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450100000052

第52章 幕末时代 (2)

身为萨摩藩的大名在光天化日之下,带着随从将外国友人当场杀死,其性质在国际上的影响是相当恶劣的,此事也让国际方面相当震惊。幕府为了控制事态的发展,他们一边联络萨摩派,一边与英国方面沟通,希望从中起到调解的作用。很遗憾,幕府的这张热脸蛋当场就贴上了英国方面的冷屁股。英国人当场表示:冤有头,债有主,萨摩藩干的凶杀案就该由萨摩藩来负责。

面对英国人的激奋,岛津久光的态度倒是挺好。他第一时间出现,在英国的使者面前表态说道:“不过是几个浪人杀了个外国人,但是凶手潜逃,我这边已经开始追查了,希望很快能够抓捕罪犯,给英国方面一个交代。使者大人可以先回去,等我的消息。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来找我岛津久光,此事与幕府无关,就不用连累他们了。”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岛津久光也算是个侠肝义胆之人,一人做事,一人担当。事已至此,既然你久光要挑这个大梁,我幕府就只能双手一摊,让你们自己折腾去吧,爷不奉陪了。英国方面也不是傻瓜,也听得出来久光的这番话纯粹是敷衍之词,等你捉拿凶手,估计到了 20 2年都没有戏,当然他们更不想与萨摩派发生什么肢体上的冲突,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人都死了,一味地追究还不如借机勒索点儿银子。于是,英国方面狮子大开口,开口就是十万英镑,想想,如今对一个英国中产家庭而言十万英镑都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何况是 9世纪,这就相当于一个天文数字。岛津久光一听这话怒了,直接来了一句:“哪儿来的给我滚哪儿去。”英国人看这主儿不好惹,连忙打了个二五折,将原本的十万英镑降到了二点五万英镑。

这够让步了吧!我英国人给你面子你就要接着,否则就把罪犯交给我们英国来处理。岛津久光听到英国人的威胁,仍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继续放话道:“要钱没有,要人自己去抓,抓得到算你狠,抓不到你们也别回英国了,直接把你们丢大海里喂鱼。”在连续两次的交涉中,双方都没能达成共识,并且这两次英国方面的使者,连城门的门把手都没摸热,就被岛津家的家臣一句话给打发了回去。终于,英国人怒了,老子好好地给你脸你不要,就不要怪我来狠的了。你小子等着,我先回国去搬救兵,你别走开,我马上就回来。面对英国方面的态度,岛津久光仍然是无所谓,可还没等这一档子事处理完,京都就出事了。

岛津久光的家臣杀死英国人后不久,京都就开始流行起了一种叫做“天诛”的活动。“天诛”一词来源于日本的尊攘派,当他们高高地举起手中的刀,在砍人之前都会大喝一声“天诛”!然后再一刀子下去,血肉四溅后让被砍者当场毙命。他们大喊“天诛”是要说明:虽然是我砍的你,但你丧尽天良,死有余辜。所以,真正要杀死你的人不是我,而是老天爷。换句话说,我是正义的使者,你作孽太多,我是替天行道来了。“天诛”的主要对象是“汉奸”,从日本的角度说是“日奸”,也就是卖国贼。那谁又是卖国贼呢?支持开国,充分和外国人接触,支持公武合体,支持幕府的人就是卖国贼。总之一句话:幕府开国成了“日奸”,就该杀;你支持幕府,所以你也是“日奸”,也该杀;你支持公武合体,说明在你的心目中仍然支持幕府,还是“日奸”,同样要杀。在当时,只要被戴上了幕府、“日奸”之类的帽子,那就是一个字——“杀”!两个字——“天诛”!第一个遭受“天诛”之死的是关白九条尚志的家臣——岛田左近,他的罪名是迫害尊攘志士。

1862年的 7月 20日,岛田左近在小老婆家时,遭到了尊攘派上门的袭击,逃跑失败后被杀,三天后,暴尸于京都的闹市。紧接着的第二个被杀者是左近的好朋友——猿之文吉,其罪名是放高利贷。“天诛”行动拉开序幕后,一时间京都内暗杀行动屡屡出现。“天诛”的众多杀手中,最出名的要算“四大人斩”,这四个人分别是肥后藩的河上彦斋、萨摩藩的中村半次郎、土佐藩的冈田以藏、萨摩藩的田中新兵卫。在幕末的京都,他们可谓是如雷贯耳,但他们并不是个个都有真本事,也只是耳听为虚、虚张声势的小混混罢了。

在“四大人斩”中,唯一一位文武双全、杀人不眨眼的只有河上彦斋。传说,在一次志士的集会上,大家都在批评一位幕府的老臣。大家对此人的语言都是“绝不原谅这家伙”、“砍了他”一类的话,当时彦斋也在场。当大家还在以怒气之声说这名官员的坏话时,彦斋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在大家的讨论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彦斋已经提着这个幕臣的人头回来了。正可谓来去如风,斩人如麻,当之无愧的人斩。说白了,“天诛”就是幕末时代的一帮维新志士组织的杀人组织。只要谁反对他们的意见,谁就会成为他们的刀下鬼。一时间,在京都暗杀事件层出不穷,像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要发生好几起。众多的亲幕派和开国 派人士都不幸被害。事态发展到最后,地痞、流氓们都打着“天诛”的名号上门抢劫,杀人放火。

在行凶结束后,也都会高喊一声“天诛”!如此恐怖的行为,引起了京都的一片恐慌。让负责京都治安的岛津久光急得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英国人理查森的事件。久光再能干,面对声势浩大的暗杀活动,也不得不向幕府求援,希望幕府方面能派出个得力干将,协助自己一起管理。其实,幕府方面也着急,虽然是京都的暗杀,和远在百里之外的江户城关系不大,可杀的很多都是自己的老臣。更何况 1863年的 3月,幕府的德川家茂将军要来京都与天皇一起共商攘夷大计。眼看约定的日子就要到来,如果到时候京都的治安还像现在这么乱下去,万一家茂将军在路上或是京都城里遭受什么不测,那不就一切都完了。在众说纷纭之下,幕府招纳贤能的浪士进京,成立了“新选组”,名义上维护京都治安,实际上是与“天诛”对抗。

1863年,新选组正式成立,当时的局长是芹泽鸭。生错年代的英雄——新选组的悲哀所谓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在德川时代的三百年历史里,一直实行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老百姓根据不同的出身被分为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这四个阶级的地位是依次递降的,其中武士的地位最高。如果武士不投靠权势之人,同样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这种武士被称为“浪人”,作为“浪人”也同样要和其他阶级一样自谋生路。在这群浪人中,好一点儿的自己开个道馆,教教剑道,挣点儿学费度日;混得差一点儿的只好给他人打打零工,挣点儿小钱,一生靠着节俭过日子,好不容易攒点儿钱就盖个房子来糊口。

由于是武士出身,在这群浪人中也有人在当打手、保镖,还有一些彻底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物,干些小偷小摸、杀人抢劫之类的勾当,不仅是“天诛”,他们同样是当时日本社会治安中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幕府招募浪人成立了“新选组”这招可谓一举两得之用,不仅以剿灭“天诛”的名义铲除异己的暗杀集团,保护德川家茂将军的京都之行,同时也给江户的浪人们找到一份不错的临时工作。估计游手好闲的浪人太多了,招募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好歹是歼灭杀人集团,不能报名就录取吧。于是主办方设置了相对较高的门槛,要浪人们互相比武,谁赢谁进;并且还有重要的一条:要忠于幕府。即便是这样,想要加入“新选组”的人多得还是差点儿踩破了幕府的门槛。最终,在众多的候选人中,选出了二百余人,分成了十三个番队,“新选组”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了。

1863年的 2月 9日,这一行人在局长——芹泽鸭的带领下,正式从江户出发,前往京都。这帮江户的浪人到了京都后,当时维持治安的松平容保,并没有让他们去做一些具体的剿灭天诛的活动,而是让他们待在驻地,或者是出门巡个街,抓个贼之类的。如果这帮浪人实在是闲着待腻了,还发给他们一人一把扫帚,差遣着去做义工,义务打扫一下大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时的松平容保,想走一条温和的路线。他所提出来的口号就是“和平共处,广开言路”的八字方针。他是想通过与“天诛”组织者——尊攘派的头目们接触、对话,以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这招是行不通的。尊攘派并不买他的账,照样该抢的抢,该杀的杀。这边尊攘派不买账,那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新选组”的情况吧。“新选组”的第一任局长——芹泽鸭,是一个为人极其高傲,而且激进的暴徒。在他上任没多久,就被以土方岁三、近藤勇为首的新选组骨干,以清理组织内部的腐败分子之名,给斩杀了。芹泽鸭死后,由近藤勇出任“新选组”的第二任局长,土方岁三则出任副长一职。由于土方岁三、近藤勇都是天然理心流剑士,自然“新选组”的中心力量也落入了天然理心流剑士的手中。

德川幕府第十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茂到了 1864年的 6月 5日,长州藩的维新志士们在京都的池田屋里秘密集会。这一消息不慎外露,传到了“新选组”的耳朵里,他们借此机会袭击了池田屋。到会的长州藩志士们,不是被斩杀就是被捕。这一事件就是当时震惊日本的“池田屋事件”,“新选组”也由此战一举成名。“池田屋事件”是“新选组”想要告诉世人:我们是为剿灭“天诛”而来的,而不是只会乖乖地巡个街,抓抓小贼的无用浪人,好歹也要干点儿正经的事。在此次事件后,“新选组”将组织的名字改为“壬生狼”,这是因为他们最初在京都的落脚点是在壬生地。