播费直线上升,美国三家电视广播公司为获得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展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美国广播公司(ABC)购买1988年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就上涨为3.09亿美元,美国另一家全国广播公司(NBC)则以3亿美元抢到汉城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专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BBS)以2.43亿美元的价格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捷足登先,该届奥运会对美国的转播由这家公司包揽。全国广播公司把争购1992年巴塞罗那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提高到4.01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26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高达5.49亿美元。

1992年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略有盈余。奥运会的间接经济效益也很为可观。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主办奥运会对该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日本在1964年于东京成功地主办第18届奥运会,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由奥运会前的每年增长10%,迅速增加到26.1%。日本人称之为“东京奥林匹克景气”;韩国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给韩国带来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果。经济专家将此称之为“奥林匹克生产效应”。

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接受了60家企业赞助,每家赞助2500万美元以上,另外26家大中型企业,每家赞助不少 1000万美元,本届奥运会得到约18.4亿美元赞助经费。

奥林匹克运动与商品经济结缘是大势所趋,二者各有所得。厂商在赞助的同时,一是宣传自己;二是推销自己的产品,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奥林匹克运动,由于商业的介入,获得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

3.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出售

自从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首次使用电视转播以来,电视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对奥运会的转播。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家庭拥有电视比例的增大,观看奥运会电视转播观众的不断增加,出售电视转播权的价格扶摇上升。自1973年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电视公司缔结协议以来,向世界上各大广播公司,特别是向美国电视广播公司出售电视转播权,成为国际奥委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最高的时候达到总收入的95%,而美国的电视网占电视转播销售总收入的83%。

4.奥运会专用标志的出售

国际奥委会对经济的过分依靠电视网络,特别是美国电视网络的状况相当不安,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使奥运会的财源多样化。于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售奥林匹克的标志,成为奥运会的另一个重要经济来源。

1983年国际奥委会指定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体育娱乐公司”(international.sport and leism-c,简称ISL)为其销售代理机构。这是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全权处理出售奥林匹克标志的机构,它保证获得赞助权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专有权(即其他同类产品不能有奥林匹克标志),保证每一个公司在全世界范围使用奥林匹克标志进行商业宣传。1985年该公司开始执行它的出售奥林匹克标志的“奥林匹克计划”。以1994年第17届冬季奥运会为例,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出售各种经营许可证的活动取得相当大的收益。在这个400×104人的国家,出售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总价值为1.7×105美元,为组委会带来收入1500多万美元。在印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中,销量最大的是奥林匹克纪念章(近6000×104美元)、汗衫、毛衣、鞋、饰物、领带和吉祥物。销售奥林匹克纪念币(金币和银币)的收人近2×107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奥林匹克计划”的实施,使国际奥委会的经济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来自电视转播的收入在总收人中的比例下降,由原来的90%下降到1996年利勒默哈尔冬奥会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