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65

第65章

摄大乘论云。戒中或声闻是处有罪。菩萨于中无罪。或菩萨是处有罪。声闻于中无罪。释曰。如来制戒。有立二意。一为声闻自度。故制戒。二为菩萨自度度他。故制戒。声闻菩萨。立意受戒亦复如是。故此二人。持戒有异。如声闻安居中行则犯戒。不行则不犯。如菩萨游行而于众生。则有利益。不行则犯。行则不犯。(与字函第一卷)。

律章轻重有明文  劫数攸长诚可惧

僧羯磨云。犯波罗夷者。如断首已。不可复起。不可共住。(入字函第一卷)。

毗尼母云。波罗夷者。弃诸善法。永无忏悔。名僧残者。有少可忏之理。若欲清净。大众为忏。此罪可除。残有少在名为僧残。偷兰遮者。于粗恶罪边生故。欲起大事不成。波逸提者。非断善根。乃枝条罪。波罗提提舍尼者。误作非故。突吉罗者。犯身口律仪。(犹字函第七卷)。

戒律轻重经云。比丘轻慢佛法。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十千岁。犯波夜提。如夜摩天寿二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十亿千岁。犯偷兰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犯僧伽婆尸沙。如不憍乐天寿八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犯波罗夷。如他化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奉字函第十卷)。

一月有六持斋日  四天王众察人寰

堕舍迦经云。一月六日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奉持八戒。一日一夜。福不可计。若贤善人。急欲得阿罗汉道者。若佛道者。若生天者。端其心。一其意。一月十五日。或二十日斋亦善。(若字函第四卷)。

四天王经云。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说言。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多者。诸天欢喜。说言。天众增益。修罗减损。(德字函第三卷)。

莫轻半日微斋力  可储六十万年粮

杂譬喻经云。昔大檀越请佛僧饭。有一卖酪客至。因留其饭。劝持斋戒。听法暮归。妇言。我朝未饭。延待至今。强令相伴。败坏其斋。半斋之福。七生天上七生人间。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曰少病。二曰身安。三曰少淫。四曰少睡。五曰生天识宿命也。(图字函)。

五根无犯一心制  一饮能令五戒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