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450100000051

第51章 幕末时代 (1)

四艘来自美国的黑船敲响了日本的大门,同时也翻开了日本幕末的第一 页。末代的王朝终究要迎接时代的发展大潮。随着当时民族危机感的加深和 西方势力的逐步渗入,当时一些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在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 重要性,这些有识之士率先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道路,开展起了倒幕维 新运动,以迎接新时代的浪潮。

开门接客——打开二百年尘封的枷锁

1853年 6月 3日,在日本是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这天,江户湾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海边不少的渔民,一边晒网,一边观赏着老天爷赐予的这美景。当人们正在享受这份惬意的心情时,在远处忽然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并且越来越大。正当渔民们聚在一起,议论这究竟是些什么玩意儿的时候,黑点离海岸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不一会儿,便能看清它们的轮廓了。黑点一共有四个,体形很大,每一个都浑身漆黑发亮,浮在水面上,顶部还不断冒着灰白色的烟雾。看着灰白色的烟雾,大家一致认为是四艘漆成全黑色的大船。再一看,这是四艘来自美国的蒸汽军舰。由于这四艘军舰全身漆黑,人们立刻给它们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黑船”。

早在 1846年,美国就曾派出詹姆斯 ·比德尔,率领三艘军舰来到日本,要求开国,却遭到了幕府的拒绝。就在黑船来航的头一年, 1852年,美国政府准备再次派出舰队来日本,但这一消息被驻日荷兰商馆的馆长——库修斯,泄露给了幕府政府。其实他当时的用意是想乘机让幕府签订日荷通商条约,但江户幕府仍然不为所动。因为在当时,日本所有的对外基本国策就是四个字“闭关锁国”。在黑船来航之时,日本的锁国政策已经执行了两百多年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最主要的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航运。在早些年,西方国家通过外贸经商的方式,将天主教作为舶来品传入了日本。最初幕府对天主教的传教活动采取默认的态度,可没想到其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信教徒上到武士、贵族,下到平民一应俱有。天主教中宣传上帝的权威与人人平等的思想,严重违背了统治者的权力,这正是它招来灭顶之灾的真正原因。

16 16年,在锁国的同时,幕府政府下令消灭所有“百姓以下”的天主教活动。这次禁教的魔手不仅伸向由外国来传教的传教士,凡是与天主教有关联的一切国内教,都在被破坏的范围之内,统统格杀勿论。在 1622年发生的著名的“元和大殉教”事件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次大屠杀中,西班牙等外国传教士、日本教徒及朝鲜人、中国人,总共五十五人被集体屠杀。日本这个民族有一根筋的思想,就像我们常说的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为了更加有效地杜绝天主教在国内的蔓延与流行,幕府政府果断地取缔了与大多数外国人的相关活动,这就是锁国初衷。国锁了二百余年,在此期间有无数的国家,都想打开这层枷锁。

1845年,美国就曾放话说:要派军舰出访日本。在幕府的内阁会议上,众大臣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的首席老中(江户幕府的职名)——阿部正弘提出过“修炮台”的建议,但始终都没有实现,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还在做寒号鸟,冬天没到不做窝,军舰没来自然也不需要什么行动了,等什么时候来了再说。几年后,该来的还是来了,并且还是黑色的。这四个庞然大物停泊在江户港上,附近的百姓都来看热闹,但对幕府政府而言,可就没那么好的心情了。这四艘军舰的领队是当时年纪五十八岁的佩里提督,这次,他代表美国来访,态度是相当认真的。与此同时,他还特地带来了时任美国总统——皮尔斯写的国书,要求与日本建交、通商。可是从黑船抵达江户湾的那天起,幕府政府就没有任何的表示。

一连好几天,陆地上除了看热闹的渔民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日本官员来过,这四艘黑船就这么成天在江户湾上漂着。实际上,这正是幕府的对策,叫做“无为而治”。我就是不理你,看你能在海上漂几天,等到你们粮食快吃光时,自然也就走了。在此,不得不承认,那时的幕府不仅腐败,而且还十分幼稚。作为堂堂大国的美国,既然正式地派出军舰来建交,就绝对不可能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在海上漂流几天就乖乖地回家的;而且,佩里提督的这次来访也是有备而来的,即便是粮食和淡水都不够,但至少有一样东西绝对不会少带,这就是炮弹。不和谈,大家只有炮火相交了。在海面上晃荡了几天后,美国人终于不爽了。原本是友好的来访,你们不接待,那只有让你们看看美国军舰的厉害了。7月 3日,在江户港上漂了四天的黑船,为了纪念 7月 4日刚刚过去的美国独立日,决定放炮庆祝。

于是,美国大兵拉出来一百门大炮,开始放炮,并且每门平均鸣炮将近几十下。虽说是空炮,但这赤裸裸的炮声,正是在威胁幕府,并且也是要告诉江户的老百姓:美国大爷不高兴了,让你们赶快表个态。不出美国人的意料,在这几千声的炮响过后,整个江户沸腾了。可这不是害怕的沸腾,而是更加兴奋,来江户港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更有甚者,还自备游艇,来到军舰附近近距离观摩,并打算跟美国人来一次亲密接触,搞得美国人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难道日本人是傻子?把放炮当做放礼花?江户城的老百姓不明白美国兵的意思,可幕府的官员们还是不糊涂的。他们知道,不能再如此僵持下去了,一定要正面面对,不然事态将向恶性的方向发展。

当月,阿部正弘就正式派人来到黑船上,收下了皮尔斯总统写下的国书。国书上除了一些问候幕府将军身体安康、全家幸福之外的客套话外,主要的内容是希望能够为美国开设通商的港口,并且建交。面对如此的要求,已经锁国两百余年的幕府是肯定不会答应的,但看见人家的炮弹已放在炮膛里了,生硬地拒绝也不是上策。为了拖延时间,阿部正弘给佩里提督的答复是:目前,幕府的德川家庆将军正在卧床养病,没有办法立刻答复美国政府的要求;而且日本国内的政局也相当复杂。这种大事一定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所以,还是请美国的友人再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佩里提督听到这一解释后,没有再次为难阿部正弘,并且同意他的答复,再等上一段时间,但他也再次放话说:自己明年还会再来,如果到那个时候,日本方面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还是以忽悠为主,那就休怪大炮不长眼睛了。

送走了佩里提督,看着大海上这四艘黑船的离去,阿部正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这件事件并没有就此结束,美国人说来就一定会来,如果到了明年,幕府依然拿不出更好的对策,那真保不齐美国人会以武力相交。想到这里阿部正弘立刻又紧张了起来。阿部正弘知道,在接下来的这一年时间里,一定要想出一个绝妙的对策,不能再拖了。于是,他召集了幕府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一起来讨论此事。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于:是继续锁国,还是开国。当然,在幕府中自然分为锁国派和开国派。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锁国派仍然占大多数。锁国派最终提出的应对方案是:随机应变,积极交流。然而以阿部正弘为首的开国派却认为:现在开,也是开;将来开,也是开。如果现在不开,就会被人打;一样都是要开,还不如自觉一点儿,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发生。

更何况,开放国门是顺应世界潮流的事情,与外界的通商能够让日本充分融入世界的国际社会中,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就这样,两派开始了无休止的口水战,眼看着佩里提督再次来访的时间日益逼近,再这样争论下去也没有个结果。可巧的是,在还没有得出答案之际,当时执政的德川家庆将军,在原本病重的情况下,承受不了开国罪名的刺激,于1853年 7月 22日去世了。由阿部正弘全权代理幕府的政务。虽然他持有开国的想法,但也不敢承担开国的罪名,最终来个权力下放,搞一次彻底的大民主,听取大家的意见。与此同时,这次权力的下放,也给了幕府以下的各藩一个信号:幕府已经无能为力了,已经无力处置日本的未来。面对着这样的政治格局,各藩都跃跃欲试,想取代权力真空的位置。这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攘夷派,这是一支以下级武士为代表的政治力量。他们的主张是继续实行锁国政策,并且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幕府。最终,在各方面都反对的情况下,幕府还是选择了开国。

1854年,佩里提督如约而来。既然开了国,就要签订一系列的条约。应该说,日本这次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在这些条约中,并没有出现如中国一样赔款割地的不平等要求。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二:其一,鸦片战争是日本的前车之鉴,幕府政府自知,无法抵挡打赢战争,唯一的出路只有外交解决;其二,日本毕竟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没有中国肥沃的疆土值得掠夺,所以对美国人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要求日本开国的主要目的,只是希望能获得太平洋上的补给点和中转站。黑船的来航,终于结束了日本两百余年的锁国史,但它的意义远不止此,它的到来让日本的中上层社会,看到了西方科技文明的奇迹,影响了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蜕变后就变成了极端的“脱亚入欧”。

在中上层社会的影响之下,日本下层群众也很快接受了这种精神。于是,日本很快变成了全国一致西化,这一西化潮流让幕府彻底地陷入了危机之中。杀个人算什么——幕末京都的乱世之秋黑船的到来促使幕府打开了国门,打破了两百余年锁国的对外政局。锁国既然能锁两百年,必定是深入人心的,这一打开就遭到了日本国内反对派强烈的抗议。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政治革新的初期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岛津久光是江户幕府末期,萨摩藩的藩主。一次,他带着七百多人的队伍,从江户出发浩浩荡荡地走在回京的路上。当他们经过一个叫做生麦村(今神奈川县横滨市内)的地方时,迎面走来了四个外国人,都是英国人,其中三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三个男人中,一个是在美国人商店里工作的英籍员工,名叫克拉克,一个是在日本生丝店的马歇尔,还有一个是来日本旅游的商人——理查森,女的则是马歇尔妻子的妹妹,保罗特尔夫人。当这四个人骑着马,享受着夏日的阳光,其乐融融地走在路上时,不知不觉就和岛津久光的行进队伍打了个照面。

四个老外并不介意,他们原本想直接从队伍中穿过去,可正走到一半的时候却被岛津的家臣给拦住了。这名家臣操着极其不流利的英语告诉理查森一行人,这是萨摩藩的岛津久光藩主,他们必须下马鞠躬,而不能直接从队伍里穿过去,否则就太无礼了。一听是大名,理查森顿时兴奋起来,他对同行的三个人说:“现在的日本大名就如同中国的大熊猫、东北虎一样,是个稀罕物,都是快濒临绝种的,我们快去看看他究竟长什么样。”这四个老外的窃窃私语,让久光的家臣误认为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要向久光行礼去。可谁知这位家臣的前脚刚迈出几步,后面的这四匹马就冲过来了,目标是队伍行列中央的轿子里坐着的岛津久光。

久光的侍卫看到这种阵势,以为这几个外国人要搞什么人体炸弹之类的恐怖袭击,炸死岛津久光,就直接冲上前去,阻拦的阻拦,伸手拉缰绳的拉缰绳,好不容易才让这四匹马停了下来。马停下来的瞬间,双方大眼瞪小眼地僵持住了,谁也不说话。四个老外坐在马背上俯视着久光的兵,久光的兵按着刀把,也盯着这帮英国人,个个对他们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群拥上去,将他们剁成肉酱。一群人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的局面之中。就在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理查森的马在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忽然长嘶一声直起身子,双蹄高高扬起。这一叫让久光的兵神情紧张。说时迟那时快,久光的原喜左卫门——剑豪奈良,二话不说就朝着理查森杀了过去,并且一刀命中。

这一刀下去可不得了,直接把理查森的肚子给划开了。看到起哄的哥们儿就这样死翘翘了,剩下的三个老外惊慌失措,奋力逃跑,最终逃出了久光兵的圈子,躲进了美国驻神奈川的领事馆。岛津久光静静地坐在轿子里,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作为反对开国的攘夷派,他痛恨所有在日本领土上出现的外国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金发碧眼的就是自己的敌人。事情发生后,很快就尽人皆知了,对如此爆炸性的新闻,全体民众情绪激昂,他们认为岛津久光为日本人长了脸,灭了老外的威风。朝廷中的一些攘夷派,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这些人中的山阶宫晃亲王还特此赋诗一首:萨州老将发冲冠,天子百官免危难。英气凛凛生麦役,海边十里月光寒。攘夷派此时挺得意的,却把幕府吓得惊慌失色。据说,当听到此消息后,当场就有几个幕府的老中被吓到腿软。虽然,在之前也有几个外国人被暗杀的事,但都是一些无头公案,可这次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