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4014100000030

第30章 中外著名文学家(1)

第一节 中国著名文学家

1.屈原: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期,为了掌握渊博的知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努力钻研写作,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遍了全国。屈原的学问和才干,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担任左徒(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以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把屈原降职为“三间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子兰一伙的阻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泪罗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25篇。《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继《诗经》后我国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司马迁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受到历代文人的景仰。汉初贾谊被贬,渡湘水时,写下《吊屈原赋》,抒发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唐代大诗人李白用“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己”(《江上吟》)的诗句颂扬屈原的不朽;杜甫有“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名》)的诗句,表示愿以屈原为楷模。屈原作品亦为世界人民所倾赏,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各国人民的隆重纪念。

2.李白:口吐天上言,迹作人间客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幼年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江邮)。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蜀中生活日寸期。李白自幼博览群书,学剑游仙,陶冶心灵,在诗中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诗句,显示出过人的才气。同时受到儒、道、释等多家思想的熏陶,为后来豪放不羁、纵恣奔腾的诗风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去蜀漫游阶段。他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壮志遍游大江南北,与高适、孟浩然等人交往密切,写下了《度荆门送别》、《长干行》等作品,声名远播。

第三阶段李白经吴筠引荐,受诏入朝授翰林供奉,受玄宗宠爱,终因蔑视权贵,不久即被赐金放还。此间,李白创作了名篇《蜀道难》、《行路难》、《古风》等。《蜀道难》凭想像人笔,描绘了由秦人蜀途中惊险而壮丽的山川,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忧虑。

第四阶段李白出京漫游,在饱览名山大川的秀丽景色时也对现实的黑暗有所识别,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这个阶段的代表作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与现实的污浊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现实妥协的精神。全诗围绕梦境结构,在想像夸张的基础上穿插神话传说,使全诗呈现飘然出尘、奇幻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五阶段李白因永王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病卒于当途,时年62岁。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还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

李白一生创作丰富,众体兼备,写下了大量优美的作品,想像奇特,感表真切,意境壮阔,文辞华美,善于夸张,比喻新颖,形成了“神”、“奇”、“逸”、“横”等艺术风格。并且善于从民间和神话传说中汲取营养,题材广阔,手法巧妙,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把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慨括。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社会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浪漫主义的又一座高峰,浪漫主义涛歌在他身上发展到了极致。晚唐皮日休在《七爱诗》中是这样描述李白的精神世界:“口吐天上言,迹作人问客。”说得准确、生动。

3.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城外瑶湾村。他毕生酷爱诗歌创作,被后人誉为自有诗人以来最伟大的“诗圣”。

杜甫年轻时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世雄心。20岁那年,杜甫南游江浙,饱览名胜,凭吊遗迹,观赏壮丽的江山,增长了实际知识,为以后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生活基础。

杜甫虽有治世的雄心和博学的才干,但他的仕途却很不得志。他想通过科举考试,得到一个官职,一直未能如愿。他出人权贵门下,希望得到引荐,结果也处处碰壁,生活逐渐陷入困境,过着“卖药都市,寄食朋友”的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贫困,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劳动人民,听到他们的呼声,从而了解了人间的黑暗,成为一个现实主义的大诗人。他写出了《丽人行》、《兵车行》等大胆揭露封建王朝腐朽,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代表了诗人这个时期创作的最高成就。当时诗人刚好从京城回奉先探亲。在长安街上,冻死的老人使他惨不忍睹;路过骊山时,华清宫里笙歌声声,深深刺痛他的心。想不到一进家门,他的心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床上。于是诗人满腔悲愤地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千古名句。

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杜甫做过参军的小官,但不到一年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又开始了流亡和逃难生活。动乱的社会和不平凡的经历,进一步把杜甫的诗歌创作推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这期间他先后写下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称为“三吏”、“三别”的不朽诗篇。苦难的生活使杜甫熟悉了人民,写下了许多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等,寄寓着诗人对劳动人民和贫寒知识分子的深厚同情。

杜甫的晚年,生活越来越艰难,身体越来越衰弱,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诗歌创作,相反,越足贫病交困,诗作越多。在成都,他一度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在此期间,以惊人的毅力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占了他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二。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僵卧在破船上写出了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这首诗写出不久,这位被后人誉为“诗圣”的大诗人就在湘江上游的一只破船上去世了。

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响,“穷年忧黎民”、“济时肯杀身”是他一贯的精神。他的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内容极为广泛深刻,多方面地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急剧变化,被人们称为“史诗”。

4.白居易:为民请命的平易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从小刻苦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曾得到当时大诗人顾况的好评,从此进入仕途。社会现实和个人闻见,使诗人立志要“为民请命”。池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写成《策林》75篇,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意见;同时又利用诗歌的特点来配合斗争。《秦中吟》和《新乐府》等一批讽喻诗,就是这个时期写出来的。这些诗像弩箭射向黑暗的现实,刺痛了权贵们的心。

有一次,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皇帝,要求严厉惩治杀人凶手,权贵们则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指责白居易越级奏事,干预朝政,在皇帝面前造谣中伤,最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自己也很清楚,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那些“为民请命”的意见和讽喻诗,所以他自己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白居易以后又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人民的好事。如在杭州任刺史期问,发动人民,筑堤浚井,治理西湖,深得人民拥戴。今天西湖上的白堤,据说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

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诗作近三千篇,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主张诗歌创作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批判现实,大胆揭发封建政治的黑暗现象。所作《秦中吟》、《新乐府》等谴责宦官和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的罪行;所作《观刈麦》、《卖炭翁》、《红线毯》等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所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流传千古的名作。白居易的诗歌一直以平易通俗著称,诗歌大都深入浅出,表现形式上采用直言其事的方法,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刻划人物神态维妙维肖,连一些不识字的老人、儿童都能听懂。

5.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昌黎是韩家郡望,故又称“韩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3岁丧父,自幼好学,25岁中进士,却久不得官。后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指斥朝廷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二年(818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作乱有功,被升为刑部侍郎。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幸得裴度等力谏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期,历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故人称“韩吏部”,谥号“文”,世人尊称他“韩文公”。

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他对古文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艺术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是作家自身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对古代散文创作理论的进步认识,使散文创作更具现实性和斗争性,对推动古文运动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

韩愈的古文创作内容丰富,成就显赫。《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

韩愈的政论、祭文、墓志铭等,具有雄健浑厚、文气充沛、语言精炼等特点。宋代散文家苏洵说韩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概括了韩文纵横恣肆、气势磅礴的特点。后人评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文章巨公”,这与他出色的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乱》、《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群》、《早春呈现水部张十八员外》等,诗风雄浑,气势纵横,才气洋溢,形成“以文为诗”的特色。但是,韩诗有搜集险怪,过分散文化的倾向,有损于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